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017-10-14 01:14沈屹东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现方式经济价值文化教育

摘要: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者通过反复研究后发现,教育和经济之间具有较为繁杂的关系,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教育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优秀人才。从中可见,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人才培养便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因此,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言,对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进行详细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深入阐述文化教育存在的经济价值及其特征,探索出具体有效的实现方式,以期对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文化教育;经济价值;实现方式

现阶段,在科技与经济等方面,我国逐渐加深了和国际组织的协作,文化教育模式也随之呈现出国际化和科技化等特征,这样的特点也非常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而文化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应用各种文化教育理论,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从而将其经济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获得更好的成长和进步。同时,结合各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具体手段,充分挖掘出其经济价值,这对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内涵

从以往的研究中可见,教育的价值由经济和社会价值组成。前者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被教育者的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都有显著增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得到较大的提升,进而实现被教育者和生产组织的增收。对于文化教育体系而言,其经济价值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而这一过程以增强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为核心。在人力资本论看来,在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其构成要素,通过训练技艺、开发智力等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文化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提高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根本上而言,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被教育者可以持续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让自己的技能与智能等都能得到全面提高。而当被教育者的能力大为提升之后,其个人经济收益便会随之增加,如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夠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二、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征

(一)长效性

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会突然出现和消失,而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持续的作用。众所周知,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较为漫长,可虽然如此,在文化教育的正确指引下,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便能随之出现,并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在社会工作部门中发挥出持久的积极效用。就算被教育者所从事的是非物质生产的工作,其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等并不会消失,其还是能够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出一定的经济效应。可见,通过教育的方式,所有的发明都能持续转变成生产技术。

(二)双重性

对于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而言,其具有客体与主体性的特点。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和人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前者具有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进而产生了多重效益。整体上来说,教育可以产生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可分成社会与个人效益两种。前者指的是被教育者在社会工作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进而使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由此增加;后者指的是被教育者的薪资明显增加,文化教育同时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经济价值。

(三)间接性

对于文化教育体系而言,经济效益与价值并不是其所体现的直接效果,它的投资功效是在教育完成后的工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而非体现在原本的教育过程之中,这就是该价值具有间接性的集中体现。教育投资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它所需要的时间和过程较为漫长。通过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只有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效应。

三、教育经济价值实现的方式

(一)促进制度改革

经过多年的长期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这些都让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逐步提高。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变革举措,正是在此种经济变革的形势之下,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值得注意的是,能够促进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方式就是教育,只有通过科学而正确的文化教育,才能逐渐增强改革的创造性,降低当中产生错误的概率。换言之,在新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形势下,文化教育要想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此种促进体制改革的作用便是其中的重要条件。

(二)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整

目前,在多种帮助大众脱贫的方式中,文化教育这一手段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会对经济收入的分配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开展文化教育要以教育经费为切入点,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给贫困的被教育者提供帮助,促进收入差距的改变,进而让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让其经济价值也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对于经济效益而言,在进行社会交易的过程之中,随着生产过程中经济资源投入成本的增高,经济效益便会愈发显著。相反,若非生产性过程中经济资源的投入费用不断增加,那么就会造成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经济效益自然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对于经济效益来说,对经济资源投入成本进行科学控制,便是其得以提高的重要环节,而文化教育可以大大增强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这将有利于对交易成本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苗庆红;浅析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路径[J];经济师,2003(10).

[2]曹南燕,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月刊;2009,10(10):85-86.

[3]张健娇,杨明;浅析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商业经济;2011年16期.

作者简介:沈屹东(1996.07)男;民族:汉族。籍贯:陕西西安。研究方向:思政探讨,文化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现方式经济价值文化教育
大学教学管理中的“拾遗补缺”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从当下油画市场视角浅析油画创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