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比较与辅导员角色定位

2017-10-17 21:33方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7期
关键词:辅导员定位

方芳��

摘 要:我国“以社会为本”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与英国相比存在本质区别,十分注重“管理”学生而往往忽视其全面发展;而英国则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英国高校关于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对于完善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辅导员;定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7.068

在世界教育群体中,英国高校凭借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教学质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较高的认可度,而学生事务管理作为英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影响深远。相比之下,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学生工作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体系。笔者作为有着十余年一线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曾赴英国里丁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以“学生事务管理”为主题的学习考察,感触很深。现从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管理原则、发展现状等方面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进行深度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发现值得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借鉴的经验,以此给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提供一定参考。

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比較

1.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比较

1.1.1 产生时间不同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员的前身其实就是学生宿舍的教职工,直至20世纪初,专门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才应运而生。英国高校在20世纪60~70年代把学生事务管理设置为一门专业课程,标志其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20世纪九十年代是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最快的时期,学生事务管理的领域不断扩大,涉及招生宣传、职业规划、生涯支持、质量保障和提高等各个方面。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起步较晚。1953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便率先提出必须在学校设立政治辅导员,这一举动拉开了我国高校现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帷幕。1980年,团中央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意见》,各高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开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经历了一系列改革,直至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1.1.2 产生缘由不同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产生源于大学专业教育的需要。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亟需一大批各领域的专业人才,而大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肩负着人才输送的重要使命,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培育更多专业人才,英国高校做出了相应反映;同时,高校中开始出现劳动分工,“全职型”教师逐步发展成为只负责科研和教学的“单一型”模式,以往的自由教育开始向专业教育演变,伴随着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事务管理也朝着管理理念科学化、管理方式专业化、整个管理系统成熟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诞生则源于政治需要,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而非教育本身发展的产物。它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伴随社会对高校的政治要求而产生,主要负责维持和保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引领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管理职能、组织结构、管理队伍都是依据政治需要而设。

1.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原则的核心比较

1.2.1 英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服务至上

英国“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就是指在事务管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围绕一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事务展开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就是理解和尊重学生、关爱和培育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至上”,就是以服务的态度与职业素质对待一切学生事务,服务高效化(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

(1)以学生为中心。

“理解和尊重”为学生工作的前提。在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地位与教职工平等,都是有能力面对和解决自身问题的成年人,无论是学生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还是处分决定,高校均有义务严格保密。在里丁,学生导师在面对学生吸毒这件事上,首先考虑的是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保护学生的隐私,即使在和家长的沟通上也是以此为前提。

“关爱和培育”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把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作为工作的核心,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从而确定自身提供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较高。与此同时,不论是为学生提供生活帮助、学业支持还是职业生涯规划或是心理咨询的部门,都必须重视学生对其服务的反馈与评价,并要把学生的建议或意见作为日后工作改进方向的主要参考。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工作着重点。英国许多高校的领导管理机构,如理事会、校务委员会等都设立学生代表席位,保证学生在学校的这些领导决策机构中发挥作用。例如里丁大学的校学生会主席在学校22个委员会中均享有一席之地,代表全校学生发声,参与学校各类事务的决策工作。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落脚点。英国高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促使学生事务中心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必须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按照大类需求成立对应的处理部门,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积极地学习生活。同时,个人导师、朋辈辅导员的职责中也有相当部分是针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这种个人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通识教育,但教育的内容比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更加宽泛,形式也更加灵活。

(2)服务至上。

英国高校的“学生服务中心”有以下三大特征:

①服务高效化。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是英国高效学生事务运行机制的基本理念之一。“一站式”工作模式就是将分散在学校的各个与学生服务相关的部门汇集在一栋大楼里,从而实现服务平台的一体化,主要是利用前台咨询和后备服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快捷而有效的过道式服务,进一步提升学生服务的质量。

②服务专业化。英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如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一般都具有硕士及以上的较高学历以及和岗位职责相符的研究背景;其次,除了一些教师兼任学生的导师之外,英国高校会为其他与学生事务相关的岗位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此外,除学生服务中心下设部门的负责人外,其他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一年制的合同,工作要求很高且流动性较强。因此,拥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再配上专业的培训为英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打造了一支精英队伍。

③服务规范化、法制化。首先,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操作程序独立运行、部门之间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确保学生得到专业高效的服务。另外,英国各大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空间和成长成才平台的同时,严谨的校纪校规对学生的约束也无处不在,两者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这都归因于学校在制定或出台相关政策或决定时均有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不仅使得各项事务有法可依且有效避免各种漏洞。此外,全国的各种行业协会组织也在英国高校学生事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里丁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为例,行业协会为其制定工作标准、为该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并且实施资格准入制度,中心给予行业各项支持,使得双方实现资源共享。

1.2.2 我国“以社会为本”—以稳定为中心、管理至上

要想将2004年党中央的16号文确立的“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落到实处,这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国高校仍然延续“以社会为本”的管理理念,具体体现在“以稳定为中心,以管理为手段”上。“以稳定为中心”,就是注重学生群体社会功能,将大学生作为受控型客体,一味强调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学生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性质,更多地注重校园稳定和安全,忽视学生个性化、全面的成长与发展。“管理至上”,就是凡事以管理者自居,缺乏服务观念,并且管理行政命令化、管理内容日常化、管理难以专业化、职业化等。

(1)以社会稳定为中心,忽略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在社会政治背景需求下产生。各大高校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成立了专门负责学生事务的组织机构——学生工作部。在高校党委长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学生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过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反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轻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主体意识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扩展到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等方面。但是,由于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抉择,开启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政治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理念上仍然以社会本位为指导,仅仅强调大学生的发展是社会要求所决定的,而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修养的培育。

(2)管理至上,缺乏服务观念。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并没有普遍认识到“学生发展”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目的,或者虽然意识到“管理不是为了束缚,是为了更好满足学生需求”,但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教师是万分尊重和敬仰的,导致学生工作者长期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很难在实际过程中把学生视为顾客,很难秉持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

管理理念行政命令化。我国高等教育学起步较晚,因此许多学校早期的管理人员理论水平并不够,以至于无法构建完善的学生事务管理理論体系;此外,又由于传统行政式管理思维的限制,使得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思路保守且陈旧,管理理念仍停留在上级对下级的指定要求,以完成各项命令为本。

管理内容日常化。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而我国高校实行辅导员管理制,负责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造成高校辅导员任务重,超负荷工作,管得过多详尽,一人身兼“保姆”、“救火员”、“宣传员”、“办理员”等数职,这些琐碎的日常事务耗尽了管理人员,从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发展。另外,辅导员一般是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处理相关问题,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显得略微生硬且可靠性较低,导致工作人员压力大,心理负担较重,长期积累会影响其对于学生的热情。

管理难以专业化。首先,我国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规模较小,不仅人均工作量超标,而且除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外其他事务并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其次,管理人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在招聘时不仅对报考人员的专业不做限制,而且对人员工作经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要求较低;此外,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稳定较差,人员流动性较强,原因归结于许多从事学生管理的人员只是将这项工作作为人生的一个“跳板”,有机会则会选择转岗,而本身并没有从思想上将其当作一项事业,也没有做好终身为之奋斗的准备。

1.3 借鉴

由于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时代需求不同,中英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上存在差异,继而相应的体制、模式、内容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英国从确立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至今已有100年历史,而我国从文革后重建高校教育工作至今仅仅有30年。通过这30年中的巨变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实力,英国高校学生管理者较为注重为学生服务,这样的支持显得较为被动,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团队往往选择主动引导和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培育,效果突出。另外,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有着自身优势,如校、院(系)两级管理的体制、基层辅导员队伍、宣传教育机制、学生骨干队伍和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理念,以及班集体的建制,都是我们学生工作长期积累的法宝。

2 中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定位

中国高校辅导员在建立之初被定位成学生的“政治思想领航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辅导员的管理者角色不断突显,每名辅导员要负责管理若干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乃至人身安全,过多的学生事务性工作导致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被逐渐模糊为“万金油”,发展至今,辅导员已经不仅仅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和政治领路人,而逐步向着学生学习成长的指导者和未来发展的引导者迈进。

为构建大思政格局,习总书记提出,“必须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以看出做好高校大思政工作越来越需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和人性化服务,辅导员们必须肩负起“守渠和种田”的责任与担当,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方法把这一亩三分地灌溉好;此外,“一段渠”也表明辅导员应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努力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逐步脱离“万能”的工作定位。

3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在新形势下带给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启示

我国大学生教育已经发展到了需要注重学生全面成长的阶段,在新的需求下,我们应当结合自身优势,总结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借鉴符合我国高校及学生特点的做法,争取早日实现适应我国国情的“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教育理念。

3.1 从学生角度谈管理

英国学生工作目的在于让学生得到全面、平衡的发展。不谈管理并不是没有管理,而是渗透了引领和指导的服务,引导学生自觉地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相较而言,我国高校辅导员也并非多缺乏服务意识,而是经常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谈服务。

3.2 认清辅导员扮演的角色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定位清晰,任务明确,工作效率高。相较而言,我们的学生工作包罗万象,辅导员扎入海量事务中,缺少思考研究。我们应改变“包办学生一切”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事务的专业性、科学性、学科性;要明确学生事务工作的岗位职责和范畴;要分清教学负责、社会负责还是法律负责的工作内容。

3.3 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团队为英国高校学生提供了专业化较强的服务。而国内高校的辅导员,一方面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另一方面对未来自身发展定位模糊。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问题:一是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二是加大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的力度;三是加强对学生工作人員职业情感的教育。多管齐下,提高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3.4 健全学生工作法律体系

一英国高校的教育法规体系非常健全,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教育管理的各大领域,而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相关教育法规的不完整而无法可循;此外,高校一些现有的教育法规口径不同,甚至标准不统一,且朝令夕改的临时性文件过多,诸多不严谨导致法规的约束力和学校的公信度都有所降低。因此,我们亟需在保持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向一致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公信度高、科学合理且完整的学生事务管理法规,从而全面推进我国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徐豪.英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及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2007,(3):98100.

[2]石慧,王俊珂.“一站式”高校学生事务服务模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128.

[3]梁锦源. 浅议我国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中“服务学生”理念的缺失[J].科教文汇,2012,(4):2122.

[4]黄莉.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创新的制约因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83):292293.

[5]吴惠,汪庆华.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考察及启示[J].借鉴研究,2008,(10):51.

[6]郭佳,李澈. 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对比[J].高校辅导员,2013,(2):55.

猜你喜欢
辅导员定位
定位的奥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