影响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调查研究

2017-10-11 09:10廖韶伟丁新民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江西省居民社区

□ 廖韶伟 丁新民

(江西新余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 新余 338004)

影响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调查研究

□ 廖韶伟 丁新民

(江西新余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 新余 338004)

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加快城市进程的产物,其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得出影响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为社区组织管理不善、活动经费不足、指导人员不全面等,并提出健全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拓宽城市社区体育经费筹措渠道、积极培养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人才的措施,旨在结合体育院校的服务,推动江西省城市社区开展全民体育运动。

城市社区体育 影响因素 江西省

引言

城市社区体育是指以城市基础社区为范围,以居民为主体,以体育设施为基础展开的体育运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体育运动有利于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在政府推动下,全国城市社区体育正积极展开。本文以江西省为例,研究影响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在体育专项课题江西省高等体育院校服务社区体育“需求—供给”模式的研究指导下,提出解决不利影响因素的措施,旨在满足城市居民体育需求,共建和谐社区社会。

1、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昌、九江、萍乡、新余、宜春、赣州、吉安、鹰潭、上饶、抚州、景德镇这1 1个市中抽样的1 0 0个社区为调查研究对象。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社区居委会、城市居民发放了2 0 0 0份调查问卷,为提高问卷质量,课题组成员对调查者进行访谈形式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1 0 0%,然后利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时间源于1 9 9 5年,随着时代进步,城市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近年来,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良好。

(1)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基础情况。

表1 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参与者性别比例(%)

调查社区居民体育运动情况参考标准为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锻炼3 0 m i n以上、活动强度中等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人口达到4 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南昌、赣州等市的体育锻炼人口较高;城市社区体育人口年龄层中,老年人占4 8.3%,中年人占2 0.6%,青少年占3 1.1%;实践显示,城市社区体育锻炼参与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2)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场所及项目分析。

调查显示,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运动场所中住宅周围占4 1.3%、公园广场占 3 6.7%、学校占 1 7.4%,收费体育馆占 4.6%。选择合适的体育场所有助于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展开体育锻炼,调查结果中住宅周围所占比例最高反映居民喜好选择就近场所运动;学校及收费体育馆比重较低表示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能力虽有提高,但仍然不足。调查显示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喜好跑步、散步等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运动,男性选择跑步、羽毛球、篮球等运动量较大的项目较多;女性选择广场舞、慢跑等对抗性较弱的项目居多。

(3)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情况分析。

问卷调查的1 0 0个社区中,体育管理机构相对完善的只有4 2个,参与城市社区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相对匮乏,多数由自发组织中推举产生,这将降低体育发展的专业性和持久性。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还有待加强,较多居民选择结伴或单独运动。而从基础设施和投入经费角度出发,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经费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例如:社区活动报名费、赞助费等。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中分层及分职制管理模式易出现意见分歧、秩序混乱的弊端。

2.2、影响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包括社区居民自主锻炼意识、运动场所及设施是否健全、活动经费是否充足、社区组织管理是否到位、体育指导是否全面等,概括总结如下三点:

(1)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不完善。

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我国的体育事业由政府及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富足,在体育规划指导下,结合加快城市化进程要求,政府和社区共同合作,展开有序组织管理工作。而现实中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工作职能单一,将行政推动作为工作重点,缺乏管理决策主体,而多数体育活动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缺乏专业性。社区中专门的体育运动管理机构匮乏,行政管理模式下的体育管理经验直接应用于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活动中将造成组织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进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国家推动全面健身大背景下,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宣传工作不到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明确,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

(2)城市社区活动经费不充足。

当前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主要源于社区居民自筹和和上级部门行政出资,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对应,经济较落后地区展开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相对困难,此类地区的体育场所建设不足,健身器材功能不全且数量有限,这都将对江西省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带来消极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江西省部分城市社区体育场所在公园广场甚至街头巷尾中,这将对公共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推动国家体育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主要为跑步、太极拳、乒乓球等设施要求不高的项目,而排球、足球等设施匮乏,导致居民参与体育项目种类受限。

(3)城市社区指导人员不全面。

城市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可以对社区中体育活动参与者进行体育技能传授和指导工作,调查显示江西省多数城市社区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或者指导员数量和质量不足,这都将限制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指导人员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其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有效的组织提高居民参与体育运动效率。当前多数人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体育观念淡薄,这对城市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十分不利。调查显示参与城市社区体育运动多数为老年人,中年人用麻将、扑克等不健康活动代替体育锻炼,而多数学生仅通过学校体育课进行锻炼,这都将制约城市社区体育的推广力度。

3、促进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策略分析

在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体育专项课题“江西省高等体育院校服务社区体育“需求—供给”的模式的研究指导下,促使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活动中来,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3.1、健全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使得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在规范化的组织领导下有序展开。首选需要建立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通过机构影响力扩大城市社区体育服务面和覆盖面。基于居民委员会和社区街道办来成立社区体育协会,组织城市社区中体育人才积极投入协会建设中来,明确城市社区参与成员的主体地位,在政府的指导下,构建完善的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服务网。依托社区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获取政府制度上的保证。根据城市社区街道的层级关系,构建健全的社区体育指导体制,根据政府下达的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目标,在市、区及各街道贯彻落实,形成分级管理体制。强化江西省政府的宏观指导,根据统一的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方向,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体育文化。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下,发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完备的体育服务,以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将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全省共同努力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2、拓宽城市社区体育经费筹措渠道

城市社区体育专项经费是展开体育活动的基础,拓宽城市社区体育经费筹措渠道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展开的持久性。江西省政府每年对城市社区体育经费皆有投入,这笔款项需要做到专款专用。通过宣传推广等形式获得社会团体及企业单位的捐赠,拓宽经费筹措来源。城市社区体育可成立自己的体育基金,用于推动社区体育活动建设中,由社区居民自发的参与捐赠。在城市社区中组建体育俱乐部,通过会员制等形式获得体育建设专项经费。邀请江西省体育知名人士作为城市社区体育代言人,促使更多人关注城市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活动。依托政府的力量强化城市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社区居民展开基础体育锻炼提供物质条件。通过法规条文规定城市社区住宅中建设体育设施场所,避免商品住宅过度占用体育基础设施用地。社区街道办等单位需要对已配备的体育设施及器材进行妥善保管,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延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

3.3、积极培养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人才

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与高等体育院校展开积极合作,培养出可服务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人才,形成一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骨干团队。发展城市社区体育需要明确人这一主体因素,通过专业人才的指导与推动,确保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建设达到预期效果。积极培养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人才,由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到推动活动中去,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倡导科学健身。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具备体育锻炼讲座、亲身指导体育运动等活动来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并营造出城市社区居民全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重点培养体育人才,发挥出高等体育院校的作用,重视体育人才管理工作,做好相关专业指导能力培养。政府也有效参与到城市社区体育人才培养工作中来,优化各个城市体育指导人员比例,确保社区体育人才的平衡性,以此为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体育属于历史发展产物,其具有一定的时代和文化特征。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不完善、城市社区活动经费不充足、城市社区指导人员不全面,笔者提出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健全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拓宽城市社区体育经费筹措渠道、积极培养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人才,以强化江西省城市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共同推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全面发展。

[1]刘勇,郭建荣,宋红毅,郝浩强,高军红.陕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2).

[2]袁洁.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3).

[3]宋名芳,谭小丰.“两型社会”建设与影响长株潭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因素研究[J].科技信息,2010(18).

G812

A

1006-8902-(2017)-09-ZQ

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体育专项课题“江西省高等体育院校服务社区体育“需求—供给”的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1 5 Y D 0 0 7)部分研究成果。

廖韶伟(1982-),男,汉族,江西新余人,硕士,新余学院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丁新民(1960-),男,汉族,江西新建人,硕士,新余学院体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江西省居民社区
模拟成真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