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越野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2017-10-19 07:56郭道荣
参花(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创作风格

摘要:广东作为经济发达地区,造就了一大批现实主义诗人。本文剖析了诗人越野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为诗歌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诗歌创作 创作风格 广东诗人

越野在诗歌创作方面,敢于探索。多年来,他在写作技法上有过许多尝试,在朴实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他的思想。他大胆地通过诗歌创作,来解读别人和自己的人生。

一、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在越野的诗歌作品中,许多题材涉及到人类的命运,而他善于用含蓄的诗句烘托出淡淡的气氛。吉川幸次郎认为,这种“把语言作为烘托淡淡的气氛的手段来使用”的含蓄表现手法,反而比“把语言作为清晰地表达意义的工具来使用”的直陈表现手法,更能有效地把握对象和深入本质。[1]在《推石磨的爷爷》一诗中,越野这样写道:

当我慢慢长大/想象中儿时滚铁环的姿势与轻松/试着把石磨推动把生活推动把日子推圆满/却怎么也不能把昨日的苦难和今天的光环/进行轮回/只看见倚在墙角的爷爷/眼里充满泪水

这七行诗是叙述一个特定时期人类的境遇,为时代存证,为人类画像。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心灵史。解读“爷爷”之人生,也昭示着“我”的人生之路。诗句叙述流畅,抒情自然,意境融入情感。诗歌以形象的比喻表达爷爷的命运,那般无奈,“我”深有感触;另一方面,侧面反映了“我”的处境,如果“我”继续沿着爷爷的人生道路“试着”把“石磨”推下去,相信也难以改变生活。平淡阐述,引人深思。

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越野2001年进入《南方工报》任记者,负责劳动权益维护方面的采访。他跑遍广东各个外来务工聚集地,采访过无数人,对社会底层的辛酸有深刻的体会。在《三轮车夫》中,诗人写道:

起初我女朋友总是不忍心/坐他们的车而选择打的/即使要坐,也选择男的/下车后,还忘不了多给一点//我说,如果你不忍心坐他们的车/你这不是在帮他们/看看全国有多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我这么一说,她就全明白了

“起初我女朋友总是不忍心/坐他们的车而选择打的”一句,设置伏笔,引人思考:选择打的缘于爱虚荣?往下一读,并非这事,“女朋友”不忍心坐人力三轮车,是因为对车夫的悲悯。诗人接着写道:“如果你不忍心坐他们的车/你这不是在帮他们”。这两句犹如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人为之一振,思绪万千。《诗歌意象学》一书中说,诗人并不都是凭着直觉直接感受过后的意象进行创作的,但那些听觉的、味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意象,在创作中一定是经过一种特殊的心理程序的:“转换知觉”。[2]越野在创作中常用“转换知觉”手法,如《冷,下雨》一诗写道:“而比这天气更冷的/正走在讨薪的路上/他们前行的身影”,令意境的现场感强烈,催人联想人生的境遇。

三、对现实生活的批判

草根诗人步缘曾说:批判出诗人。诗人作为“无冕之王”,批判现实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写于1993年的《夜》一诗,并没有特别的句子,但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诗人写道:“夜浓妆艳抹 花枝招展/猩红的口唇/吐出一串串谎言”。什么“谎言”,诗中未讲,也没有透露相关线索,但读起来津津有味。诗人继续写道:“把青春当作商品/与良知一起廉价出售”。为何说谎言,还存在良知呢?其实是诗人的写作明智之处,叙述也需要设置障碍,像小说一样,故事情节充满矛盾,才会令观感更加强烈。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诠释惊人的道理:青春廉价出售后,拿什么去拯救自己的良知?

越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批判,常常见于字里行间。如《像猫一样潜回广州》一诗较为特殊,特别是标题具有“吸睛”的魔力,诗中描述“一个叫做阿桃的家伙”“又在喋喋不休谈他的发财大计/说要在四会开个玉石加工厂/……/我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合他的胃口”。

诗歌作品具有用语言文字开拓无言之境的神奇作用,好的作品能鼓舞人心。在越野的诗歌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的许多诗句,容易讓人记住,如《名片》一诗中,“名片/有时候是明骗,有时候是暗骗/顶着吓人的头衔/端着高端的姿态”;又如《一块泥巴》一诗中,诗人说:“当我朝着故乡的方向返回/鞋底的泥巴/一点点脱落回归故土/伤口在我愈来愈接近家园时慢慢愈合/这时 我才发现/故乡才是一位高明的医生”。这些优秀诗句,举不胜举。

越野擅长以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的方向,栩栩如生的生活片段,经过打磨,便成诗歌图景,并饱含生活的气息和哲理。

参考文献:

[1]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M].章培恒,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261.

[2]王长俊.诗歌意象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24.

(作者简介:郭道荣,男,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文化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创作风格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