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艺术特征与生漆发展的关系

2017-10-15 15:15徐俊贤
神州·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漆艺佛像美的

徐俊贤

古往今来,人们将自己对佛的理解呈现在了佛像中,从犍陀罗时期的朴素,到中国唐朝时期的雍容闲适,到宋以后的贴近世俗,无不显现着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佛像的样式、形式的变化,这些宗教美术,是佛像的像主、工匠和支配其时代的宗教仪轨、僧职者的影响的产物。”每个造像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则影响了他们对如来的理解。美的东西是经过人化了的东西,这里所谓的人化从根本上说是心灵化,无论是自然的审美对象还是人工的审美对象都是如此。然而人类的任何精神活动都在将对象心灵化,不同程度地在对象中打上人的烙印,美之所以为美,其特殊性当在于显现了完整的心灵。并且,人们不仅是按照自己塑造着佛像,也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塑造在了佛像中,因为审美过程中主体精神有一种潜在的提升,因此所谓直观自身并不是指在对象上看到一个现实的自己,毋宁说主体看到的是一个理想的自我,他在对象中肯定那些有利于族类生存和发展的品质。”而佛像的牛王眼相、足下平相、手足轮相等三十二相好塑造出来的则已经不再是菩提树下悟道的佛陀之相,那是一个全能者的模样,是超越世俗的神人。当这样的佛像塑造出来后,它就不仅是木头、铜或者石头,而是具有了神性,人们会去膜拜它,只有少数完全没有信仰的人或者心灵已经完全超越世俗可以将世俗之物看作虚幻的人才会有勇气将它们看作是没有威力的物体。土木制作的佛像被赋予神性后,便具有了宗教美,对现实生活具有了导引作用。又或者说,形成于精神世界中的美,今天已经褪色,以致于人们已经不再能从佛像上发现到美,能做的只是在复制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大尺寸,今天高达数十米的佛像并不少见,它反映了当下人们以大为美的心理状态,但是佛像曾经那么靠近人类生活的那种纯真感几乎已经荡然无存。

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 起初对使用功利和道德上的善不同的美的感受,是和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适分不可的,而从科学的角度看,视觉要强于味觉和听觉,因为它延留的时间长。自然的感性的形式开始渗入了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内容。因此,对色彩的追求,是人类最早是审美意识。“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并不是盲目而为之,它恰恰是人类初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

“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以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作为创作的综合条件,运用着人工和天工巧妙结合的人画一半、它是从七千年漆艺传统中走来,它不能远离现实生活、不能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脱节,如果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它就只能是工艺装饰,而不能成为艺术品。 漆早的用处是代替墨,用竹棍沾漆在竹简上书写文字。后来,舜在饮食器上涂黑漆,禹更进一步,在祭器的外面涂黑漆,在里面涂红漆。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从用天然本色漆的运用到使用调色漆,其间必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切都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髹漆艺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漆藝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充实的基础上,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可以说髹漆艺术是我国古代起源早、积淀深和受外来影响少的一种文化形态。黑和红在髹漆中的运用是有着较深的文化渊源,这说明任何文化艺术的形成,都与人类自身的生存、物质与精神的双层需求紧密相关。应该说:中国古代漆器中的红与黑是中国传统漆文化的最初体现,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也为中国漆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像雕塑艺术的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更大的交流,这种交流经过中国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艺术取得了飞跃发展,这时期无论在绘画方面还是雕塑上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时期佛像的形象,大多面目清瘦,大髻宽衣,神采飘逸。当时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就代表了当时人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形成“秀骨清相”的风格,成了具有典型的南北朝时代特征。北魏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提倡,佛教发展很快。这时的佛教造像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可说是家喻户晓。中国这个民族自古人们饱受疾病的伤痛,天灾人祸和政治动乱等种种苦难,百姓们感到无奈和无能为力,所以人们心目中都渴望有一位善心慈悲与法力无边的菩萨来帮助他们化解危难,解脱苦痛,由于这个原因,观世音菩萨与苦难众生最能相契,也最能相应,成为众生纾解苦难,寻求慰安的依皈。

五代宋以后,还出现了许多罗汉,如十六罗汉、五百罗汉十八罗汉等。在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夸张互补的手法,赋予人物鲜明的性格特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见了此像无不被他那憨厚质朴,纯真坦荡的笑容所感染,忘却自身的烦恼。这个时期的佛像已带上了浓厚的中国色彩,与中华文化形成了水乳交融状态,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世俗绘画审美风格。

佛教肯定修行,提倡自尊无畏,教人不为一物所缚,找寻“佛地”,这样实际上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主体精神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美是超功利的,从这方面来说,佛教与美学自有它的内在联系。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用庸俗的眼光对待美,那不仅谈不上对美的创造,而且也谈不上对美的欣赏,甚至会造成对美的一种亵渎。可见,凡是有人性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对美的追求,就会有美的创造,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要植根于信仰的沃土,在更好提高绘画技法上,吸取中华文化艺术之精髓、挖掘佛教深刻的义理内涵。感悟人生、净化身心、用心去塑造,其表现的艺术作品才会更加形象、生动、有内涵;才会在现实的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与作用。中国佛像艺术融合了中国儒家、道家的思想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佛像雕塑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表现形式上,而忽略了佛教内在的精神思想,会使佛像艺术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生漆除了有着悠久的历史之外,也非常符合现代人所提倡的环保理念。生漆,其天然的漆膜质地坚硬,色彩光亮绚丽,生漆的优点为耐酸、耐醇、耐腐蚀、耐高温、防虫蛀及起保护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生漆具有天然环保、无毒害、导热性好的优点,故有,素有“滴漆入土,千年不腐”之说。有诗赞曰:“好漆似清油,明亮照人头,摇动虎斑现,挑起钓金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秉承传统,谨遵古法,严谨的髹漆工艺,使每件出品能经历岁月的磨砺,直到永远!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有能力接受手工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艺术品,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漆、宣传漆艺、宣传漆的魅力。漆艺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装饰性和工艺性都很强。它既是艺术品.又是适合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成为立体装饰.壁饰.屏风和壁画等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做漆艺首先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体会漆文化的精髓所在,努力在漆艺的继承与发展上有所作为,享受发现与创造的无限乐趣。在大环境浮躁的背景下,“贪图快捷和低成本,正在没有负罪感的遗弃大漆,彻底动摇了漆画的学科基础,甚至达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种倾向应该引起警惕。作为手工界的一员,深切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和抗衡,感受到传统文脉、民族手工艺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中国漆艺应该选择挖掘、整理、保护与继承、创新、发展并举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诗经 鄘风》endprint

猜你喜欢
漆艺佛像美的
好美的雾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奇妙的漆艺之旅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刘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