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支招:让我们学会高效陪伴

2017-10-12 18:23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陪伴妈妈孩子

Jo妈:资深教育记者

妈妈的高效陪伴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可是,我们到底有多久没能彻底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出去闻闻花香、捡捡树叶了呢?我们总是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上,但是否也需要评估一下,每天,我们给孩子的有效陪伴时间是多少呢?

日本有一位妈妈叫吉田穗波,她生了五个娃还上了哈佛,考上博士,发表著作。她的励志与高效深深打动了很多人。工作、家庭、自由时间就像三根丝线,可以混成一团,也可以交织互补,强化生命。妈妈——一个身兼数职的角色,只要沉下心来努力找办法,一定可以提高陪伴的时间密度,并将陪伴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早中晚:挤出时间表达爱

早上一个轻轻的问候之吻,中午一句“好想宝宝”的电话关爱,晚上一个“掖掖被角”的柔柔爱抚,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细致入微的疼爱。一顿充满爱心的美餐,一声“爬起来,你可以的”坚定鼓励,一首“妈妈爱你”的动听儿歌,微小的动作和语言,都能串联起每一天快乐、和谐、温馨的亲子时光。

这一点一滴的鼓励和感动,会深深地渗透进孩子柔嫩的内心,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形成友善的人格魅力。做这些事情,每天不过5分钟。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

我们应该经常以身作则,留给孩子自由的模仿和感悟空间。

不要在床上磨磨蹭蹭刷手机,你的磨蹭会给宝宝负面示范。只要睡醒,就迅速穿好衣服,仔仔细细地刷牙、洗脸。

每次吃饭,都安安静静地细嚼慢咽,不玩手机不分心,吃到“光盘”为止;临睡前,抽空认认真真地读读好书而不是刷手机。

在周末,请朋友到家做客,大声说“您好”“谢谢”“再见”,并递上水果、倒杯热茶、分享美食和礼物,既可以社交,又可以给孩子示范。

你的一举一动,比教科书更生动、比苦口婆心更有效,孩子会自己模仿和感悟。

每天用5分钟做重复游戏

我经常用“发号施令”的直接手段,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出门前,“给妈妈拿双鞋来”;回家后,“帮妈妈捶捶后背”;“给妈妈学个小鸡叫、小鱼游、小鸟怎么飞”;“指一指哪个是苹果、橘子、香蕉、梨”。

每天只要5分钟做这种重复的游戏,循序渐进、反反复复地温习那些日常积累和学习的生活常识,一来一去的指令和反馈,会让孩子的专注力、理解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升。

碎片时间也可以“推陈出新”

取几块五颜六色的积木,告诉孩子今天不搭高楼,我们学习一下哪个是红色;家庭游戏开始,这一次爬行垫上不再放玩具,折起来做成“隧道”,我们一起藏猫猫如何?亲子阅读时间,不再一页一页地读,换个方式唱出来如何?

我敢肯定,只要用心,一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让孩子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所谓育儿的关键,其实是一种态度,在于自己和孩子能否真正拥有一份高效率、高质量的亲情互动,而这种互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空间陪伴、肢体陪伴、心灵关注的一种升级。

即使再忙,即使不能时刻陪伴孩子,妈妈也要用最真挚的爱填满所有时间的空隙。

朵妈:育儿达人,从事母婴事业超过10年

职场父母1小时高效陪娃准则

工作在左,孩子在右,下班回到家后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是很多职场父母的困惑。有时候明明花了一晚上的时间陪伴孩子,临睡前回想,却感觉一晚上什么都没有做。对职场父母来说,下班时间是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间段。而且,在这短短的一晚上,我们除了陪伴孩子,还需要分配出家务时间、个人时間。这样算下来,我们大约只有1小时是可以陪伴孩子的。那么,如何高效利用这1小时来陪伴孩子呢?

除了和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别的事情

陪同≠陪伴,陪娃的时候,不只是坐在他旁边。他让你和他一起搭积木的时候,你在听电话;他让你和他一起读书的时候,你在看电视。这种毫无互动和交流的陪同,谈何陪伴?

陪同即:人在,心可在,可不在。

陪伴即:人在,心也在。

这个时间里,你完全是属于孩子的,不能忙家务、不能打电话、不能走神,更加不能刷朋友圈。总之,除了和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别的事情。

放下自己的“家长架子”

这里说的是“姿态”问题。

陪伴孩子之前,请按下你的“restart(重新开始)键”,放下姿态,放下自己的“家长架子”,这时候你是孩子的玩伴、朋友。别带着你“成熟的价值观”和“高智商”来陪伴孩子。也许你只需要5分钟就能将积木搭好,而孩子却要花上半个小时,但请将自己调到和孩子相同的频道,享受陪伴她的过程,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

选择不同的陪伴主题

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灵活选择陪伴的主题。有了陪伴的主题后,你在临睡前就不会有“今晚陪孩子好像什么都没做”的感受了。

做手工、画画、过家家、堆积木等都可以成为你们的主题。这一点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只要孩子喜欢就好,无需规定得太死。但是注意和孩子约定好,无论选择了做什么,都要有始有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有固定的陪伴主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不同主题的陪伴,也可以和孩子商量约定固定的陪伴主题。在我家,固定的陪伴主题就是阅读,这个环节并不和其他灵活的主题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而是在孩子睡觉前。

孩子睡觉前是阅读的最好时间,这时候一天已经临近尾声,孩子、大人都已经洗漱完毕,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干扰到我们了。好吧,那我们就开始愉快的睡前阅读。

坚持了2年多,现在睡前阅读已经成了孩子的“睡前仪式”。当她感到有点困乏,便会抱着一本书来找我,说:“妈妈给我讲故事,等下我就要睡着了!”

共享私人时光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时,可以尝试和孩子共享私人时光。

例如一起看书,你看你的,她看她的,看到精彩的地方,大家交流一下;一起做瑜伽,你做你的,孩子在旁边模仿;一起画画,你画你的,她画她的,最后大家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也许你会觉得这种陪伴方式只是“理想状态”,但如果孩子对妈妈有足够的安全感,从小开始,她的陪伴需求都是得到满足的,那么这种陪伴的方式并非“乌托邦”。每天多出一定的时间用心陪伴孩子,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那么黏人,并且你们之间会产生微妙的共鸣。

对孩子而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她坐在你身旁,你却在玩手机。所有不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的陪伴都是“耍流氓”。“假装在陪伴”可能会比缺席带来的问题更严重,因为你的行为在告诉孩子:你并没有那么重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陪伴妈妈孩子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