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多么广阔
——王玉珏的绘画艺术综论

2017-10-16 06:26王嘉
国画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关山月中国画绘画

王嘉

生活是多么广阔
——王玉珏的绘画艺术综论

王嘉

近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存真绘心——王玉珏捐赠作品展”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不仅因为已经年届80岁的老画家王玉珏把数年来的60件心血之作捐赠给了广东美术馆,而且也因为通过王玉珏的个案研究可以看到更为真切的广东美术历程。正如王玉珏在捐赠作品的时候谈到的那样,“我觉得这些画不能属于我自己”“国家付出了很多心血来培养我们这一代人……当年我们是真正深入生活,和老百姓建立起情谊,真正从生活中有所感悟并画下来,我觉得这批东西应该属于国家,国家也会很好地把它们保存起来”。

王玉珏原名王淑贞,祖籍河北省玉田县,1937年12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一个铁路员工的家庭。小时候,她觉得自己能当一名火车司机就很了不起了,因为家里人都是开火车的。1946年,王玉珏在长沙铁路职工子弟小学开始读书,自幼喜爱唱歌、跳舞、演讲。王玉珏的艺术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年21岁之前,她主要生活在湖南的郴州、长沙及湖北武汉,其间也随着家庭所在城市而短暂去过广西南丹、桂林,湖南衡阳等地。1951年五年级上学期因家庭工作调动迁往湖北武昌铁路机务段,转学到武昌铁路职工子弟小学读书。1952年小学毕业,考入汉口铁路职工子弟中学52级甲班。1955年初中毕业,考入四年制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正式走上了艺术求学之路。王玉珏是中南美专附中创办以来的第二届学生,尽管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都貌似跟绘画没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源于天性的热爱绘画,使得她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跟绘画产生了不解之缘。就连1955年报考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的时候,也是她的初中美术老师鼓励去报名的。王玉珏在绘画方面的早熟,从她进入美专附中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1956年,她在附中二年级的创作课作品《演出之前》获湖北省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1957年,在附中三年级的创作课作品宣传画《一天的收获》(合作)被印刷出版,这一切为她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村医生(水墨稿) 81cm×58cm 1963年

王玉珏在艺术生涯的第二阶段,是从1958年南迁广州之后开始的。这一年,因为高校的调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搬到广州,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王玉珏跟着学校一起来到广州,南国花城的自然景象和广州特定的艺术人文精神,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渗透到王玉珏的绘画艺术中,成为她的绘画风采的最核心的元素。直到1985年,王玉珏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还这样深情地写道:“我爱养育了我近30年之久的珠江三角洲,对三角洲农村的景象有着浓烈的兴趣,我的大多数作品都产生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来到广州之后的第二年,王玉珏就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毕业了,并于同年考入到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首届五年制班,师从关山月、黎雄才。同班同学包括庞泰嵩、梁铭添、雷炳华、曾炽熹、曾祥熙、林丰俗、洪植煌、廖焯勋等19人。2016年以“同窗”为主题的“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首届五年制部分同学画展”在广州举办,王玉珏和她的同班同学一起在展览序言中回忆当年:“同学们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可我们都热爱中国画。也正是入学的这一年,我们碰上了经济困难时期,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学习的专注。也许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许是缘分,同学们很团结,互帮互学。我们苦练国画的基本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探索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尊敬老师,老师们对教学也很投入,既关心我们,亦爱护我们。同窗数年学习生活,是紧张又愉快的。我们这个班,通过大家的努力,形成了一股正气向上的班风。”作为班长,王玉珏在绘画课程方面也是同学们的榜样,1961年,她到黄埔港体验生活,创作了中国画《幸福的晚年》。1962年,她到东莞太平镇南面大队(虎门炮台山下)体验生活,创作了中国画《社员阿娣》,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当然,最有名气的还是她的中国画《山村医生》(1963年)和《农场新兵》(1964年)。在学生时代就创作出进入中国美术史的名作,这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可谓凤毛麟角,冠之以“才华横溢”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1964年毕业之后,王玉珏在广州美术学院留校任教。之后下农村,到阳江县东平渔港先锋大队担任工作队小组长。在渔船上劳动工作了一年,每天出海打鱼。1965年,到阳春县春湾公社三角大队担任工作队小组长。每天下地种田。其后,她还先后在广东三水“五七干校”、广东英德文艺干校工作,除了1968年在江西安源为当地画历史画,1971年与关山月、黎雄才、麦国雄一起到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为友谊剧院创作《小水电站》,同年到广州农讲所创作革命历史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之外,几乎没有再画画。1972年调入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任创作员,同年被文化部借调到北京创作中国画《细雨育新苗》。1973年,再次被借调到北京创作中国画 《雷锋小组》,逐渐有了更多的创作时间和条件。她的作品也渐渐多起来,《烈焰燎原》(1977年)入选“全国庆祝建军50周年美术作品展”及次年的“广东画院春季作品展”。《热浪晨唱》(1979年)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祖国》(1981年)入选“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画展”,《雨花石》(1981年)入选“广东省庆祝建党60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获三等奖。《果果》(1982年)、《家乡美》(1982年)参加广东画院新址落成画家作品展。《卖花姑娘》(1984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银奖。《淡淡的小花》(1985年)入选“深圳美术节作品展”1985年,王玉珏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第四届副主席和常务理事。1988年,担任广东画院副院长,法定代表人。

王玉珏艺术生涯的第三阶段,是从1988年开始的。如果说从1958年到1988年,王玉珏的绘画艺术的主要成就是工笔,那么,正如王玉珏自己谈到的那样,“因为工作上的需要,从1988年开始,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工笔画创作,由是转入写意花鸟画。”笔者的私人藏书中,恰巧有岭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画临帖》系列画册,分为鸟鱼、花卉、草虫、飞禽、走兽5个系列。第二辑“花卉的写意画法”编入水仙、牡丹、桃花以及梅兰竹菊等常见花卉,其实就是给初学者提供的当代画家的画谱之作。其中第一帧就是王玉珏的《水仙》。王玉珏在51岁之后并不是完全放弃工笔,而是工写兼顾,逐步转向以写意为主。王玉珏的中国画《冉冉》(1989年)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这是王玉珏的作品最后一次获奖记录。因为自1989年之后,王玉珏开始担任历届全国美展评委,自己的作品反而没有机会以选手的身份参与评奖了。王玉珏在这个阶段一直都是广东画院的专业画家,1990年担任广东画院代理院长,1992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广东画院院长兼党组书记,1997年担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1998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2008年退休,2011年担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此外还是第四、五、六、七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岭南画院终生名誉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学术咨询委员。

王玉珏在这个阶段的艺术创作,正如于风的《试谈王玉珏的艺术理念》一文中谈到的那样,“长期以来,‘院长’‘党组书记’‘美协副主席’‘兼职教授’‘政协委员’等行政工作一直在争夺她作画的时间,但她仍百忙当中并未放下手中的画笔,一件件新作仍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黄唯理在《墨荷与人生——观王玉珏画荷有感》一文中,也曾经谈道:“在经历了丰富的时代生活、刻苦的艺术锤炼及不断的文化积累之后,王玉珏逐渐舍弃了一度使其功成名就的工笔的表现方法,转而向独具个性的写意之笔蜕变。这是一种不乏勇气的变革式的自我完善过程,它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起黄宾虹、赖少其等大家的变法。在长期埋首于传统并取得成功之后,正是他们勇于变革、乐于实践和不断创新的锐气,才使得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使今人对中国画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

王玉珏在26岁时创作的成名作《山村医生》(1963年)于38年之后,在2001年9月30日至10月21日期间,参加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主办,全国16家最具影响的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共同协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承办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百年中国画展”,并入编《百年中国画集》。这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是值得研究的一件盛事。当时还是学生身份的王玉珏,到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平沙农场体验生活,创作了中国画《山村医生》。该作品历年来曾经先后入选过“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第64届毕业生创作成绩展”“第四届全国美展”“中南区美术作品展”(1964年)“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暨优秀作品展”(1972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藏画展”(1992年)。也曾经入选“现代中国画作品展”(1964年)赴日本、德国、法国、印度、美国等国展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除此之外,该作品还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1966年1月号封底)《美术》《人民文学》《羊城晚报》《广东画报》等报纸杂志公开发表。

《山村医生》是画家王玉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起点,从技法到状态都洋溢着饱满的时代气息。时值创作盛年的阶段,王玉珏把她对中国工笔人物画技巧的全部积淀,连同对那个年龄、那个时代的精神追求都融会在作品里。她在《技法、意境与表现》一文中谈到其全部的着力点在于一个“新”字:“我创作的工笔画不算多,但投入了相当多精力和热情的……如《乡村医生》《农场新兵》《卖花姑娘》《冉冉》等都是工笔人物画,这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为了更好地表达我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感受,突出体现一个‘新’字,在运用中国画传统和借鉴外来画种技法上,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虽然创作年代不同,但关注新事物、表现青春活力与社会变革,始终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我创作激情的源泉。”《山村医生》就是以平沙农场医务室医生阿芳为原型,在回到广州美术学院之后加工创作的。阿芳是比画家早两届毕业的知青,白天到各队给大家看病,晚上回去之后还要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她的药箱、针筒、马灯、白大褂甚至大辫子,都是那个时代基层白衣天使的真实写照。医生捻棉签的娴熟动作,带着汗水的草帽,帽檐上的山茶花……无不显露出这位年轻的山村医生的敬业精神和浪漫情怀。从今天的眼光看,《山村医生》最为宝贵的就是完全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并不是呆板的脸谱化的形象,而是在表现真实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传递出画家自己对生活的“新”的真切感受。王玉珏在《山村医生》中对衣纹处理的大开大合,与她对手势、发型、五官描绘时的精心细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主体人物形象与室内陈设的关系呼应,让人联想到她的老师关山月在人物画表现方面的那种灵活、协调与丰富的变化。如果说岭南绘画有传承、有开拓,那么从岭南画派第一代的高剑父,到春睡画院的重要弟子关山月,再到从新式的学院教育走出来的广州美术学院首届五年制中国画专业的职业画家王玉珏,我们可以看到源自师承关系的历史纵向的清晰走势。王玉珏不仅在思想情感上与岭南这块热土联为一体,而且她的绘画技巧与观念,在延续了岭南绘画精神方面也有着珍贵的研究价值。

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王玉珏绘画中的选题、取材的相关阐述,历来探讨得比较多。对于画家本人的体验和技巧,研究者们往往做得不够。王玉珏在自述的文字中,把她对生活的理解还归结于“第一感受”。比如,王玉珏在《技法、意境与表现》一文中还谈道:“从这些创作实践中我体会到,珍惜第一感受很重要。我们无时无刻不接触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接触各阶层的人,也接触各种环境,各种气候、场合,包括自然界一草一木,有色彩的和有声音的,有形象的和无形象的,都会引起我们视觉上、感情上不同程度的反应,这就是感受。而一旦由某种形象引起的感受特别触动了自己的情感,即使是一块颜料的触动也罢,只要能由此而引发起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激越升华,那就不能放过它,把它捕捉住。我习惯称此为‘第一感受’。我认为第一感受是最真实、最动情的,它往往就是创作的导火线,能引爆你平时不大在意的某种生活感受的火花,最鲜明、最强烈地表达出你平时想表达又一时不知如何表达的心里话。”

与《山村医生》同样有着轰动效应的作品是《卖花姑娘》,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跟《山村医生》一样收藏于中国美术馆。1984年,王玉珏到广东省顺德容奇镇体验生活。“过去下乡都是访贫问苦,而今却是访富问甜”“农民们把自己栽培的鲜花送去市场,公路两旁摆满了鲜花,这一幕幕新鲜的情景就像春风袭面而来,使我的心不能平静。那些姑娘们的笑声,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回荡,激起我的创作欲望”,王玉珏谈到《卖花姑娘》的时候,其创作的原动力,无外乎也就是她在进入艺术创作时每每难以抑制的“第一感受”。

在2002年由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历程——新中国一代美术家特展”中,王玉珏对她的《卖花姑娘》从“线”“色”等多方面的技法特点进行过详细的访谈介绍。她谈道:“中国画主要以线造型,这种线和西洋画的轮廓线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中国画的线条要求通过运笔体现圆、润、厚和干湿、浓淡以及装饰性等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既表达物象的体、面、质、色以及重量和空间等不同的感觉,又要能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了更为充分地表达中国画的“线”的作用,王玉珏在《卖花姑娘》渲染着色的时候,非常谨慎“不能让色掩盖了线”。她谈道:“为此我着力在对象结构转折处渲染,吸收高调子素描的手法,如人物头部,就抓住眉宇、眼窝、鼻翼、嘴角等能反映人物性格表情的部位,墨色要非常清淡。”研究者常会留意岭南画派自高剑父以来“融汇中西”的开放态度,但很少像王玉珏谈得这么细微,在边角转折处“吸收高调子素描的手法”不仅是对传统中国人物画技法的创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把新式的学院教育如何把素描训练与中国画传统互相促进的技巧谈得明明白白。20世纪后半叶的学院式中国绘画教学,要么是一边倒,把素描教学片面强调到不恰当的高度,要么是坚守传统,深信老祖宗们没有受过素描训练丝毫不妨碍古往今来大师辈出。王玉珏在《卖花姑娘》中做出的探索与思考,恰是给至今仍各执一词的片面思维者们的一剂良药。好就一定要“中西结婚”,不好就一定要反目成仇,什么时候才以平常心回到学院教育的“常态”探索中国画的良性发展,这是王玉珏《卖花姑娘》给美术创作带来的最有价值的启迪。

在色彩方面,王玉珏也谈到《卖花姑娘》“罩色以高染法为主,不滥用石色,要石色草色并用,以破石色的板滞”。王玉珏注意到,“中国画的重彩颜料都是矿物质制作,调配都比较复杂。而且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一般不能直接调和,只能复罩”。当这些情况都不能充分表达画面的时候,王玉珏“适当采用水彩、丙烯等颜料,以丰富工笔重彩画的艺术表现力。”在20世纪80年代,王玉珏已经注意到调动多种技法用于中国画创作,这一岭南画家自高剑父、关山月至广州美术学院成长起来的新画家们一脉相承的创新精神,构成了岭南特色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时代特色。如果研究者仅仅留意到王玉珏和那个时代画家们在创作主题、取材等方面的特点,而忽视了他们在绘画技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精心探索,那么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描述始终都还是不够深入的。只有回到作品本身,才会有更为深入细节的研究。

王玉珏和关山月的师承关系非常近,恰如关山月和他的老师高剑父。2000年7月,关山月去世之后,王玉珏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四十五载师诲未敢忘》,谈及1955年她考入中南美专附中时,关山月是美专的专职副校长兼附中校长。1959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时,关山月是学院的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任课教授。“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同下放到“五七”干校,后来又一同调到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再后来又同时到广东画院……惟其如此,在王玉珏的绘画作品中,不仅时时可以看到关山月绘画的影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师承关系而保留和延续下来的岭南绘画的创新精神,成为王玉珏绘画的最为鲜活的内涵。

1988年之后是王玉珏艺术生涯的第三个阶段,工笔与写意兼重,并且主要致力于写意画的创作。在王玉珏此次捐赠给广东美术馆的这批毕生心血作品中,1988年之前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仅十多件,包括《山村医生(白描稿)》(1963年)、《农场新兵》(1964年)、《迎朝阳》(1970年)、《晨露》(1972年)、《雷锋小组》(1973年)、《烈焰燎原》(1977年)、《雨花石》(1980年)、《翩翩》(1982年)、《家乡美》(1982年)、《果果》(1982年)、《苗族姑娘》(1983年)、《希望》(1983年)、《淡淡的小花》(1985年)、《绿色的苹果》(1987年)等。大部分作品是1988年之后的写意花卉,《仙子》(1999年)、《蝴蝶兰》(2000年)、《雨后》(2005年)、《种瓜得瓜》(2005年)、《五月天》(2006年)、《信子》(2006年)、《含芳》(2009年)、《秋荷》(2010年)、《幽香一室》(2010年)、《凌波仙子》(2013年)、《高洁》(2014年)、《湖畔草》(2015年)、《消夏》(2015年)等。也有少量的山水风景,比如《天长地久:海南岛印象》(1972年),或工笔花卉,比如《窗前》(1992年)等。

相比于王玉珏的工笔人物,笔者认为她的写意花卉在艺术成就上别开新面,同样精彩地表现出岭南画家的风采。广东绘画自“二苏”时期苏六朋(1791—1862)、苏仁山(1814—1850)之后,进入到以“二居”为代表的岭南花鸟画盛行时代。尤其是居廉(1828—1904)的“隔山画派”的花鸟画风,在岭南盛极一时。从居门走出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一脉,顺应时代风潮,关注中西绘画。春睡画院、天风楼弟子,各有胜场。关山月、黎雄才等在新式的学院教育领域,又培养出王玉珏等一大批岭南画家,对广东绘画乃至20世纪中国美术史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王玉珏的写意花卉,至少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清,清淡,清幽,清静。这一方面延续了她在工笔人物画方面一贯坚持的不以凌厉示人的温和情绪,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岭南花卉创作传统,热而不辣,火而不燥,温馨怡人。二是雅,正如在她的《山村医生》中见到的那朵山茶花,不管是案头盆栽,或者是山花野卉,在王玉珏的笔下总是文质彬彬、谦谦君子。三是趣,中国画花卉作品,并不以片面的写实硬摹为能事,传统绘画技巧的“传移摹写”最终是为“气韵生动”而服务。在这方面,王玉珏坚守她对客观对象的“第一感受”,把她的直觉和感应,通过造型、笔墨而表达出来。写意花卉不同于工笔,尤其是王玉珏近年热衷的大写意花卉,一笔下去,色调、层次、形态、阴阳,落地生根,无从修改。全凭眼熟、手熟、心熟,而在这方面,年轻时以工笔人物为绝活的王玉珏,在转入写意花卉之后,落笔成趣,神采不减当年。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王玉珏的绘画艺术,那就是“生活”。1955年,王玉珏在报考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面试的时候,主考老师们要她表演一个节目。18岁的她,当场朗诵了诗人何其芳在1941年创作于延安的代表作《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纵观王玉珏80年来的人生与艺术,她正是以一颗广阔的心,创造一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含芳 128cm×65cm 2009年

猜你喜欢
关山月中国画绘画
“没有风格,就是我的风格”——关山月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关山月的信仰
中国画
画家关山月的信仰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关山月随想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