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必须补齐民生短板

2017-10-15 20:14陈祥健
新西部 2017年9期
关键词:短板经济社会小康

陈祥健

习近平总书记“7·26”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讲话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他强调,我们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一重要论述,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角,明确了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揭示了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方法,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

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事关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补齐民生短板,是回应百姓关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举措。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在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差距。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導预期,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工作,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这些重要论述,回应百姓关切,突出工作重点,指明目标方向,充分体现了人民领袖真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指引我们补齐民生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根本遵循。

补齐民生短板,是把握发展规律、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对过上更好生活就有了新的期盼,而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会逐步显现,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有效率、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我们更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人民期待,遵循发展规律,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着眼点在于促进发展的包容性和目的性。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必须找出影响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制约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解决这一短板问题,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既是遵循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补齐民生短板,是强化问题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破解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按照上述要求,如何处理好小康推进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显然,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带一般、坚持统筹兼顾等,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这些重要要求,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法宝。落实讲话精神,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破解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补齐民生短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实招。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跃升,必然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需求层次的明显提升,必然倒逼产业结构作出相应调整,以使供给能够及时适应需求变化。另一方面,在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中,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也必然要求把更多投资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涉及发展成果共享,涉及可持续协调发展,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不仅是改善民生之需,更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在,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只有近三年时间了。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摆上紧迫议事日程,加快推进、早日补齐,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增强前瞻性。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统筹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与继续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民生社会事业领域中短板与非短板的关系,统筹民生短板中的轻重缓急关系。

要把握时效性。相对于全面小康目标时限,补短板的时限要求更为紧迫。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盯目标要求,倒排时序进度,立下军令状、扑下身子干,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突出短板补齐补到位。要增强效果意识,既要使硬性项目和显性指标上得去,又要充分考虑百姓的需求与愿望,让所补短板与百姓需求相对接,让民生福祉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外在指标上,更要体现在百姓的内心感受上。

要提振精气神。要转变政绩观,切实把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抓好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民生社会事业。要有长远眼光,把思想观念、人才资源、体制机制、服务质量等对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隐性短板置于优先地位,着眼未来发展,创新思路方法,实现后发赶超。要增强工作本领,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在向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培养务实高效作风,努力掌握科学方法。要弘扬苦干实干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直至达成目标,为全体人民如期过上全面小康生活、共同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积极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短板经济社会小康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小康微博互动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