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空间尺度在风味餐厅设计中的应用

2017-10-19 17:45王香军
参花(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尺度

摘要:本文通过心理空间尺度对风味餐饮空间环境设计的作用和意义为切入点。以人为主体出发,提出风味餐饮空间氛围的塑造可以通过设计心理学中一个子系统来营造,即心理空间尺度有助于风味餐饮空间氛圍营造,以及如何应用到餐饮空间环境设计中,探索性地提出了心理空间尺度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为塑造丰富的空间、舒适的体验活动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心理空间 尺度 风味餐厅设计

一、心理空间尺度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即“领域性”。“领域性”是从动物的行为研究中借用过来的,是指动物的个体或者群体常生活在自然界中一个固定的区域中,各自保持自己一定的生活领域,以减少为了资源相互竞争,这是动物在生存进化中演化出来的行为特征。但就人类行为心理而言,“领域性”更多地表现为对精神方面的影响,不具有生存竞争的意义。室内空间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尺度是不同的,人类学家霍尔通过对动物的环境和行为进行研究,按亲密程度、行为特征,将人际距离区分为密切距离(0—45cm)、人体距离(45—120cm)、社会距离(120 — 360cm)和公众距离(大于360cm))四大类。由此可见,在室内设计中处理好领域性和人际距离问题,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心理上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

二、风味餐厅

(一)风味餐厅的概念

风味餐厅具有独树一帜的餐饮概念,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它的消费趋向将吃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消费。风味餐厅所追求的目的是在品尝美味的时候,可以环顾四周环境的文化氛围,能够与自己的心理和情感特征相吻合。这种文化氛围范围包括:当地民族风俗特色、建筑形态、生活习性等。如南京的外婆家餐厅,即使是喊号,也运用了“外婆喊你吃饭了”这么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情感元素,勾起消费者独身一人对亲情浓浓的眷恋之情,用餐时也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关怀。在空间设计的手法上,这些精神的内涵包括:一种记忆、怀旧的情感或对一些新事物不同理解和情感,让消费者能够参与到餐饮空间中,从而使风味餐厅设计的空间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行为。

(二)心理空间尺度对风味餐饮空间的影响

1.心理空间尺度中的安全感影响

生活在室内空间中的人并不是越开阔、越宽敞就越好,相反,人们更喜欢私密的、有安全感的空间,给人一种能够受到保护的空间范围。相较于前面所说的领域性,私密性空间更多地表现在空间范围上,特指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此外,营造空间的安全感同样重要,这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比较常见,如顾客往往不愿意选择近门或人流流动较大区域的座位,而更喜欢私密性更好的靠墙位置。因此,餐厅中靠墙的卡座深受顾客的欢迎,因为它更符合顾客要求“尽端趋向”的心理需求。现在的餐饮空间设计越来越多加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系统的空间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空间。

2.心理空间尺度中的私密感影响

所谓的私密感,就是维持个体的完整性,是对个体受到尊重和自由的最基本的表现。例如在餐厅选择座位时,人们趋向于选择角落或是靠窗的位置,一般都不会选择坐在中央的位置。从私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行为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控制自己与他人的交流信息,即控制交流程度。

3.心理空间尺度中的距离感影响

距离感是个人空间领域自我保护的尺度界定,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以亲属关系为基础和前提来衡量交往的间距。在风味餐厅设计中,距离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家装陈设的形状、大小都与人的行为心理有关。例如两张餐桌的距离过近或是过远都会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舒服。准确地说,人的心理空间尺度的具象反映就是空间的距离感。

(三)心理空间尺度对餐饮空间中人的行为研究

人在餐饮环境中的行为心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是我们进行研究和设计的基础。如餐饮空间中的座位布局不仅要考虑设计、使用要求、人体尺度,还要符合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其中,有靠背或者靠墙的餐椅以及能纵观全局的座位,比别的座位受欢迎,因为个人空间受到庇护,同时还能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三、结语

心理空间尺度是研究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行为为出发点和研究点,找寻出人与空间的最舒适性。风味餐厅是人们追求精神满足的体现,如何使风味餐厅空间设计直击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提高人们的餐饮品质,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实现精神上、视觉上和味觉上的高层次享受,仍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程,需要设计师长期的生活体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陈玲玲,覃林毅.室内设计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

[3]许亮.室内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4]汪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俞国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香军,女,四川理工学院,艺术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endprint

猜你喜欢
尺度
论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基于多尺度仿真的Inconel718切削过程研究
这个春天,再思考“人是万物尺度”
采用核相关滤波器的自适应尺度目标跟踪
尺度自适应的多模型压缩跟踪算法
宇宙的尺度
“深刻”不是教育的唯一尺度
交错排列结构的多尺度渐近分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