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俗世纵身一跃

2017-10-12 12:12韩松落
读者·原创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队形段子非洲

文|韩松落

向着俗世纵身一跃

文|韩松落

我的手机上,有若干交友、视频直播、短视频APP,但渐渐地,几个短视频APP从众多应用软件里脱颖而出,占用了我最多的时间。

我是通过一篇微信公众号的爆款文章,知道这类短视频应用软件的。那篇文章,给予它们负面评价,认为它们充斥着猎奇、低俗的短视频,反映了底层生活的残酷真相。作者在文章里,配了一张截图,截图上有很多短视频的封面图,的确让人大开眼界。但当下载了这些应用软件之后,我才明白一件事,那些封面图,来自文章作者本人的关注,是依据个人趣味筛选后的结果。

这些应用软件上的短视频,其实花样繁多—有娱乐类的,例如在视频里跳“社会摇”(一种舞蹈形式,早年在迪厅十分流行,受到众多社会青年的追捧,故名“社会摇”)、广场舞,喊麦、唱歌、讲搞笑段子;有技能类的,例如教散打、拳击、瑜伽、拉面、修车、写书法;还有一些是生活类的,展示例如吃东西等各种生活场景。各个门类,我都关注了一些,尤其喜欢“社会摇”和喊麦,并且迅速学会了好多专用词,例如“发芽”(“社会摇”里的一种手部动作),“排面”(“社会摇”的队形,另外也有排场的意思,队形里的人越多,“排面”越大)。

关注了“社会摇”和喊麦之后,我才发现,我的着装品位和这类视频播主的非常接近,我和他们一样喜欢穿修身的黑色衣服,各种花夹克,红色或者橙色的外套。因此,很有找到知己的感觉。发现自己并不冷僻高深,而是如此俗气之后,我也就放心了。当然,看到这么多“大汉”“小汉”穿着各种花衣服,每天琢磨跳舞唱歌,以及怎样让队形更整齐,也让我对“男子气概”有了全新的认识。

还有很多短视频是难以归类的,比如,有一群在非洲工作和做生意的中国人录的各种短视频,包括教非洲小孩说方言,带着非洲年轻人跳“社会摇”,和非洲女孩演搞笑段子等。从视频里看,在非洲生活和工作的中国人非常多,生活形态也多种多样,有很多值得讲述的故事。怎奈传统媒体衰落,已经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他们、去写报道了,所以,他们的存在近乎隐形。看了一年的非洲视频之后,我渐渐熟悉了中国人在非洲的状况。

还有一种,是漂亮的农村女孩录的生活场景视频。她们配着动情的音乐,干农活、打水、烧火、做饭,画面上写着这样的文字:你愿意来农村生活吗?你愿意来农村看一看吗?我有点儿怀疑她们是每天专门跑回农村的家里去录视频,因为她们的形象和周围的环境反差实在太大了,我不相信她们生活在那个环境里,能够安然自若。

在这些应用软件上,还有数量庞大的残疾人播主,他们录制了很多唱歌、讲段子、做康复训练、和家人相处的视频。他们有的已高位截瘫;有的只剩一条胳膊;有的因为醉倒在冬天的雪地里,冻掉了四肢;有的是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不慎坠楼;有的是遭遇了车祸……每个人的致残的原因,如果细细去了解,都应该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我还关注了几个和这些应用软件有关的微博,其中一个叫“土味挖掘机”,专门分享一些比较土的视频,以及网友模仿播主跳“社会摇”的短视频。还有几个微博,负责发布这些应用软件上的江湖风云—谁跟谁恋爱了,谁跟谁下了战书,谁去谁的直播间闹事了,等等。

总之,有原生内容,有偶像,有评论,有周边消息,这里基本就是一个小型的娱乐圈。说小型似乎也不对,因为那上面的大播主,动辄有1000万以上的粉丝,小一点儿的播主也有几十万上百万的粉丝,他们录制的短视频的播放量在几万到几千万之间。而且,那种影响力的扩散完全是自发的,不是靠媒体和宣传用金钱和推广技术制造出来的。

起初,我也只是看看上面那些来自网友的粗糙短视频,不时分享给朋友,一起嘲笑其中的土、滑稽、尴尬。但后来我发现,我是假装讥讽嘲笑,实际上真诚地热爱这种火辣辣的俗气。因为,那里面有平凡生活里最让我喜欢的东西,也是带给我最多激励的东西,就是积极地投入生活,在平凡生活里自娱自乐,以实际行动,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江南、江北,老百姓们欢天喜地地跳着“社会摇”;非洲、欧洲,老百姓在世界各地教外国人说方言;残疾人在努力康复;美女帅哥在卖弄风情……这是最好的精神状态。

我到处安利它们,向我的朋友,向那些只喜欢艺术电影、有着淡淡厌世表情的影评人,向那些写着咖啡馆小说的作家……我想说,俗世生活仍然值得一过,因为千百万人此刻正在努力经过。

猜你喜欢
队形段子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队形
“段子手”老李
漫画段子
段子来了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