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早1号南瓜新品种的选育

2017-10-14 17:27杨建国汪端华皮向红2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选育南瓜

杨建国 汪端华 皮向红2

摘 要:在南瓜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基础上,采用杂交转育,创新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嫩早南瓜株系,通过配组、观察测定、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等程序选育出了嫩早1号。研究结果表明,嫩早1号茎蔓生,生长势强,主蔓第一雌花节位8~11节,隔2~3节1雌花;嫩瓜高圆形、白绿色,膨大速度快,肉厚、品质好,采摘期长;商品嫩瓜约500 g,瓜肉黄白色,味甜香;早熟,春播从定植到始收约38 d,秋播从播种到始收约35 d;产量高,嫩瓜产量约3 000 kg/667m2。

关键词:南瓜;嫩早1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7)01-0005-03

Abstract:Based on the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umpkin resources, a number of valuable early and tender pumpkin strains were obtained innovatively.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bservation and determination, regional test and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program, the Nenzao No. 1 was selected. Its stems were rampant, with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The first pistillate flower node of main vine was 8~11, every 2~3 nodes had a pistillate flower. The fruits are high round, white green and thick, with rapid expansion, good quality and long harvest period; the merchandise melon about 500 g, flesh white, sweet taste; spring sowing harvest period from its planting to harvest was about 38 days, autumn sowing harvest period is about 35 days; high yield, Nenzao melon yield was about 45 000 kg/hm2.

Key words:pumpkin; Nenzao No. 1; breeding

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Cucurbita)。植物学家将世界上的南瓜归类为以下5种:笋瓜又名印度南瓜(C. maxima D.)、中国南瓜(C. moschata D.)、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C. pepo L.)、黑子南瓜(C. ficifolia)和墨西哥南瓜(C. mixta)。南瓜是我国主要瓜类蔬菜之一,其营养丰富,不仅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还富含脂肪、蛋白质、南瓜多糖、果胶、葫芦巴碱、瓜氨酸、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等,是一种公认的保健蔬菜。中国南瓜种植面积大,是世界南瓜生产与消费大国,占世界南瓜生产面积与消费量的1/3以上。嫩早南瓜是以嫩瓜供食用为主的中国南瓜,一般为早熟或极早熟品种。嫩瓜炒食时有南瓜香味,口感甜、脆,品质优于美洲南瓜——西葫芦,但耐寒性不及西葫芦。湖南省嫩早南瓜种植面积为0.876万hm2,占全省南瓜种植总面积的20.81%。近年来,嫩早南瓜作为春、秋两季的渡淡瓜类蔬菜,面积呈迅速扩大的趋势,而且作为嫩南瓜生产和消费的一种新方向,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1 选育过程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于1996年开展南瓜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通过杂交转育和单株、单瓜选种,创新、筛选了一批有价值的优良自交系。2004年春季试配南瓜组合31个,2005年春季组合力观察、测定,以H18(78P4-3-2-1-2-3×8P2-1-3-3-1-2)组合表现突出,主要特点是茎蔓生,生长势强,熟性早、嫩瓜膨大快,耐寒性强、耐热、高产、抗病。嫩瓜高圆形,皮色白绿,老瓜厚扁圆形。主、侧蔓均能结瓜,以主蔓结瓜早,膨大快。嫩瓜品质好,果肉黄白色、肉厚、采摘期长,2005年H18组合定名为嫩早1号。

母本78P4-3-2-1-2-3是从武汉收集的早南瓜资源中,经单株单瓜春秋两季5代自交获得的纯化株系。表现茎蔓生,分枝性和生长势较强,熟性早,8~10节始雌花,雌性较强,有单性结实能力。嫩瓜高圓形、皮色绿、膨大快。耐寒性强,早期产量高,抗病性中等。父本8P2-1-3-3-1-2是从湘北收集的早南瓜资源中,经单株单瓜春秋两季5代自交获得的纯化株系。表现茎蔓生,生长势强,熟性早,8~9节始雌花。嫩瓜圆形、皮色白绿,耐寒性强,耐热,抗病性强。

2006~2007年春季小区品比试验,2008~2009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株洲县、洞口县、祁阳县和郴州市5点进行了多点试验。2010~2011年在湖南省内外组织了生产示范试验,嫩早1号均表现生长势强,熟性早、嫩瓜膨大速度快。商品性好,采摘期长,高产、抗病。2014年7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品种登记证号:XPD001-2014)。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每小区40株,人字架栽培,畦宽包沟1.7 m,栽2行,株距50 cm,小區面积17 m2。2006~2007年,嫩早1号与对照品种湖北早南瓜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较情况见表1。从表1可知,2006年,嫩早1号前期产量折合741.5 kg/667m2,较对照湖北早南瓜增加24.34%,增产显著,总产量折合2 974.0 kg/667m2,较对照增加23.86%,增产显著。2007年,嫩早1号前期产量较对照湖北早南瓜增加25.81%,增产达显著水平。总产量较对照增加26.25%,增产显著。两年平均前期产量折合753.3 kg/667m2,较对照增加25.07%,增产显著。总产量折合3 025.0 kg/667m2,较对照增加25.06%,增产显著。

2.1.2 多点试验 每小区40株,人字架栽培,畦宽包沟1.7 m,栽2行,株距50 cm,小区面积17 m2。2008~2009年多点试验(见表2),嫩早1号均较对照增产,两年平均前期产量折合793.0 kg/667m2,较对照增加19.61%。平均总产量折合2 947.9 kg/667m2,较对照增加19.85%。

2.1.3 生产示范试验 2010~2011年,在浏阳市、株洲县、洞口县、祁阳县和郴州市等地进行了嫩早1号南瓜生产示范试验(见表3),试验按当地栽培管理水平进行,以湖北早南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5点平均产量为3 200 kg/667m2,最高产量达3 500 kg/667m2,增产幅度18.5%~22.6%。

2.2 抗病性

2012年6月,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对嫩早1号南瓜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嫩早1号南瓜对枯萎病的抗性达到抗病级,对白粉病的抗性达到抗病级,属于抗病类型的组合(见表4)。

2.3 品 质

经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品质检测,嫩早1号南瓜品质优于对照湖北早南瓜,其中可溶性糖含量0.10 g/kg,蛋白质含量1.65 g/kg,VC含量38.27 mg/kg,含水量97.31%。

3 品种特征特性

嫩早1号南瓜茎蔓生,生长势强,主蔓长350 cm,叶绿色,叶长约35 cm,叶宽约22 cm,主蔓第一雌花节位8~11节,隔2~3节1雌花。花冠黄色。嫩瓜高圆形、白绿色,膨大速度快,肉厚、品质好,采摘期长。商品嫩瓜约500 g,瓜肉黄白色,味甜香。成熟种子黄白色,椭圆形。种子较大,千粒重122 g。早熟,春播从定植到始收约38 d,秋播从播种到始收约35 d。耐寒性强,抗瓜类白粉病和枯萎病。坐瓜性好,产量高,嫩瓜产量约3 000 kg/667m2。

4 栽培技术要点

(1)宜作春季保護地、露地早熟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采用双膜覆盖(地膜加小拱棚膜)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有条件的可在大棚或温室里三膜覆盖育苗。广东地区1~10月可多茬次连续播种栽培。人字架栽培,大田用种量约180 g/667m2。

(2)忌连作,3月中下旬人字架栽培。畦宽(包沟)1.7 m,株距50~60 cm,栽2行,定植密度1 300 ~

1 500株/667m2。

(3)施足基肥,施饼肥100 kg/667m2,优质复合肥50 kg/667m2,硼砂1.5 kg作基肥。瓜苗定植后浇一次压蔸水。定植成活后须及早用稀薄粪水或尿素浇施提苗肥。保肥力差的土壤,每次可用复合肥7.5~10 kg/667m2作追肥,追施1~2次。

(4)植株倒蔓时及时扦插竹竿,引蔓、绑蔓。南瓜生长前期氮肥过多,容易引起茎叶徒长,不易坐瓜。采用双蔓整枝,留主蔓和基部一条侧蔓,其余侧枝全部整除;也可只留主蔓,基部侧枝全部整除。一般每株可连续采果6~12个。

(5)早春低温时期,雌花先于雄花开放,可用20~25 mg/L浓度的2,4-D溶液涂抹雌花花冠或瓜柄,或用坐瓜灵或防化瓜授粉胶囊配制稀释液,喷雾当天开放的南瓜雌花,也可采摘同期生长的西葫芦雄花涂花。雌花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需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南瓜坐果率。坐瓜后可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以促进植株健壮和果实生长。

(6)南瓜整个生长期虫害发生较轻,定植时防小地老虎,可用辛硫磷随压蔸水浇施定植穴。生长期有蚜虫、黄守瓜、潜叶蝇和瓜实蝇危害,可用10%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或55%农地乐1 500倍液防治。生长中后期白粉病、病毒病发生较重。病毒病对生产影响较大,应从苗期开始预防,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或25%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7)适时采收。提早上市是增加产量和效益的有较措施。嫩早1号南瓜嫩瓜皮色白绿,常温下雌花开放后7~10 d,单瓜重约500 g即可采收上市。

参考文献:

[1]旷碧锋,向卓英,陈祖华. 嫩食型青皮南瓜一串铃2号的选育[J]. 长江蔬菜,2002,(2):37-38.

[2]刘志华,旷碧峰,向卓英,等. 早熟南瓜新品种一串铃4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13,(22):101-103.

[3]汪端華,杨建国. 嫩早1号南瓜泥炭营养块育苗技术[A]. 园艺学文集5[C]. 2010,108-110.

[4]杨建国,汪端华,皮向红,等. 嫩早1号南瓜春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 辣椒杂志,2011,(4):48-49.

[5]王日勇,蒋宏华,黄 巍,等. 嫩早1号南瓜新品种推广经验总结[J]. 长江蔬菜,2015,(13):55-57.

(责任编辑:肖彦资)

猜你喜欢
选育南瓜
南瓜灯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南瓜灯
南瓜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