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考生
人生突围
◎浙江一考生
“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映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有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地,那应是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马斯洛曾提出“需求理论”,将人生概括为实现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精神五个需求的过程,而这五个需求实际上是递进达成的。阅读有字之书,我们的头脑变得充盈,我们具有了保护自我安全、实现自我生存的能力;阅读无字之书,我们的人格开始健全,我们能够在社会中相处,甚至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褒美;而在实现了上述需求之后,心灵之书的书页向我们缓缓展开,以我们的知识与阅历为基础,我们有能力感知精神深层次的表达,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达到那个“大彻大悟”的清朗境界。
然而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泛泛,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独读心灵之书者寥寥。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身,可的确应该这样吗?我想起加缪用不无温情的笔触描绘的那个走下平原并感到幸福的西西弗斯。是的,从睡梦中醒来后,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如西西弗斯般推动着那块名为“现实”的巨石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山崖,可是当我们读懂了那本心灵之书的启迪,读懂了我们精神的渴求,读懂了自我的意识,心灵的声音就能够指导着我们,“带着幸福的微笑走下平原”。
知识的掌握、阅历的丰富与精神的升华,这三者体现的,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对自我的一次次突围。囿于躯壳之中,有时我们或也会感受到女诗人辛波斯卡所描绘的那种“我即是我的阻碍”的无力感,但也正是这种局限性,促使着我们自觉地反抗着那些看似命定的桎梏。我们认识了人生的不足并尽己全力修补,谁能说这样的人生配不上一支激越昂扬的战曲或是颂歌?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是在书写属于自我、属于灵魂的浩荡传奇?
“别做观众了,试着自我评判!”加缪的话语正在耳畔,人生突围的号角已然吹响,三本大书在面前缓缓翻开,这是属于我们的人生,这是灵魂光荣的突围!
点 评
作者所要论述的重点是:读心灵之书,认识自己。这一重点始终贯穿全文。在论述中,作者对三本书概念内涵的理解和阐述十分准确,并有较深刻的思考。文章的第二、三、四段是主体部分,这三段文字对三本书的关系做了深刻的思考与阐述。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不是单纯地阐述关系,而是在阐述中评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认识。语言符合论述类文体理性表达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条理性与逻辑性。从评说类论述文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对题意的准确理解、严谨的行文结构以及理性的语言表达都是很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