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017-10-15 19:57张兵
神州·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孝悌人文素养

张兵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从其概念可以看出,“人文素养”可以大致分为“为人”(人的内在品质)与“为文”(人的学术能力与水平)两部分,本质上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该是不分主次同步进行的,但是作为在一线教学多年的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在当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应该以“人的内在品质”即“为人”為重点。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呢?如何对学生施以影响?施以怎样的影响呢?

(一)作为与学生存在代沟的老师要树立自己的形象,使大多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前提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虽然现在是一个消解权威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个性的时代,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内容与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但是对知识、智慧、风度、善良、真诚等正能量的尊重与接受依旧是不争的事实与必然,教师不可能在知识上是完美的,但是在智慧、真诚、责任等方面应该是尽力的,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尽力使自己的综合评分优异,这样站在讲台上才能自信、从容,从而让班级里的绝大多数学生因为教师的可信而亲近教师,而不是因为教师的身份而过早的学会“貌合神离”。一位在课堂上有“力度”的教师才能有效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起作用。

我担任班主任的2015届毕业生曾经非常崇拜一位教物理的老教师,学生们对这位物理老师报以最真诚的敬意与热爱,甚至于这位教师因故在高二不教我班学生了,学生们还会每天跑去给他送蜂蜜水,这样的尊敬与爱戴与年龄无关,与学识风度、个人魅力有关。这样的教师对学生说的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言论一定会影响学生终身;这样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薪火相传,更是为人上的润物无声。

现在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内心渴望与教师平等对话,但是现在的课堂还是在用比较传统的模式运转,教师的课堂权威性不可动摇,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我的做法是“大棒”加“蜜枣”,是级霸道的权威树立与比较平等的后续对话,我对学生直言不讳的说:第一,课堂纪律是保证有效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我的课堂上,不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我批评你时不准顶嘴,要承认或者默认自己的错误,只有保证教师课堂上的尊严与力度,才能保证授课与学习的效率;第二,老师也会出错,比如某同学在课堂上被老师误解而遭到批评,学生在课后也可以直言不讳的指出老师的问题,我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错误并且道歉,因为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不仅需要老师教授知识,更需要老师给予尊重与肯定。

教师都是普通人,都做不到完美,但是我们可以释放最真诚的善意和最敬业的责任感。身为教师本身就意味着要面对很多“不容易”,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更应该在付出后获得认可。

(二)作为与学生存在代沟的老师要贴近学生,用学生愿意接受的语言与学生沟通。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或多或少的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深情款款的努力的为学生构造了一个理解篇章的情境,当我们满怀期待的看着学生时,学生却用或茫然、或冷漠、或鄙视、或不合作的态度,把我们的预期搅得一地鸡毛,有时学生会用一句话让前一刻还热情洋溢的我们,下一秒就暴跳如雷,失望到底,而学生们还会觉得我们不可理喻。

有一次录课,我用尽“洪荒之力”,描摹“十里桃花”,自我感觉良好,下课后,学生就用了一句“困死我了”,把我带回现实,原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把自己当做看客或者群演,配合得十分辛苦。之后我找了个机会,十分真诚的对他们说:我们的课堂是每个人的课堂,是一个都不能少的课堂,我们需要每一名同学的参与和努力,我们是一个整体“你”对我很重要。我没有去提录课的那句“困死我了”,但是我觉得很无奈。应该如何和学生沟通呢?严厉的批评与说教看上去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只是让学生畏惧,而不是接受。当然,我个人从来都赞成“犯错必须受到惩罚”,但是我们不可能用教者的权威管理所有的事情,比如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不是仅用教者的权威就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与学生有效的沟通,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接收到正确的知识信息与修养信息呢?幼儿教育提出,成年人应该蹲下身子,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同理,我们应该尽力去了解当下学生眼中的世界,知道他们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

(三)作为与学生存在代沟的教师要在课堂上自然过渡,让知识教育与品质教育无缝对接。

当下的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已经听了太多的说教,当他们嗅出说教的味道时,反抗、拒绝的潜意识就开始工作,所以当我们试图用说教来影响学生的三观时,效果就会打折扣。基于这一点,我一直尝试在课堂上把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无缝连接,以期望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有“申之以孝悌之意”这一句,孝悌是知识传承的重点,更是德行延续的重点。提到孝悌,我就让同学们说一说与孝悌有关的警句或者现实中的孝悌事例。学生们提到了“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九龄温席”,“孔融让梨”,“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等等,也有人提到了看到有人呵斥母亲,新闻中儿女虐待老人。我就问:同学们,如果你亲眼看到了有人虐待父母,亲耳听到了同龄人或者是熟识的人呵斥父母,你们会用那个词语评价。学生的回答是“猪狗不如”,“畜生”,“衣冠禽兽”等等表达愤怒的词语,可见学生在意识里都明白什么是对错。我希望学生们对待父母“貌顺”,“言恭”,不要对父母横眉冷对,稍不如意就白眼相向,或者一言不发,或者摔门而去;不要做“吸尘器”;看到别人在父母面前任性,对父母不恭顺,自己也有样学样。

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重点在知识的传授,难点在为人的引导。抛开学识只论道德品质是对课堂的背离,学术精深但为人不足取是教育的失败。在当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知识学习都十分看重,但对孩子三观的正确引导,对学生为人的教育力度都远远不够,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知识教育与品行培养已经失衡的当下,我提倡在日常教学中多多渗透人文素养中有关“为人”的内容,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endprint

猜你喜欢
孝悌人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病榻侍母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