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抽渭灌区农灌水价改革探析

2017-10-16 08:18党会敏
陕西水利 2017年5期
关键词:渠系末级水价

党会敏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陕西 渭南 714000)

交口抽渭灌区农灌水价改革探析

党会敏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陕西 渭南 714000)

交口抽渭灌区存在设备老化、经营性亏损问题。为适应灌区新常态发展,结合交口抽渭灌区实际,通过分析交口抽渭灌区灌溉情况,对制约灌区发展的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水价低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兼顾政府、灌区、农民利益的政治角度,提出通过财政补贴、水价收补两条线的方式进行水价改革,即水管单位按水价成本计征水费,财政直接货币补贴农户灌溉用水,以实现灌区健康发展,粮食生产稳定。

灌区;交口抽渭;水价改革

1 概况

交口抽渭灌区是一个以渭河为水源,灌排结合的大型、多级、无坝、电力抽水灌区,辖灌西安、渭南两市的28个乡镇126万亩田地,设计流量41 m3/s,抽水共分8级,累计最高扬程86 m,建有抽水泵31座,总装机容量3.7 km,排水干支沟408 km。灌区建成以来,渠首累计抽水100亿m3,灌溉农田9500多万次,使粮食单产由开灌前的86 kg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kg,为保障粮食安全,防御内涝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 灌区管理运行和存在问题分析

2.1 工程管理运行现状及问题

交口抽渭灌区多年来一直保持了“一杆子插到底”的管理体制,采用“局+站+段(协会)+斗(协会)+农户”的专管管理模式。其中,管理局负责干支渠骨干工程渠道及建筑物的管护和经营,包括渠首枢纽站,抽水站31座,安装机组135台,供用电所1座,排水站3座,排水干支沟408 km,灌溉总干渠36 km,干支渠道343 km。干支渠建筑物渡槽18座,水闸109座,公路桥90座,农用桥474座。

近年来,依靠灌区节水改造等国家财政投资项目,交口抽渭灌区基本完成了骨干工程的改造任务。但末级渠系待改造任务仍然很大,还有老化失修斗分渠3680 km,尚需投资25760万元。若灌区灌溉工程设施彻底改造后,经测算,年工程维修养护费用为4398万元,而上级现每年实际下达仅1017万元,仅占测算费用的23%。由于资金短缺,骨干工程长期带病运行,经常发生电力设备、机组、渠道等工程设施故障,严重影响工程效益正常发挥和农业生产发展,年均少用水量1500多万m3。同时,由于灌区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使得供水能力大打折扣,年少用水量3000万m3,减收550余万元,也形成了经营性亏损问题。

2.2 用水管理现状及问题

交口抽渭灌区一期工程于1966年9月建成,新增灌溉面积54万亩;二期工程于1970年4月建成,增加灌溉面积64万亩。自1970年至今,46年来灌区用水量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交口抽渭灌区46年来用水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近五十年来,受天气和降雨影响,灌区年用水量丰枯变化较大,偏差幅度近30%~40%,但总体用水量是呈增长的。这从最小年用水、最大年用水情况也可以看出,灌区用水量呈直线上升,但灌区的灌溉面积却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无疑加大了灌区运营成本。

交口抽渭灌区依靠水费收入生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灌区一直以多用水为目标。不管是多雨还是干旱年份,每个灌季都存在自上而下逐级分配引水任务、人为压水情况,形成至少1000万m3的“空放”水量。为解决“空放”水量水费,一般放水时都会加10%~20%给农户结算灌溉用水量。扣除空放水量,灌区年实际正常灌溉用水量和经济收入更少,而另一方面,人为浪费的水资源也加重了农户负担。

2.3 水价管理现状及问题

1997年之后,交口抽渭灌区国营水价再未作调整。2011年,省物价局核定交口抽渭灌区水价为0.67元/m3,其中国营水电费0.446元/m3,基层管理费和群管费0.224元/m3;现执行水价0.258元/m3,仅占成本的38.5%,其中国营水电费0.185元/m3,基层管理费0.038元/m3,群管费0.035元/m3。若按灌区近五年斗口平均用水1.5亿m3水量计算,农灌一年水价政策性亏损3915万元,灌区管理单位陷入了“用水量越大,亏损就越多”的两难境地。

另外,近年来灌区水价执行上出现普遍加价加量弥补管理亏损和田间工程维护费用不足的现象。常常是群众没少出,国家没多收。实际情况是国营水电费执行严格水价,群管费通过加量加价已经按成本水价在潜运行,一般加量在10~20%,把40 m3水当作50 m3或60 m3水卖现象时有发生,相当于水价上涨0.02~0.04元/m3。同时,在国家规定的0.02元/m3浇地费外,村组管水员还按每亩4~12元不等的加收田间渠道修护费,以弥补人工劳务费的增长。若按亩均100 m3计算,相当于水价上涨 0.04~0.12 元 m3。

因此,综合各类情况,每方水加价0.06~0.16元/m3,实际群管费已收到0.113~0.223元/m3,接近测算核定的末级渠系成本水价0.224元/m3。

2.4 管理单位财务收支现状及问题

交口抽渭管理局主要职能为抗旱灌溉,同时承担防汛排涝公益服务职能,农灌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明显极不稳定。近5年斗口平均灌溉用水14685万m3,年均水电费收入2718万元。在2001年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后,目前全局在册在岗职工1165人,其中离退休448人,在岗职工717人;全额事业编制143人,占批复编制717人的20%,其余为自收自支事业编制。现执行2007年工资标准,人均年收入依赖财政差补仅仅维持在4万元左右,多年来欠发职工政策性应发工资8000多万元。目前,每年省财政拨付工资性费用800多万元,尚需5736万元。省财政每年拨付公益性工程管理经费及维修养护费1500多万元,按测定工程维护费尚需4398万元,两项费用年均差额10134万元。

综上所述,交口抽渭灌区管理运行现状问题和优势并存,灌溉骨干工程设施改造基本结束,为灌区运营提供了基本完备的骨干工程设施,末级渠系改造规模逐年扩大;但工程管理运行费用严重不足,农民灌溉用水末级渠系水价已接近成本水价。存在主要问题:水价政策性亏损和工程老化而效益缩减的经营性亏损,既不能保证灌区工程良性运行,又不能保障农户灌水正常需求,因此,实行“成本水价,精准补贴”的水价改革政策,既是客观形势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理智的选择。

3 深化灌区水价改革措施

为实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目标,保证灌区水管单位良性运行,保护农民浇地种粮积极性,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神,结合交口抽渭灌区实际,在灌区实行“成本水价、精准补贴”,走收补两条线的路子。

3.1 水管单位按水价成本计征水费

灌区农灌终端水价按成本计价,由灌区水管单位统收统管。终端水价包括国营水电费、基层管理费、群管费。终端水价标准仍由省物价局和省水利厅实行动态管理,3年核定调整一次。建议测算水价成本时,要充分考虑灌溉用水丰枯变化悬殊情况,采用平水年用水量测算成本水价,以便丰余欠补,自求平衡。据2011年测算,交口抽渭灌区国营成本水价为0.446元/m3,末级渠道成本水价为0.224元/m3,终端水价为0.67元/m3。

3.2 对农户给予精准补贴

由省财政按现行水价和成本水价的差价,以水权证所拥有的水权水量核算补贴,参照粮食直补办法发放给农户,像粮补卡一样为农户办水补卡,财政直接货币补贴灌溉水补给农户,以解决水价成本高和灌区农户收入低的矛盾,调动农民支持灌区体改和种粮的积极性。同样,也以平水年确定水权证水量,以便水价补贴能保证农户灌溉用水不同年份用水多少的丰余欠补,自求平衡。

3.3 建立水权证制度,实行定额供水

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原则,首先注册登记农户耕地面积,然后按灌区平水年供水总量和灌溉定额核定农户灌溉用水水权证,明确农户每年每个灌节的灌溉用水量。每个灌溉季节,农户凭水权证逐级申购水票,所购水票水量不能超过水权证水量,超用要加价。农户凭票申请用水,当季水权,当季使用,节余水量,交易流转,下季无效。农户节余水票,灌区管理单位加价回购。超用加价和回购加价合理核算,保持相抵平衡。

农灌供水实行计划用水、定额配水、超额加价、节余流转。早申购早用水,水权优先,迟申购迟用水,水权不保,节余流转,收益分成。农户水权交易收益按管理单位,农民用水协会,农户三方收取各自应收的国营水电费,水权交易管理费、农户转让费分成。

3.4 进一步完善末级渠系建管机制

灌区末级渠系是国家财政投资兴建,多年来交口抽渭灌区一直履行管理责任,建立和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行水干部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田间工程管护经验和技术能力,深受灌区农户拥护。因此,在交口抽渭灌区,应明确交口抽渭管理局对末级渠系建设与管理的主体责任,实行基层管理费和群管费管理局统管,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末级渠系建设,解决灌区田间工程投资不足问题,提高末级渠系的抗旱保证能力。

3.5 节约用水,减轻灌区和用水户负担

积极转变多用水的思路,形成用好水、节约用立、经济用水的灌溉经营思路。加大未级渠系改造建设力度,提高用水效率。推行“大改小、长改短、宽改窄”的标准畦田建设,节用亩均灌溉用水量;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节水型耕作栽培技术和蓄水保墒技术,减少用水量。推广微灌、地下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各种节水措施,达到减少灌区运营成本,减轻农民用水负担的目地。

4 结语

交口抽渭灌区成本水价为0.446元/m3,末级渠道成本水价为0.224元/m3,终端水价为0.67元/m3,收不入支。结合交合抽渭灌区46年来水价运营情况,以及当前国家对农业扶持情况,提出灌区水价改革方案,即政府参照粮食直补方法直接对用水户进行灌溉补贴,灌区按照成本收取费用进行水价改革,建立水权市场,以此促进农户节约用水、灌区良性发展、农民种粮投入和产出成正比。

S274.4

B

1673-9000(2017)05-0051-02

2017-05-02

党会敏(1983-),女,陕西渭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灌溉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渠系末级水价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末级压出室水力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运载火箭末级离轨控制策略优化
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管爆管分析
DF100A发射机末级电子管的计算与分析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黎榕灌区渠系水力计算及输配水管设计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