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方法与控制对策

2017-10-14 09:58王树森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检验方法控制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进步和成就,各界人士对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施工材料是否达标、质量合格与否,都关乎着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速度,所以在建筑原材料的选取工作上,需要强化检验环节,加强控制管理,提高选择材料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保证一定的检验频率和次数,控制好现场的材料管理,进而有效地保障原材料质量的安全性。本文旨在研究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检验与日常控制管理问题,对如何高效保证原材料质量与稳定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供以业界参考。

关键词:建筑原材料;检验方法;控制对策

就建筑工程行业的工作原理而言,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乎着工程本身的价值,所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用材的检验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是排除伪劣工程材料的重要手段,只有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取选择,才能够加强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事故,保障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为用户的人身安危提供保障,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一、入场建筑原材料的选取流程和质量检验方法

在建筑行业内,入场的原材料选取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杜绝偷工减料和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原材料和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后,要依据国家法律、施工技术规范及其合同的要求,交由专门的检测部门进行严格审核,各方面均合格后方可流入市场。建筑原材料的配件往往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了保障材料的准确性,在抽样选取的时候应当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材料,做好随机抽样调查,保障取样部位的科学性,调查方法需按相关规范和技术进行,选择抽样部位也是十分关键的步骤,也关乎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建筑材料中钢筋在进行取样时,每组材料试样应取自不同厂家、不同生产批次和不同的品种,统一规格的钢筋也应该调取不同的炉号试样,如果试样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这样得到的结果也就失去了平衡和准确性,得出检验数据偏差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应当以同一厂家、相同炉号种类、相同规格、相同进场时间的每60吨作为一个检验批次,一旦在此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材料,就应该采取双倍的复检取样,若复检存在不合格钢筋,则断定该批次建筑材料为不合格,不能参与建筑施工工程,并留有检验处理报告,以防混入其余批次的材料中去。

自然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也对建筑原材料和配件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依据材料的属性对其妥善保管,才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例如:水泥和混凝土都是怕水怕潮的材料,因此,在水泥和混凝土的检验中,应该选取试样在同一编号、不同部位的水泥进行抽样,在样品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后,用防潮袋等专业装备送检;在混凝土的检验中,应对试样温度保证在20℃±3℃左右,湿度指数为90%以上。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中,温度和湿度也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因而要尽力将温度在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检验的相关设备和操作方法要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设置,在检验过程中充分体现合理和科学性,建筑行业应该培养专门的检验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培训,保证检测人员具备熟练操作技能,避免违规操作造成的认人为误差,例如:在混凝土的力学实验检验过程中,在检验前期需要查看承压面的平整度和相邻面的垂直度,检验是否有棱角,检验时材料需要放在试验机下压板上,试件中心与下压板保持对齐状态,具有精准的检验仪器和高水平的检验员,是完成建筑原材料高效检验的前提,保障检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数据过高过低、同一组材料检验结果相差悬殊、以及材料指标异常时,都需要进一步查检检测全过程,及时对结果进行复试和查检,和实验数据进行相互比对,查明异常的原因,通过对比和核查检验的准确性,综合考量实验室的检验能力,强化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建筑原材料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二、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策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为活动、材料本身、机械、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等等,而原材料作为施工工程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强化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升一个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材料在进场前,需要相关人员熟悉材料品种、过个和生产型号、强度等级这些要素,对供货商的好评度进行市场评估,了解材料的基本属性和适用范围。材料进场的验收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验收签订合同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原材料的实际情况需要与质量说明书相符,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厂家,应该及时与之协调退货,做好退货备注记录。

在建筑原材料进入现场之后,各种半成品和配件都需要有相关质量保证资料,质量说明书需要以原件和复印件的形式盖章注明和存留,进场的水泥等材料需要进行标号和注明生产日期、厂家批号、数量及质量安全书,不论是配件、成品或是半成品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进行送检,应用新材料前也要进行鉴定和抽样实验,避免因为送检不及时或者漏检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配送材料需专车专送,堆放应符合相关规范,施工时设计也要按照平面要求,进场后不同的材料要按照不同批次进行堆放和选取,并需要标注种类、进场日期和规格等基本字样,做到原材料始终处于受掌控状态,一旦出現问题能够有源可溯。

总结:

建筑施工的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工程的优劣,综上所述,施工原材料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是一项相当复杂的过程,相关检验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检验水平之外,需要把好材料质量检验关卡,致力于将材料的验收、使用和存放工作做好,建筑施工单位要强化对原材料的存放管理,为工程质量提供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新军,李谭芳,吕旭东.浅谈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方法与控制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12):84-85.

[2]孙维新.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与监督[J].建材与装饰,2016,(27):124-125.

[3]聂均.论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广东科技,2013,22(20):212+195.

作者简介:王树森(1969.11),男,大学,籍贯:山东省莒县,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建筑。endprint

猜你喜欢
检验方法控制对策
新形势下对变造文件检验的新认识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管控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控制的对策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