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一期工程实现通油作业

2017-10-12 00:55文图张伟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7期
关键词:董家青岛港潍坊

文图/张伟

青岛港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一期工程实现通油作业

文图/张伟

实现“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推进山东石化产业绿色安全发展

■安全效益巨大,原油运输实现恒温、全封闭、长途管道输运,极大减少了倾覆、超载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环保效益巨大,日均可减少7000辆次油罐车运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00吨。

■经济效益巨大,可降低原油物流成本10-15元/吨,每年可为山东地炼企业节约成本近30亿元。

2017年8月22日上午,随着董家口首站的阀门启动,来自阿曼的28.5万吨轻质原油涌入管道、奔向潍坊。至此,青岛港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一期工程实现通油作业。这标志着青岛港在推进“内陆油港”建设,实现“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打造国际原油贸易、分拨中心的道路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此举不仅有助于推动青岛港港口产能的释放,也为山东石化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有效保障。

山东地炼进口原油90%依靠公路运输,每天有超过3万辆油罐车在山东省内穿梭,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物流成本,而且产生了运输安全、废气污染等问题。因此,以更加安全、环保、经济的管道方式输送大批进口原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炼化企业共同的迫切需求。

青岛港是国内沿海最大的油品运输、中转、储存基地,接卸原油量保持全国第一,在位于胶南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建成世界一流的30万吨原油码头和近300万方的油罐群,港区年作业能力达到了2500万吨。依托黄岛和董家口两大港区联动发展,青岛港原油吞吐量2016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占山东口岸地炼进口油市场份额的一半。

在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权、使用权,山东炼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油品管道输送的指示要求,满足山东石化企业对原油运输方式根本变革的迫切需要,青岛港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一期工程自2016年8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起始于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海业摩科瑞油品罐区,终于潍坊市滨海新区滨海末站,全长236公里,同沟双管敷设,管径D711mm,设计压力8.0MPa,设计输量3000万吨,总投资约30亿元,并在潍坊滨海新区央子库建设了100万立方油罐区,在董家口配套建设近300万立方油罐区。

自2016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青岛港严密组织、昼夜奋战、高效运作、科学施工,克服了拆迁难、地质结构复杂、“三穿工程”较多等困难,历时9个多月,于2017年6月29日实现了全线贯通,7月14日试投产启动水联运一次成功,创造了管道建设史上的奇迹。

该工程正式通油作业是青岛港加快液体散货板块发展、服务山东炼化企业的全新起点,其安全、环保、经济效益明显。安全效益巨大,原油运输实现恒温、全封闭、长途管道输运,极大减少了倾覆、超载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二是环保效益巨大,日均可减少7000辆次油罐车运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00吨;三是经济效益巨大,可降低原油物流成本10~15元/吨,每年可为山东地炼企业节约成本近30亿元。

下一步,青岛港将全面统筹黄岛、董家口、潍坊三大油港区的综合资源,实施商务一体化、生产组织一体化、计量交付一体化、客户服务一体化的“一体化”运营管控模式,持续提升联动管理、延伸管理、协同管理的整体效能,为各大贸易商、货主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经济的“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猜你喜欢
董家青岛港潍坊
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学习是进步阶梯,做不放弃的自己
董家口
“筝”艳潍坊四月天
四月春光看潍坊——潍坊“三大盛会”侧记
风筝之都潍坊
青岛港集装箱船队投入运营
青岛港有望取代香港港成为全球吞吐量第六大港口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