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敦煌壁画舞蹈的形态特征与审美阐释

2017-10-15 15:18王艺蓉
神州·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敦煌壁画形态特征

王艺蓉

摘要:敦煌石窟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窟,内容极为丰富。石窟壁画艺术涵盖了大量古代乐舞的内容,壁画舞姿形象优美,传神。本文从敦煌石窟壁画中,以隋唐时期的壁画舞蹈为主,从人物线条、服饰、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关键词:敦煌壁画;形态特征;审美阐释

古老的文化长河在中国的土地上蔓延了几千年,当中经过了人们的不断研究,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历史文化,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就是我国历史遗迹中的瑰宝。

隋代建立时,由于统治阶级推崇佛教,敦煌也是盛极一时,壁画题材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人物造型开始摆脱北朝清瘦的形象而显得圆润方正,端庄而风姿绰约。隋代时期的壁画中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图为主,画风从北朝时期的粗犷而日趋华丽,在壁画的创作中大量出现净土经变画,结构宏伟,富丽非凡,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法华经变等。再者进入隋代后,飞天的形态主要为女性的造型,特点为眉清目秀身体修长,动态舒展轻柔,服饰、发髻明显为宫娥仕女,飘带流畅,多呈牙形旗状。飞天数量也日增,除环窟四周绘制外,在窟顶藻井四周,及佛龛、背光左右也是飞天云集。画面讲究色块的搭配,用色多为土红、白色、蓝色相间,形成了这一时期格外华丽生动的风格。隋代常见的佛传故事画“夜半逾城”,“乘象入胎”中的马和象之四蹄却是飞天托举,在天空飞行,极富浪漫色彩,从整体艺术风格上来说从前期的画面柔美向后期气势磅礴的转变。

到了唐朝时期,中国古典舞蹈走向了发展高峰,这个高峰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域内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为文学艺术的繁盛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南北朝各族舞蹈文化大交流,为唐代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唐代恢宏博大的时代精神,海纳百川的兼容气度,急速旋转的胡旋舞,筋骨柔软腾跃轻捷的胡腾舞,反身下腰贴地的花舞,翔鸾飞鹤的霓裳羽衣舞在敦煌壁画中都有生动的描绘。

莫高窟唐代初期的舞蹈人物形态,克服了隋代比例不对称的毛病,人物的造型比例更加的协调,更接近于现实,也特别注意刻划舞者人物性格心理,自然佛和菩萨都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是古代匠师们在塑造佛和菩萨的形象时,线条流畅,菩萨的体态为一波三折的“S”形。画师们在人物性格捏塑上,给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观者精神与之相通,激起其虔敬与亲切之感。

中唐时期壁画中的飞天十分盛行,这题材正好表现了当时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景象。同时飞天创作也提倡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施展才華。所以从初唐之后,飞天进入高潮。在藻井四周、龛楣背光处,说法图上端,都会画飞天,并成为固定程式。此时飞天已全部女性化,成为翩翩起舞的仙女形象。因此而成为宫廷贵族仕女写照,脸型丰满,姿态妩媚,明目皓齿。衣饰、发髻雍容华贵,人体比例适当。上身均裸露,下为长裙,飘带旋迥,衣纹流畅。这个时期的飞天乐伎聚增,所持乐器的品种亦多样,而且极具演奏情态。

从晚唐进入五代,飞天创作意识日渐淡薄,多为因袭前朝之作。绘制水平下降,但仍然不乏富丽堂皇的场面。从动态和装饰上看,已趋于平庸和衰落,人物造型已不是那么丰满婀娜,转为清瘦素雅,已无盛唐那种昂扬、激荡之势,略有呆板、沉重之感,程式化倾向已开始显露.。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形体艺术已经完完全全的中国化,人物造型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就是我们所谓的以胖为美,这其实在隋代的壁画中已经初路端倪,所以我们也不能断定是在唐代开始流行这种审美观。

敦煌壁画乐舞动作几乎都有以一种共性特点,勾脚,出胯,扭腰。别致到头颈多变的姿势而形成韵味无穷的曲线美,每一个舞姿一般都是由一条或数条近似S形曲线所组成,例如在北凉第272窟顶四坡、北魏第257、254、431、435窟、西魏第249、288窟等,窟中都在四壁的上部画出一排天宫伎乐,当中乐舞姿态都有很明显的三道弯身形和异域乐舞的特点。从北凉到北魏、西魏至北周,一直延续至隋代。从隋唐到宋元飞天的各种飞天舞姿都能真切感受到三道弯“S”形美感效果。成为一种舞蹈的固定形态,不断延续和发展着以它特有的人体艺术形式。除了石窟壁画上舞者本身的S型舞姿形态之外,在华丽而豪放的壁画舞蹈场景中,还有舞者身上一种不可忽视的饰品——飘带。①舞伎们的“S”形舞姿体态与翩翩飞舞的“S”形飘带相互交叉,强调了整个“S”形曲线的功能。它挽在舞者的手中,虽然局限了舞者们的手型,却放开了整个手臂,形成上肢动作的一种延伸。

莫高窟壁画是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所未见的。炽热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洞窟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

注释:

①曹佳坞:《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2期,第2页

参考文献:

[1]曹佳坞.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2]段文杰.中国壁画全集(敦煌 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1991.

[3]郭元平.壁画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高金荣.敦煌舞蹈[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

[5]高金荣.敦煌石窟舞乐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6]穆纪光.敦煌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8]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已壁画艺术为中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敦煌壁画形态特征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浅析对嫌疑立体足迹形态特征的提取技术与生物特征辨析
敦煌图案色彩规律研究及推广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发财树室内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