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馆馆长的责任和使命

2017-10-19 21:51富永军
参花(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群艺馆馆长文化馆

富永军

文化馆是集文化艺术培训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示、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收集整理等功能于一身,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之中,达到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目的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文化馆的性质、功能及所担负的任务,决定文化馆馆长是个十分重要的岗位。在一个文化馆的发展中,馆长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小小文化馆,人生大舞台。

一、文化馆馆长要把好文化馆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文化馆馆长,第一位的工作是把好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文化馆是窗口单位,众人瞩目,搞好了,影响很大,搞得不好,影响也很大。文化馆必须找准方向和定位,围绕重心开展工作,牢牢树立政治意识、竞争意识、法规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来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争取各方的重视和支持。还有就是文化馆要善于宣传自己,正确宣传自己,这绝不是个人的功利主义,而是发展事业的需要,是更加引起各级党政部门领导重视的需要,是提高文化馆在社会上整体地位的需要。文化馆的硬件建设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文化馆馆舍不管大与小,都有一个充分利用的问题。通俗讲,就是文化馆要有“人气儿”。文化馆组织的活动要讲究发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群众主动上門、邀请群众上门和吸引群众上门等方式,使我们的文化馆“人气儿”旺盛。文化馆的活动应该是以阵地为依托,以社会为大舞台,广阔天地都是文化馆的活动舞台。在文化馆阵地建设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馆容馆貌。既然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艺术殿堂,那就应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软件上,特别是在文化馆的管理和改革上也是重要抓手,以“软”促“硬”,才能创造文化馆事业的新辉煌。

一个文化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是培训辅导;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三是特色文化项目;四是典型示范;五是文化交流;六是调查研究;七是文艺创作;八是团队建设;九是展览展示;十是建章建制;十一是规划计划。

二、文化馆馆长要有改革创新精神

创新,关键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创新。创新工作思路在文化馆事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孕育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以内蒙古群艺馆为例,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和满足各方的需求,确立了改革的目标路径。培养两支队伍:全区群艺馆、文化馆、站、室业务骨干人才队伍,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文化活动骨干人才队伍;加强三个建设:公共文化培训基地建设,公共文化示范基地培训建设, 群艺馆联盟建设;树立四个意识识:立足本馆、放眼全区意识,引领示范、服务为先意,崇文敬德、协作共赢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做好五项工作:指导全区群艺馆、文化馆、站、室业务工作建设,开展示范性、引领性公共文化艺术活动,辅导培训各类公共文化业务骨干,开展公共文化及民族文化理论研究,利用现有场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近年来,内蒙古群艺馆做了几件带有“创新”意味的事,确定了“联盟+基地”的发展模式,这个举措得到了各成员馆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内蒙古群艺馆建立了以共谋事业发展、共促队伍建设、共创服务品牌,共享文化资源的“内蒙古群艺馆联盟”。为确保联盟有效运转,在联盟内部设置了“品牌文化活动管理专业委员会”“理论研究与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培训辅导专业委员会”。为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要面向基层的要求,发现和树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典型单位,发挥引领作用,创造示范效应,建立了内蒙古群艺馆基层培训基地和示范基地。为了弥补群众文化机构专业人才的不足,建立了内蒙古文化志愿者总队。

三、文化馆馆长的协调作用

文化馆馆长的协调作用,体现在能灵活地、恰到好处地、辩证地、创造性地运用文化馆的资源优势以及本人的领导智慧、策略和方法,统筹处理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使文化馆事业发展和本馆利益处于最优化的处境。

要做好外部协调。文化馆是以社会为大舞台开展活动的,一个文化馆馆长,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社会活动家。一馆之长,必须善于外部协调,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外部协调能力主要体现在纵向争取领导重视和横向争取社会支持两个方面。纵向协调的对象主要是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协调的主要内容:一是争取经费上的支持;二是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三是争取再引进和培养文艺人才的支持。横向协调的对象主要是与文化馆工作有密切关系的部门和单位,要取得他们对群文工作的关心和理解,要取得他们对活动开展进行帮助、支持和配合。

四、文化馆馆长的内部管理职责

文化馆内部管理是文化馆馆长领导素质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增强集体凝聚力两个方面。(1)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决策是否科学,首先要做到决策目标的合理、正确。合理、正确的目标应该是上级指导性要求与本馆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增强集体凝聚力。一名合格的文化馆馆长,必须善于处理好以下关系,使文化馆形成一个合力,切实提高群文工作效能。一是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人员与业务干部的关系。文化馆的业务干部是群众文化事业的核心力量,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要正确处理好馆长与馆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领导班子内部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才能形成核心,才能有效地组织带领全馆同志开展好各项工作。三要正确处理好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馆长要对各门类的业务干部做到“一碗水端平”,在工作上既要求各艺术门类独立开展工作,又要求大家服从全馆的统一协调,互相配合。四要正确处理创作与辅导的关系。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不能把自身创作与辅导工作对立起来,既要有甘当人梯的精神,搞好辅导、培养业务骨干工作,同时还要加强个人的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和辅导水平。

五、文化馆馆长要有品牌意识

一个文化馆,要想在群众文化各个门类上项项都强、样样领先是难以办到的,文化馆必须有自己的品牌项目。在品牌创建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文化馆创作的精品,就是这个文化馆的代表作,就是这个文化馆的品牌。文化部设立的群星奖,本身是实施精品工程的重要举措,不仅受到群众文化单位的重视,也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二是要有工作亮点。一个文化馆,整体工作要有亮点,每年、每个阶段的工作也要有亮点,就是组织一项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要力求有出彩的地方。出亮点,就是工作有新招、高招、妙招、绝招。我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勤于思考,开动脑筋,既要实干、苦干,又要巧干、会干。三是文化馆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馆的代表作,往往就是这个馆的特色。一个文化馆要对自己地区的民族特色、人文资源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优势劣势要心中有数,用好各方面的拔尖人才。

六、文化馆馆长要有人才观念

文化馆的干部队伍建设历来是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核心问题,也是文化馆改革的核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专职群众文化干部5000余人,这支队伍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它和专业文艺队伍一起,构成了我区文化战线的两翼。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干部队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老化;二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三是由于机制没有完全转换,队伍缺乏活力,一些懒人、闲人、庸人仍然有市场。对群文干部队伍的现状评价,既不可只看到它的优势和成绩而忽视问题和不足,更不可只看到问题而忽视这支队伍的主流。需要正确处理“换血”和“造血”的关系问题。所谓“换血”,就是更新人员;所谓“造血”,就是现有人员的学习提高。“换血”是任何时候都在进行的,新老交替是很自然的事。但是,我们的立足点,还是应该放在“造血”上,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一个文化馆,要具有很强的“造血”环境和能力,这样,老的队伍能提高,新的力量能成长。

一个文化馆,最好要有以下几种人才:称职的馆长,组织人才群,一批实干家,业务拔尖人才,社会活动家,好管家、理财能手,“笔杆子”,顾问团。一个文化馆要有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还要有责任约束,主要是加强内部管理问题。竞争激励和责任约束含义不同,相互关联,二者缺一不可。它是加强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调动积极性的根本途径。(作者系内蒙古群众艺术馆馆长)

(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群艺馆馆长文化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浅谈新时代下群艺馆服务与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提升基层群艺馆群众美术活动水平的思考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南阳·三馆一院
小马良群艺馆学生作品展示
农民“馆长”李铜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