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

2017-10-14 18:10王海燕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孟子人性

王海燕

摘 要:告子以杞柳与桮棬的关系论证人性不是仁义,孟子认为这是对仁义的损害;告子以水可以向东或西流论证人性无善无不善,孟子以水向下流论证人性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孟子批评其来抓住人性的特殊性;告子以食色为人性内容,孟子则持反对观点。

关键词:孟子;告子;人性

在百家争鸣中,孟子作为继儒家孔子之后的圣人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至此两人就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辩论。

一、杞柳和桮棬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对告子的驳斥在逻辑上其实并不严密,但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类比、比喻等手法所导致的理解上的困难掩饰了这一点。告子以杞柳来比喻人性,都是在强调一点,即人性应该自然发展。人性所具有的内在的、自然发挥作用的特征,就如同人性像杞柳般生长一样应该自然而然。对于杞柳,强迫的结果都是不合乎人性的自然特性的。这是告子的思想的一个方面。告子将”仁”、“义”进行了内外的区分,这种分类不与他强调的自然的人性说法相矛盾。告子要讲的话这就是将来荀子的结论,但是他没讲人性恶,人原本就有个人性,就相当于树有个木性,这个性也不能说善也不能说恶。而孟子的反驳只是站在自己思想“人性善”的前提下,对告子人性自然发展做出批评,由于出发点不同,两人的争论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水流和人性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告子认为后天环境才是影响人性善恶最重要因素,决定人性是善是恶的根本原因。孟子认为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这和人性的善也是人的本性是一样的道理。孟子性善论的根据是善端,他认为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义礼智,作为四种道德范畴,都是人心的产物,分别来源于人心的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由于四者根于心,所以是“我固有之”,而非“外烁”了。所以孟子提出如何存心养性,要做到四点:第一,要立心官为大体;第二,要求其放心;第三,要养心莫善于寡欲;第四,存夜气。

三、生与性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告子认为天生的资质叫做性,来说明人性无善恶论。孟子认为,人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天生的资质不能统称为性。性是共性,人性和兽性是个性,共性中包含了个性,个性可以反映出共性,告子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差异,人性和其他的性都是相同的,所以他认为只要是有相同特点的事物,都是同一个东西,没有什么区别。

四、食色与性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耄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耄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耄炙亦有外与?”(《孟子·告子上》)不论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的告子,还是主张“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和“有性善,有性不善”的人,用“性”指所谓的东西都很模糊。告子讲的“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他将生看作与生俱来的东西,可对于“生之谓性”的界定,还是遭到了孟子的质疑。与生俱来的就是性,而人与生俱来的突出特点就是饮食、男女这两方面的欲求,孟子认为饮食需要是一个人的生存的根本需求,生理需求也是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孟子的人性论并不认为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拒绝“色”与“性”的诱惑而只做到仁义道德,只有道德上的“君子”,“圣人”可以做到。因此,需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让人们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教化人的本能,使人具有充分的社会属性。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告子所持的是以感性欲求为基础的生命本体论,孟子所持的是以内圣外王为目的的道德本体论。

五、总结

告子和孟子二人的人性论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也都有局限性的一面。告子的人性论不带有功力色彩,倾向中性,可是它不能将人从生物种群中独立出来,不能显现出人之所以是高等的有智生灵的特征;孟子的人性论能将人与其他种群分开来,显示出人的高级属性,为人的修身向善提供本体依据,但它对人性的另一面——恶没有揭示,甚至是回避和否认,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柏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M].2012:277-280,278.

[2]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6:72-77,73.

[3]范蓉.谈孟子性善论的现实意义[J].理论观察,2005(1):56-57.

[4]管卫华.孟子“性本善”思想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意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1):78-80.

[5]傅琳凯,王立仁.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2010(5):29-34.

[6]陈兴安.孟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53-57.

[7]梅良勇,乔团叶.孟子性善论思想探要[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1):79-82.

[8]徐阳.孟子性善论的现实解读[J].现代营销,2011(5):234-235.

[9]杨琨,杨曦.孟子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3):141-144.

[10]夏琍.孟子“性善论”对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57-61.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龙河校区)

猜你喜欢
孟子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杯水车薪
逼近人性
柔软生活
“学习”反人性吗
“学习”反人性吗
磨刀不误砍柴工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