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的检阅 战力的比拼

2017-10-18 17:31肖宁唐帅岳小平李康
兵器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参赛队射击直升机

肖宁+唐帅+岳小平+李康

2017年7月30日-8月12日,由中国陆军承办的2017国际军事比赛四项赛事在新疆库尔勒训练基地举行。

国际军事比赛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军队自2014年起,连续3年应邀参加。这对于加强军事训练领域交流,促进实战化水平提高,增进与俄罗斯在内的各参赛国军队的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的赛事分别在中国、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5个国家境内同步举行。中国军队共举办6项比赛,其中陆军在库尔勒承办4项,分别是“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车组赛、“晴空”防空导弹赛、“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赛和“军械能手”武器维修赛。参赛队员分别来自安哥拉、白俄罗斯、埃及、伊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和中国等10个国家。

中国陆军今年组织9支参赛队,4支在库尔勒赛区参加4个项目比赛,4支参加俄罗斯组织的比赛,1支参加哈萨克斯坦组织的比赛。

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谭英帅向《兵器》编辑介绍:这次比赛实战氛围浓厚,全员实装实备,全程实打实抗,全面检验参赛官兵作战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斗精神。

开幕式:展示装备实力

2017年7月30日,“苏沃洛夫突击”赛事开幕式在库尔勒训练基地举行。作为一场由陆军承办的军事比赛开幕式,陆军装备军事元素肯定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次赛事是陆军领导机构新组建以来,第一次举办和参与国际化军事比赛,向外界展示解放军陆军先进的装备水平和优良的精神风貌。

在整个开幕式的环节设置中,主办方主要设置了陆航、装甲突击和火力压制三个装备科目的实操和实弹演练,场面震撼 ,观众大呼过瘾。

◎陆航演练

演练开始,陆航12架直升机以大速度、超低空方式组成“箭”型队形,向观众飞来。编队由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混合编成,编队每架直升机之间的间隔仅为15米,这要求飞行员对直升机要有精准的操控能力。这支直升机编队来自陆军某航空兵旅。他们曾先后完成国际救援、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93阅兵、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保障等600余次重大任务。

编队飞过之后,由1架直-19武装直升机为观众进行单机飞行操作。驾驶这架飞机的是陆军某航空兵旅特级飞行员许建平。他安全飞行5000余小时,曾担负某型直升机高原试验飞行任务,创下了多项飞行记录。

许建平操纵直-19直升机,先后进行了采取大坡度爬升、快速急停、绕点悬停转弯、螺旋上升飞行、后退上升飞行、大角度俯冲接急速拉升和180度的快速回转等特技飞行动作,充分体现了飞行员对直升机精准的操控能力,也为观众展现了直-19充足的发动机性能、优异的机动性能和灵活的战场适应能力。

紧接着,4架直-9武装直升机进行了对地火力攻击演练。2架直升机先以双机跟进队形,占领射击位置后,快速锁定远方位山脚下的小型目标进行发射。两枚导弹发射后喷着蓝色的火焰,直接向目标飞去,准确命中。

另2架挂载70毫米火箭弹的武装直升机则对山上两个“十字目标”进行打击。以超低空接近目标后,两架直升机快速拉升后进行俯冲,对准目标发射,命中!

武装直升机是一种超低空火力平台,是强大火力与特殊机动能力的有机结合,可遂行空中火力覆盖、突击装甲集群、武装侦察掩护、战场火力支援等任务。我陆军航空兵近些年来,无论是装备建设,还是人员队伍,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大批新型装备、例如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和直-8系列运输直升机陆续装备部队,打破了昔日直-9系列直升机包打天下的局面,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地区执行任务时,直升机有着天然的优势,快速和高效的优点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赞誉。

◎装甲突击演练

这一演练使用了三型兵器,分别是红箭-9反坦克导弹发射车、96A式主战坦克和100毫米轮式突击炮。

红箭-9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先打头阵。红箭-9是世界上较为先进、功能完备的车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之一,从目标搜索到导弹发射、跟踪、自动装填等实现了自动化,具有射程远、威力大、抗干扰、精度高等特点。

紅箭-9的目标为两侧山脚下6个白色目标,6辆发射车向发射阵地快速机动后,迅速完成射击准备。

车长向指挥员报告:“红箭报告,射击准备完毕。”

指挥员:“红箭注意,正前方1293高地由东向西6个坦克目标,等速射击,发射。”

100毫米轮式突击炮进行实弹射击表演

只见6枚红箭-9反坦克导弹划着白色的烟道,依次准确命中目标。

接下来是8辆96A坦克和6辆100毫米轮式突击炮对远方目标进行直瞄攻击。100毫米轮式突击炮是我军一种具有多种作战功能、技术先进、综合性能优越、易于掌握使用的新型大威力轮式自行突击炮,主要用于抗击敌装甲部队冲击,打击敌人的碉堡、工事、火力点,掩护步兵突击等。

驾驶96A式坦克表演的是来自驻疆某坦克部队。他们也是今年参加坦克两项比赛的部队。而驾驶100毫米轮式突击炮的则是来自天山脚下陆军某步兵师,这支英雄部队多次参加国际军事演习、跨区演习、高原使命训练等重大任务,该突击炮连曾被授予“机智勇敢的步兵伴侣”荣誉称号。

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8辆坦克和6辆轮式突击炮依次击发。虽然前车射击和命中产生的烟尘对后车的瞄准和射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未导致炮弹脱靶,14个目标均灰飞烟灭。

◎火力压制演练

这是本次开幕式的高潮,上场的是300毫米远程火箭炮系统(以下简称远火)。12门火箭炮进行了一组12发齐射。

齐射后,现场大屏幕显示无人机传回的图像,火箭弹“万箭齐下”,精准覆盖了几个足球场大小的目标区域。

该型远程火箭炮2004年首次在媒体公开亮相以来,相继列装部队使用,多次参加阅兵、实战演习等重大任务。2015年,该型远火装备列装陆军某旅,接装1个月后,部队就千里机动赴戈壁执行新弹种效能试验任务,实现火力打击由“面杀伤”向“精毁伤”的转变。

随着陆军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远火作为陆军新型武器火力打击平台,已成为陆军作战的“新宠”。它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等特点,被官兵们称为“钢铁暴雨”。远火的弹种也是五花八门,可以根据目标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赛事主办方组织的陆军装备静态展示中,观众们能近距离观看远火“真容”。据参展的新疆军区某炮兵旅讲解员张逢建介绍,远火武器系统由指挥、发射、装填、运弹、气象等各要素组成,发射方式已形成多方位的一体化联动,智能化程度高。

而对于远火的实际战场应用性能,曾经多次参与指挥实兵实弹演习的新疆军区某炮兵旅参谋长袁宝华介绍,远火可用于对敌方纵深目标实施精确火力覆盖打击,有效摧毁敌方装甲集群和防空体系、消灭开阔地带和掩体内的敌方有生力量。

比赛:展示技战术

中国陆军承办的这4项比赛,既有主战兵种,又有保障专业,各有特点。

“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车组比赛,集射击、越障、驾驶、通信于一体,参赛车组要用最短时间,穿越10道障碍,在高速行驶当中连续越障、快速打击,是世界公认难度系数最高、竞争强度最大、观赏性最强的步战车组比赛。

“晴空”防空导弹兵比赛,是防空分队自主对空抗击的综合较量。参赛班组要驾驶轮式步战车,在崎岖道路上连续克服12道障碍,随机对模拟的直升机目标、模拟的巡航导弹实施运动、迎攻和尾追三种方式打击,是对操作技能、快速反应和命中精度的全面检验。

“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组比赛,是防化保障和战斗技能的综合竞技。参赛队员要穿戴全套防护装具,高速驾驶防化侦察车连续突破12道障碍,完成化学侦察、辐射侦察、洗消作业过程,再徒步穿越400米火力突击区,克服12种单兵障碍,是体能技能和意志力量的全面检验。

“军械能手”武器维修比赛,是检验装备维修人员军事技能和技术素养的比赛。队员要全副武装,以最快速度完成装备故障排除、越障驾驶、射击检验等操作,既比个人的综合军事素质,又比班组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比赛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苏沃洛夫突击”比赛中俄罗斯等参赛队使用自带的BMP-2步兵战车外,其他比赛的各参赛队均使用中方提供的武器装备。例如“安全环境”比赛中,各队使用中国核生化装备;“晴空”比赛中,各国参赛队将使用中国产92A轮式装甲车和前卫2单兵防空导弹;“军械能手”比赛中,各国参赛队都使用中国产双23毫米牵引式高炮、96式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和122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除上述大型兵器以外,在各比赛的轻武器射击环节,各国参赛队员都使用中国产95式自动步枪、92式自动手枪和95式班用机枪。在比赛开始前,各国参赛队员都有足够的时间对于装备进行了解。其中有一些装备与外军装备基本相同,差异很小,这样也便于他们掌握和使用。

相比以往出国参赛,此次中国陆军派出的各支参赛队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对装备的熟悉程度也超过外军。但中国军人并未因为上述优势而掉以轻心。他们知道,经过选拔的外军参赛选手同樣经验丰富,技战术水平不低。在对比赛规则的理解和对现场状况的把控上,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训练固然重要,但临场发挥同样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这一批中国参赛的部分队员都是多次参加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的老选手,对于国外赛场上一些人为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感受很深。他们期盼在公平的环境中,尽可能地依靠自己的真本事去赢得比赛,赢得硬气,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

为办好今年这场比赛,陆军积极主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有3条:一是确立一流的办赛目标。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提出思维视野国际化、比赛设计实战化、条件建设标准化、办赛组织特色化的“四化”理念,尽前推进场地设施建设、裁评系统研发、任务分队训练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办赛水平一流、参赛成绩第一”的目标。二是锤炼过硬的参赛队伍。以最能代表陆军水平、最有把握夺冠为着眼,坚持“高对手一环、多对手一米、快对手一秒、胜对手一招”的“四个一”标准,组织参赛分队顶烈日、冒酷暑苦练技能。官兵信心满怀、热情高涨。三是打造专业的保障团队。以联合办赛、开放办赛为指导,重点建强裁评裁决、外语翻译、解说点评、安保警戒、综合保障5支队伍,选拔培训565名裁判人员、6个语种93名翻译人员、32名解说人员,协调动用军地11000多名安保人员、1100多名信息和勤务保障人员,努力举办一场高效率、高水平的国际军事比赛。

◎精确突击

7月31日上午, “苏沃洛夫突击”单车赛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安哥拉、伊朗、白俄罗斯和津巴布韦6个国家的参赛队展开激烈角逐。

“蓝色步战车,发车!” 10时05分,随着裁判长口令下达,悬挂蓝色旗帜的中国队步战车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速驶入赛道。驾驶这辆步战车的是已有两年出国参赛经验的中士鲁博。右轮抱死、左轮加速……减档稳速、换挡给油……步战车在机动路段障碍区跑出完美的S型走位。每一根限制杆离车身距离都不超过20厘米,精准的路线规划将行驶距离缩至最短。通过第一个弯道, 车头急转,卷起漫天烟尘,战车顺利进入射击阵位。“下车!”确认车辆停稳后,车长王龙立即下达口令,装甲车三个舱盖同时打开。驾驶员、车长、炮长三人相继展开各自工作。“好!”车长王龙大声报告。驾驶员鲁博随即将弹药递给车长,炮长包红军与王龙配合迅速完成了弹药装填,整个过程无丝毫冗余的动作。

从车辆停稳到装弹完成仅用时17秒!记者翻看裁判组记录的时间数据,发现蓝色步战车装弹速度快过其他国家参赛队一半还多。仅仅一次短停,中国竟争取到了近30秒的时间优势。

“蓝色步战车射击准备完毕!”“开始射击!”裁判长下达指令后,车长旋转观察镜,迅速搜索目标。“左前方20度发现目标”,随着车长王龙的精准指示目标,炮长包红军操作炮塔紧紧锁定目标,迅速运算对应相关数据:3~4级西北风、800米距离、偏移量1靶位……修正量15密位。

仅仅3秒钟,炮响如惊雷,首发命中!第二个隐显目标弹起,再次调转炮口、修正偏移,击发!炮响靶落!包红军仅用30秒便完成了5个目标的阵位射击。目标全部命中!中国队优势再度扩大。大屏幕上显示的实时画面清晰再现了一个个中靶的瞬间,赢得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最后一声炮响还在回荡,车辆便疾速驶离射击阵位,向涉水场障碍发起冲击。

“涉水场前的弯道,是赛场难度最大的弯道之一,十分考验驾驶员的技术——”解说员话音未落,只见蓝色步战车突然由内赛道变向至赛道边缘,在入弯处又迅速调转车头径直驶入弯内,带着烟尘划出一道完美弧线,行驶轨迹刚好与弯道内弯相切……。教练员刘阳告诉记者,这样的“外内外”过弯技巧是中方参赛队经过上千次训练总结的,免去了频繁加减速带来的速度损失,最为节省时间。紧接着,蓝色步战车凌空跃起,“嘭”的一声飞入涉水场,激起了十余米的水墙,转眼间又化作水雾。短短几秒,步战车如出水蛟龙,钻出了水障,身后留下一道彩虹……

攀土岭、过壕沟、跃断崖……。战车一路疾驰,眼看还有一个弯道就将到达终点,驾驶员鲁博觉到了异样:车辆右侧有钢铁碰撞声响,有可能是履带松动即将脱落。“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出岔子!”鲁博下定决心,强忍住高温带来的晕眩感,任凭汗水流进眼角,死死盯住正前方的弯道。换挡、收油、转向同步进行——车辆侧倾拐弯,将已经松动的履带“挤”了回去……

“17分23秒!”蓝色步战车到达终点,王龙、包红军、鲁博从车舱中鱼跃而出。“举旗!”车长下达口令,在他们三人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全场观众的欢呼声直冲云霄……。最终,第1车组以绝对优势获得单车赛总排名第一,为中国参赛队夺得了首金。

◎守护“晴空”

国际军事比赛——2017“晴空”赛场也是激战如火。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代表队使出浑身解数,参加技能赛导弹迎攻和尾追射击、高射机枪对空中目标和对直升机靶射击、战车越障驾驶等5个课目角逐。

8月10日,“晴空”多能赛现场,“中国队出发!”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继伊朗、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后,贴有五星红旗的战车犹如离弦之箭一般冲过出发线。

中国队出场,没有其他参赛队的“磕磕碰碰”,战车轻盈如水、灵动如烟。转瞬间,驾驶员彭鑫操控重达10多吨的战车接近第一个障碍物——车辙桥,减速换档、平稳通过、加速驶离……成功通过后,现场观众一片欢呼。

彭鑫对赛道上的12道障碍已然驾轻就熟,对动作要领熟谙于心,驾驶战车一路挺进到达涉水场。“下水稍慢、进水加速、出水不丢油。”动作要诀在他脑中闪过。虽说水深不足1米,可要平稳通过,也不容大意。战车下水过快,发动机便容易进水;进水后加速不够,车体又会打滑倒退。而对彭鑫来说,到哪里给多少油,应保持多大时速,他用不着看仪表,全凭肌肉记忆。endprint

反坦克壕犹如一个深坑横在跟前,其难点在于限制杆之间距离极近,战车与杆之间的空隙仅10厘米。“只要手一抖车就会碰杆。”之前三个外军车组便有两个因碰杆被罚时。在大屏幕中,壕内限制杆清晰可见,彭鑫驾驶战车小心翼翼,緩缓下壕上壕。一脚油门后,战车狂啸着一跃而出。

“限界‘8字形路是由186根限位桩,按照数字8排列环绕而成,通道宽约4米,主要考验驾驶员的连续过弯技术。”战车朝“8”字路飞驰而来,一个急转、刹车、甩尾,驶入了限位桩。密密麻麻的限位桩如面目狰狞的拦路虎,让人眼花缭乱。之前的三个外军车组全部碰杆。面对这段魔鬼赛程,我战车从容不迫,庞大身躯在限位桩中灵巧穿行,如“舞林高手”般轻松跳完“8字舞”。

在顺利通过错位通路、双直角路、土岭、蛇形路,并配合完成射击任务后,中国队车组来到最后一个高难度障碍——S形路。这里下坡急弯,若踩刹车,方向不灵;若不踩刹车,车速变快。彭鑫迅速挂低档、加慢油、快回向,战车在曲折弯转中灵活自如,顺利驶出S形路。

技高人胆大。一个“黄龙甩尾”漂入300米砂质路后,彭鑫紧握方向、加大油门,开启“极速飞车”模式。

“下面进入高射机枪对照明弹射击地段!”解说员话音刚落,战车一个骤停,迅速占领高射机枪射击阵地。射手李烙明从枪塔中探出上身,解开方向固定器和高低固定器。

此时,远方传来一声闷响,右前方800米高空出现一个闪亮光点,“照明弹已发射!”李烙明接过弹箱,打开供弹机盖和弹箱盖、装弹链、开保险、拉拉柄,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嗵、嗵……”随着节奏鲜明的律动,枪口吐出火舌,向天空怒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三个外军参赛队因对装备操作不熟相继卡弹,错过射击时机遭到罚时。而李烙明的精彩表现通过大屏幕呈现给现场观众,呐喊助威声和着枪弹发射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比赛我们使用跟踪弹道光电经纬仪,弥补了肉眼观察的误差。”解说员介绍,这个课目以弹迹集中度和偏差距离来评判,以目标为中心,直径8米的空间球体通过的弹数为评判标准,命中6发以上不罚时,每少一发罚时100秒。最终成绩显示,中国队命中17发,远超罚时标准。

虽首战告捷,可李烙明仍精神十足。接下来的高射机枪对移动装甲目标射击可是块“硬骨头”,前面的3支外军参赛队均在此遭遇了“滑铁卢”。射击800到700米距离的移动目标,要综合考虑风向、风速、温度、距离,简直和实战一样。“赛场就是战场,谁技高一筹谁就能赢得胜利。”眼见装甲车靶开始运动,李烙明果断击发,子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朝目标飞去,溅起阵阵尘土。“20发15中,零罚时。”中国队成绩遥遥领先。

成功的路上除了喝彩和掌声,更挥洒了辛劳与汗水。年仅20岁的李烙明虽在去年比赛中斩获团体第二名,但今年由高射炮改成高射机枪,一切从头开始。年初实弹射击中他经常据枪不稳、射弹散布大、故障排除慢。“这根本不是国际选手的水平!”不甘服输的他与自己较上了劲,每天认真参加实弹体会,每打一发均采集分析弹丸的飞行数据。为什么没打好,脱靶的原因是什么?怎么避免?“射手不光要用子弹喂,还得动脑子。”李烙明在分析不同天候下弹道轨迹后得出结论:高射机枪同样可以实施快速精准射击。

李烙明的豪言壮语来自爱琢磨。他借用烟幕装置控制盒和枪塔防护板支撑左右手,控制弹着范围;摸索出卡弹后打平枪身,退弹重装4秒内排除故障的诀窍;将击发杠杆贴到击发拔杈上,实现单发连发随意转换。这个“用脑子”打枪的机枪手从开始的全部脱靶到后来的3发、4发,直至稳定在14发以上,最终扬威国际赛场,被外国同行赞誉为“连鸟儿见了都得绕道的射手”。

用导弹打高速靶弹,好比针尖对麦芒,挑战的是人装极限。

晴空之中,靶弹疾如“流星”。中国队射手万宝静早已占领迎攻射击阵地,导弹蓄势待发。“不好,远方云层过厚,难以发现目标!”不容多想,他迅即抬高筒身,在导弹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去年赴俄参赛,迎攻射击时导弹未出筒,给其他队员造成很大心理冲击。”万保静深知首发命中对车组成员的重要性。他极力平复心态,稳定搜索。时间在流逝。终于,在最后的目标搜索区,“流星”进入视野,并在半秒之内被锁定。此时,靶弹时速已降至200多米每秒,正是拦截的最佳时机。

“唰!”一声巨响,发射阵地被浓烟遮盖。令观众期待的一幕终于出现:导弹刺破苍穹,如闪电咬向“流星”。穹顶之上,两束白烟汇合,导弹与目标相交,其攻击之精准令现场的外军代表队都咂舌不已。等人们回过神来,万保静已撤出阵地,战车加速驶离。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赛队射击直升机
画与理
打靶训练
人象大战
直升机很热等5则
测测你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