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2017-10-13 12:48杨子薇郑家喜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

杨子薇+郑家喜

摘要:从企业成长性的概念出发,综述了国内外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特别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及其历年来的成长性研究方法着手,对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企业规模、学习能力、财务因素、行业因素和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分析现有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农业上市公司的健康稳定成长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7-3397-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7.051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YANG Zi-wei,ZHENG Jia-xi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growt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growth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was summarized. Especially,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ir growth research methods over the year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such as the enterprise scales, learning ability, financial factors, industry factors and national macro-control policies were sorted out. Then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we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tabl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isted companies; growth; influence factors

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中国现阶段先进农业生产力的旗帜性代表,其高速成長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正在带动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和升级,成为改变农业、农民、农村的新生力量。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问题一直备受学者、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农业强国、经济强国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现代企业的健康成长。农业上市公司近年来正在逐渐增加和强大,截至2016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共有86家,其中种植业与林业方面上市公司21家,养殖业24家,农产品加工业32家,农业服务业9家。政府为扶持农业的现代化为农业企业上市开辟了绿色通道,但是中国农业公司在上市之后的背农现象却十分严重,且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并不理想,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企业成长性的概念

企业的成长问题一直是学派领域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企业的成长性,不同的人、不同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定义企业、企业成长的概念。

总体上来看,企业成长性大致有微观层面、国家政策扶持个动态分析3种定义论。张炳坤[1]从微观层面入手得出了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概念,指出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其生产要素与生产效果变动速度以获得公司价值增长的能力,表现为公司产业、所在行业具有发展潜力,规模稳步扩张,经营效益不断改善。惠恩才[2]指出上市公司成长性是指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其所在的产业和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而具有发展性,产品前景广阔,公司规模呈逐年扩张、经营效益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部分学者逐渐从微观和宏观因素考虑到了企业自身方面的因素。程海峰等[3]主要从企业自身因素分析,指出企业成长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当企业的生产能力、资产规模、利润等方面都能保持某种增长状态时,才能认为该企业具有成长性。

2 企业成长性理论研究

2.1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2.1.1 基于时间发展 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对大规模生产和分工理论的研究。在早期研究中,企业成长理论仅仅被定义成为企业的规模随着时间而逐步扩大的过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完善,学者们对于企业成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古典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分工是促进经济进步的惟一因素,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效益。1890年马歇尔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都会影响企业的成长,并且企业家寿命的有限也会限制企业成长的结论。1962、1977年钱德勒从组织方面把企业分为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并指出在现代企业成长中,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企业生产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提出了“看得见的手”这一全新概念,认为在现代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可以取代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endprint

2.1.2 基于实证分析 一些学者不局限于对理论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实证方面的研究。1988年Titman和Wessels在试验前预先推测公司的成长性应该与负债比率呈现反向关系,最后的试验结果却是得出了公司的成长性与负债比率并未如预期呈现出反向关系。而Lang在研究经营业绩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研究的时候,得出对于那些拥有不好经营业绩的公司,他们的公司的成长性与负债比率则会呈现出反向关系[4]。

2.2 国内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和国外相比,中国对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吸取了国外的经验和理论研究,对于企业成长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与研究。杨杜[5]从经营资源的概念着手,认为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达到经营资源的最高效、最经济的积累、分配和利用。并且通过研究中、日两国企业的成长经验,得出了企业成长的三大规律模型:成长模式、非均衡成长模型和复合经济模型。杨杜对中国企业成长理论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其企业成长模型中忽略了企业竞争能力。张林格[6]则在杨杜的理论基础上将企业成长理论从两维扩展到了三维,就考虑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素。汤文仙等[7]从规模维度、制度维度和知识维度三个维度出发研究企业的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规模扩展、知识积累和制度建设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许多研究者也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入手来研究企业成长性理论。如孙立梅[8]从企业生态方面,以中小高科技企业为例进行研究,得出了环境适应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最终表现。企业的能力和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内因和外因。贾生华等[9]认为在创业投资对于企业成长十分重要,创业投资可以通过其增值作用来促进企业的成长。胡静等[1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对于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说明良好的流动性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前提。

虽然国内对于企业成长的研究从最开始的二维发展到三维,越来越综合、全面地去探究企业成长,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

3.1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

3.1.1 自主创新能力差 陈丽萍等[11]提出农业上市公司缺少自主创新能力,认为现在农业上市公司的部分研发团队研发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利用资源,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力。而投入各种资源的分配和配比不够合理,也导致了企业资源的浪费。马巾英[12]提出现在中国的农业上市公司数目偏少,而且近几年来农业上市公司呈逐年萎缩趋势,农业板块的有形资产和注册资本都偏小,且分布不均匀,以农业综合产业居多,“弃农”现象严重。

3.1.2 农业上市公司上市后往往“背农” 在农业上市公司的诸多特点中,“背农”现象这个特点尤为严重,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行业,却纷纷在上市之后转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张广花等[13]分析背农现象的原因是农业上市公司本身股本偏小、流通市值较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国家对企业的后续支持乏力;农业领域“诸侯割据”现象比较普遍,在开拓销售市场中受到不公平竞争和地域制约。董菊红等[14]指出背农现象出现主要是由于农业弱质性和资本追逐利润本性之间的矛盾。部分农业上市公司打着农业旗号上市,“主要目的是借助农业壳资源”谋取便利和优惠政策,从而形成农业上市公司主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客观现实。

3.2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问题近几年来才开始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开始注重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实证研究。

3.2.1 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評价体系 动态多指标评价。冷建飞等[15]运用动态多指标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每家农业上市公司的关联系数,同时计算了各个指标和各个年度的权重,最终计算出每家农业上市公司价值成长性的关联度得分值。

多元回归模型评价。王怀明等[16]利用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流动资产运营能力与盈利性、成长的内在关系,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性、成长性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正相关。

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梁毕明[17]选取了27家农业上市公司18项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检验。结果表明,规模因子、利润因子、风险因子、运营因子、经营因子与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结构因子、现金因子与成长性负相关。刘晓柏[18]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4个方面选取12个财务指标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处于评价水平以下,但是农业上市公司之间的成长能力差距并不大。

突变级数法+熵值法成长性评价体系构建。李长春等[19]运用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熵值法,从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获取现金能力4个方面构建成长性评价体系,得出了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较低,农业的弱质性特征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较差。农业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趋势明显,但进行主业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农业公司的成长性,明显优于主业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农业公司。秦志岗等[20]分析了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差距,主要表现在群体数量少、发展不快、成长能力不强、合规性较差、地域分布不均衡。造成这种局面的内因在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本身的弱质性和发展动力不足,外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和国家政策扶持不够均衡。

因此,加快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速度的重心是内强素质,外争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的政策思路。

4 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

4.1 内在因素

4.1.1 企业规模 公司规模是影响公司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规模决定了公司不同的成长阶段。Gibrat[21]创造性地将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联系起来,他认为企业的成长充满了随机性以及不确定性;能够对企业成长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而且人们并不能够准确地预测和分析;并且企业的成长率并不会因为企业规模的差异而不同。之后的学者们也针对企业规模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其中Grenier[22]认为公司年龄、规模、演变阶段、变革阶段和产业成长率共同决定了公司成长的五阶段,随着企业成立时间的增长公司的管理风格和管理制度会随之发生变化,而规模增大会导致公司内部协调和交流的难度加大,这会促使公司成长呈现出不同态势:短暂停滞或者迅猛发展,企业会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衰退。Beck等[23]从法律、腐败等几个宏观方面分析其对于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得出这些因素并不直接对企业成长性产生影响,而是通过企业规模大小间接影响企业成长性;并且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成长率更加容易受到腐败、法律等的影响。刘秀玲[24]以福建省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例研究,公司的规模与公司的成长性呈现强正相关。福建省上市公司由于规模扩大,能够获取更多知识与技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获得较快成长。endprint

4.1.2 学习能力 公司的学习能力包括知识的积累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等。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并积极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创造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Solway等[25]直接通过企业生产率增长模型证明出创新是企业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企业技术的进步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低成本,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成长。邬爱其等[26]从技术、知识与企业成长关系角度分析了知识成为企业成长的主导要素,而知识的非常规扩散和流动给企业的知识管理增加了难度。马璐等[27]的研究成果中企业的成长取决于其所产生长期绩效,而企业自身知识积累是产生长期绩效的源泉。知识的不断积累能够保证企业持续的竞争力。企业当前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利用行业优势、政策优势等获取的资源都是要依靠企业现有的知识才能发挥作用的。企业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增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刘秀玲[24]认为企业的上市年龄与企业成长性呈现出强烈的负相关性,福建省上市公司上市后其成长性随上市年龄增加却降低,公司上市后“学习效应”并未表现出来,“应变性和可控性变差效应”显现。

4.1.3 财务因素 赖国毅[28]以净利润增长率作为上市公司成长性代表指标,从经济环境、行业特性和企业特点出发研究,总结出了7个不相关因子:行业特性因子、宏观经济因子、资本结构因子、规模因子、股权结构因子、股利政策因子和惯性因子,这7个因子对于企业成长的贡献率高达70%。但李德龙等[29]通过分析深市中小企业板的数据,得出中小上市企业成长性的因素主要是需要考虑固定资产比例、总资产周转率和科研投资周转率为主的资产营运能力。穆林娟等[30]采用因子分析法,从财务视角对影响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因子、偿债能力因子、研发与管理能力因子都与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规模并不显著地影响创业板公司的成长。鄢波等[31]用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三者的加权平均数代表公司的成长性,分析了38个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增长率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当总资产周转率较高,企业资源的流动性也强,总资产利用效益就越好,必然会强化企业发展能力促使企业成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增长率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表明销售净利率增长率越高,企业成长性越好。

4.2 外在因素

4.2.1 行业因素 企业所处的行业从一开始便决定企业的成长,处于夕阳行业之中的企业就算短时间内有良好的发展,但也会随着整个行业的衰落而衰落,而朝阳行业中的企业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成功的资源。丁培嵘等[32]使用1998-2001年的数据通过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增长的行业特征,研究得出不同行业增长的差异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少,大部分相互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仅有少部分行业会有异常情况发生。谢军[3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大多会对公司成长性产生明显影响,企业成长性表现出显著的行业效应。行业因素对成长性的影响并不限于不同行业之间,同业之间的竞争、企业所处的区域、发展时期等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成长性。马璐等[27]研究发现行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对企业的成长有显著的影响。企业的成长取决于行业的发展潜力,而企业的定位、行业的选择决定企业发展资源的多少。和企业是否处在朝阳行业或新兴行业之中一样,企业所属的区域同样会对企业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处于资源丰富、具有优势的地区将会帮助企业更好的成长、成功。企业所处行业的产业政策也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国家或地区对于产业的扶持政策会帮助企业更好的成长,帮助企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竞争,给企业创造一系列发展的机会。

4.2.2 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倾向 中国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条件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有着很强的经济转型时期的痕迹。一些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行业,如农业、能源等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给予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支持和特殊待遇。还有一些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企业,如石化、汽车等行业都因为国家政策的倾斜而有巨大的优势,为企业成长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但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政策并不都是对企业成长性产生有利影响的,王青燕等[34]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与国有化程度具有负相关性。在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司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经营行为逐渐在和发达国家公司接轨。而国有化的程度越高对企业成长越不利,说明制度因素会显著影响到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需要改革去国有化,进行改革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邬爱其等[26]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比发达国家企业更容易受到国家融资环境、法律制度的影响;同时指出法律制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有一种特殊的运行机制,良好的法律环境会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同时抑制社会贪污腐败;其次,他们认为良好的法制环境会极大地促进金融市场发展,而金融市场的发展又会反哺那些外部融资占比较大的企业成长。

5 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5.1 研究样本存在差异

企业成长性研究中,應该考虑到没有一个企业会与另外的任意企业是完全相同的。企业成长中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市场结构等,这些因素很有可能会导致研究者在研究同一因素对于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时产生相反的结果,结论有时并不具备可比性。故在进行研究时应该考虑所采用的样本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宏观条件、企业文化等多种综合因素。

5.2 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具备系统性

企业成长性研究中,常用财务指标作为衡量工具。但影响公司成长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并不是单一的财务因素能够衡量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非财务指标又难以被量化。所以存在在研究时拿同样的几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可能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的情况,也不具有可比性。endprint

5.3 控制变量存在困难

在研究单独一个因素对于企业成长性影响时,控制变量至关重要。但因为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复杂,很难去控制变量,所以在进行某一因素对企业成长性的研究时很难排除其他因素对其的影响。如何排除这些变量的影响也是对于企业成长性研究的重要难题。

6 建议及对策

现在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农业上市公司存在着整体分布零散、小范围内比较集中、子行业分布参差不齐、成长能力偏弱、合规性差距较大等问题。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以及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农业上市公司解决成长性的问题提供参考。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除要重视并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解决上述共性的成长性问题外,还要加强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结合。建设农业物联网能使低效率的传统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之间在农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和模式创新,使物联网成为促进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动力,从而有力地推动农业上市公司的快速成长[35]。

参考文献:

[1] 张炳坤.论企业的成长性及其财务评价[J].经济师,1998(1):39-40.

[2] 惠恩才.关于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8(4):49-51.

[3] 程海峰,吕道明.基于层次分析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17):16-17.

[4] CUOMO L F. Anatomia di un'immagine(Inferno II127-132). Saggio di lessicologia e di Semantica Strutturale[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1994.

[5] 杨 杜.企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 张林格.三维空间企业成长模式的理论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1998(5):45-49.

[7] 汤文仙,李攀峰.基于三个维度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J].软科学,2005,19(1):17-20.

[8] 孙立梅.中小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9] 贾生华,王 敏,潘岳奇,等.创业投资对企业成长促进作用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9(6):92-97.

[10] 胡 静,黎东升.我国中小型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3):121-126.

[11] 陈丽萍,丁媛媛.农业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64-66.

[12] 马巾英.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13] 张广花,孙 丽.关于农业上市公司“背农现象”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68-1269.

[14] 董菊红,陶建平.农业上市公司何以出现“背农现象”[J].农村·农业·农民,2005(7):21-22.

[15] 冷建飞,王 凯.农业上市公司价值成长性的动态多指标评价[J].生产力研究,2007(16):25-27.

[16] 王怀明,卞琳琳,刘爱军.流动资产营运与盈利性、成长性关系分析——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9):672-676.

[17] 梁毕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判定实证研究[J].求索,2011(16):19-21.

[18] 刘晓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J].科技创业,2011(16):13-15.

[19] 李长春,程 燕.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19):156-159.

[20] 秦志岗,傅立民,马 晨,等.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状况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262-6264.

[21] GIBRAT R. Economic inequality[M].Paris:Sirey Press,1975.

[22] GRENIER L E.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2,43(7):63-90.

[23] BECK T,DEMIRGUEC-KUNT A,MAKSIMOVIC V. Financial and Legal Constraints to Growth: Does Firm Size Matte?[J].Journal of Finance,2005,60(1):137-177.

[24] 刘秀玲.上市公司成长性与规模、上市年龄关系研究——基于福建省上市公司面板数据[J].福州大学学报,2009(3):43-47.

[25] SOLWAY J,SANGLIER M. A model of the growth of corporate productivit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8(5):463-481.

[26] 邬爱其,贾生华.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12):2-5.

[27] 马 璐,胡江娴.企业成长性分析与评价[J].商业研究,2005(7):49-52.

[28] 赖国毅.工业企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归因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88-91.

[29] 李德龙,徐 妤.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深市中小企业板的实证[J].财会研究,2009(9):57-65.

[30] 穆林娟,張 力.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子研究[J].求索,2011(6):38-39.

[31] 鄢 波,杜 勇,阮敏彦.上市公司成长性与财务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1(7):119-124.

[32] 丁培嵘,马晔华.中国上市公司增长的行业特征[J].金融管理,2004(2):54-64.

[33] 谢 军.经理持股和经营绩效:经理持股激励功能的实证评价[J].财经论丛,2005(6):85-90.

[34] 王青燕,何有世.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主要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61-63.

[35] 李灯华,李哲敏,许世卫,等.先进国家农业物联网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
2018上海成长性企业50强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成长性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