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漫谈

2017-10-15 20:19罗万荣
神州·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重要性培养

罗万荣

摘要:语文不仅是一种语言类学科,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思维性,要想学好语文知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这就是教师需要在平时重点培养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注重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实现思维能力的逐渐提升,这将有助于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策略

引言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各种语文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要逐渐提升对语文知识的概括能力,以及理解分析和语言组织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初中语文教师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上做出转变,要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只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思维能力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思维能力,顾名思义,就是遇到不同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法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相对于基础知识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不具备思维能力,那么遇见问题便不会灵活应对。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往往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将那些固定的知识、问题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要求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其中思维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将对他们的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语文兴趣,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去积极表达,并培养学生具有热情、大胆、敢于提问并质疑的思维,发表自己的看法,摆脱传统教育过程中的模仿性和依赖性心理,建立语文学习的兴趣原动力。在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要针对薄弱环节和知识点,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给予方法去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学生的思维将拓展,提出问题的广度和认知程度将有很大程度提升[1]。例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这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比较贴近,能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去思考战争的残酷,要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生活。另外,根据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思维跳跃度高的特点,对于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或意见,教师要积极引导,并指出学生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阶段。

2.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1)创设情景,感染学生进入角色。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提倡情景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学生被教材中的情景所感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因而学生会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思维最活跃,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观察是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学生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认识为基础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路的非常重要的品质。

(3)想象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最好途径,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服的。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什么玄妙之事,关键是老师要为激发孩子的想象提供契机,在优化情景中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的印象,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学生的意识,为学生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使之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中[2]。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与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个性教育,注重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形式展开,思考问题,表达个人的观点,不同的内容与学生张扬的个性相结合,这才是创新性思维的原动力[3]。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由表面的、浅显的观察深入,进行思维训练与个性创造,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因为记忆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紧密相关的,并对与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上,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阅读记忆来整合与搜索素材,根据课文中所涉及的具体的事件和具体的人物形象,进行作文主题的分析、写作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人物形象要进行深入而客观地评价的内容指引。在学生写作文时,要积极鼓励新奇和独特的创新性作文,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挥,让学生去多角度、多领域、分方面去分析问题。

4.提升學生思维的深刻性

现在很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所谓思维的深刻性,简单来说就是指对问题不断探索和研究,直至了解到它的本质特征。现在很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会只是表象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学生必须具备不断探索的精神。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学习,触及到问题的本质[4]。例如鲁迅的文章都比较有深刻性,能深入反映当时社会的现象,所以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等课文时,就要注重引导去探究和学习,逐渐培养思维能力。

结语

总之,在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沟通环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开展个性化教育,逐渐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深刻性,实现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雨蔚.初中语文教育培育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探微[J].卷宗,2015(05):28-29.

[2]顾美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07):15-16.

[3]关朝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亚太教育,2015(04):58.

[4]王雅.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5(01):40-41.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重要性培养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