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企业报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对湖南省企业报的调查与思考

2017-10-19 06:49肖建勇
传媒 2017年18期
关键词:舆论企业

文/肖建勇

如何提高企业报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对湖南省企业报的调查与思考

文/肖建勇

当前,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带来巨大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报作为报业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与党报、行业报相比,面临更大的挑战。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类媒体都要讲导向,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就要求企业报要把导向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

自1996年全国范围内的报刊大调整以来,湖南现登记在册的企业报(报型资料)有近80家,主要分布在有色、钢铁、煤炭、化工、机械、电力、建筑、医药、烟草、服装、商业等行业,有从业人员近300人。20年来,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企业报在努力坚持“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企业员工需要”的办报宗旨,当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记录者、宣传者和推动者的同时,却在如何提高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报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报的质量和品位上,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因此,笔者对湖南省部分企业报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这份调研报告。

影响提高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三个问题

企业报分会组织年度好新闻评选

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来,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体制、机制、制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加之新媒体的冲击和行业隔离因素等,企业报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内外交织的新压力、新问题和新挑战,给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企业内改革带来企业报地位的“矮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制度、模式方面的改革,对内开展了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改制。作为身处大中型企业内的企业报,理所当然在记录、宣传、推动企业改革的同时,也成为企业改革的对象,其地位相应地被降低和矮化:过去由企业党委、行政直管的企业报社(业务由党委宣传部代管)与企业电视台、广播站及网站合并成新闻中心,改由企业党委宣传部或党群工作部辖管;其级别大都由处级、副处级降为科级、副科级;采编人员大都被裁减至周一刊3至4人,周二刊4至6人,周三刊7至9人;经费被压缩,出版周期被延长,印刷数量被减少。这些都给企业报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使企业报的采编人员常常感到疲于奔命、前途渺茫。

新媒体格局带来企业报舆论影响力的“弱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闻传播工具发展迅速。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手机报、客户端等新媒体的新闻传播能力加强,给企业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是主要依靠企业报,而是日益多元化、快捷化、社会化。这就给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和效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首先,直接导致了企业报读者群的分化和流失,覆盖面大为减少。其次,导致一批青年职工热衷于网上找新闻、发博客,而对企业报不感兴趣,剩下的主要是上网不便的中年职工和退休工人了。企业报舆论引导的渠道和对象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其引导能力和影响力也变得“弱化”起来。

行业隔离带来企业报在业内的“边缘化”。过去企业报是“名正言顺的新闻单位”,一批企业报与社会媒体一样,有着国家颁发的公开刊号,所有企业报采编人员均可获得新闻从业资格,参评新闻职称,采写的新闻作品亦可参加各种正规的好新闻作品评选活动并获奖。很多人因此而热爱企业报新闻工作,立志献身于企业报新闻工作,从而提升了自己,实现了自我。可自从国家政策改变以来,企业报采编人员便再不能享受社会新闻工作者的同等待遇,新闻从业荣誉感低落,职业生涯计划、专业升迁通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样的环境与条件,也给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增添了许多困难和困惑。过去强调的企业报主要按新闻规律办报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企业报几乎就成了一张领导报告纸和宣传品。

企业报分会组织企业报采编人员进企业采访

解决企业报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企业报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带来的变化和异化,确实需要引起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企业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除确保办报经费、人员编制充实外,笔者认为,要提高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明确定位,提升地位。明确定位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企业报的办报宗旨。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强化三个服务:即服务中心、服务市场、服务文化。其目标就是强力推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企业改革、稳定与和谐发展。企业报只有明确定位,有所为才有所位。

一是服务中心。具体来说,一要把握全局,二要吃透“两头”,三要突出中心。现代企业报必须用全球眼光,观察分析世界经济整体走势和行业趋势,传递本行业及相关行业产、供、销、研等各类信息,为企业相关部门提供生产经营的依据和参考。采编人员要吃透企业党政的大政方针和重要决策、决定精神,吃透企业基层和员工最关注的焦点、热点、疑点、难点、盼点问题。要集中时间、版面和力量,围绕中心、突出中心,有阶段、有重点、有层次地做好战略性、战役性和战术性报道,做到联系实际,上下联动,调控整合,助推企业中心工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服务市场。企业报要通过发行、赠阅、交换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客户之间架起一座联系、沟通的桥梁,做好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企业产品的宣传、推介,从而打破企业报长期以来,只在企业“围墙内”运行,与市场格格不入的樊篱。《中联重科报》《三一重工报》《湘钢报》《长沙电信报》等企业报,每期发行量都在2至3万份,其中半数甚至三分之二的报纸都进入了客户手中。许多客户单位都是通过阅读企业报认识、了解企业,甚至拿着企业报登门访问和订货的。

三是服务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企业都会有一系列好的企业哲学、价值观、行为规范、工作作风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时刻影响着员工,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功效。企业报既是展示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作为“一身二任”的企业报应以新闻报道和宣传教育为手段,因地制宜策划出继承和弘扬企业文化的专刊、专题和专栏,大力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企业报明确地把培育和传播企业文化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自觉地协助企业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苦练内功,提升品质。苦练内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切实办好企业报的要旨,其目的就是要不断提升企业报的内在质量,提高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报苦练内功就是要发扬敬业爱业精神,在强化策划、优化品位、细化管理上狠下工夫。

一是强化策划。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而是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它是一种紧扣企业实际,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话题性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新闻报道的谋划和组织过程。新闻报道策划要凸显新闻事实,整合新闻资源。要发现和推出企业典型,做好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深度报道。还要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消除负面,扩大正面,推动全局的工作。强化新闻报道策划要在报道内容、形式、方法、技巧和可读性上不断创新和突破。这应是企业报改变落后,提升品质,赢得读者,发挥功能的重要途径。

二是优化品位。企业报也要像先进的社会媒体一样,有一定的品位,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怎样优化和提高企业报的品位,除了要学习和掌握系统优化原则和优化方法。从具体的采编稿件、专栏、版面优化外,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始终把担当企业责任放在企业报职责的首要位置,始终把搞好策划与创新作为企业报生存的核心要素,始终把提高企业报人素质作为企业报质量的根本,始终把打造品牌效应作为企业报重要的奋斗目标。归结到底,企业形势的变化、读者口味的多样化、提高企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紧迫化,都要求我们积极求变、求新、求深、求活,要求我们的报纸上档次、有品位。

企业报分会组织企业报采编人员进企业采访

三是细化管理。在外部管理上,企业报要纳入全省宣传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统一管理。在各类宣传工作会上.要有企业报负责人参加,每年的记者节,要有企业报人的影子,各类评比、表彰,要允许企业报的代表和作品参与,并给予一定的获奖名额、比例,享受社会报人同等待遇。在内部管理上,要给报社设置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按照报纸出版刊期、类型,定员定岗定责,采编人员要合理配备,人员太少则周转困难,时间太紧则没有充电的机会,最终“江郎才尽”,后继乏人。所有上报稿件必须实行“三审制”,还要不断优化和强化采编流程与出版流程的管理。

锻炼队伍,提升后劲。人才是报业发展的关键,对于企业报尤为重要。只有真正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采编队伍,企业报才能出新出彩,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通过调研体会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企业报人才,还需要外部政策的扶持,需要企业内部的重视支持,以及企业报人自身的努力。

一是外部政策要支持企业报的发展。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文件、办法,加大对企业报的支持力度。如对期发行量2至3万份,企业年产值500亿元以上,以及在第二资本市场上市的大型企业的企业报,可适当颁发国内公开刊号和新闻从业资格证书,可同样参评新闻记者、编辑职称。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年审制度,把好证件的发放关口。

二是企业内部要重视企业报作用的发挥。企业要对企业报按企业中层机构同等待遇对待,要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办报是项专业性很强,劳心费力的工作,对企业报采编人员的工作、生活、身心健康、职业生涯、升迁通道、转型安置等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内培外送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对企业报采编人员和通讯员进行培训和实习锻炼。企业报社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人员,要大胆使用和提拔。

据调查,除少数企业报社聘用为数不多的新闻专业人才外,大多数采编人员都是从现有企业员工中抽调出来的,新闻人才较缺,复合性人才更少,这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企业报的采编人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通过函授、自学、脱产学习等途径,加强新闻业务知识的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办得好的企业报学习,向优秀的社会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素质,跟上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作者系湖南工人报社副总编辑、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企业报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猜你喜欢
舆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