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秦巴山区产业扶贫模式的探讨

2017-10-19 00:03孙向欣郭雨恬任秉丛魏工哲
消费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产业扶贫精准扶贫

孙向欣 郭雨恬 任秉丛 魏工哲

摘要:近几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但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山区的产业扶贫依然是重点难点之一。2014年以来,位处秦巴山区的商南县克服山区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在农业发展中提出了“四借四还”模式,为商南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切实地解决了贫困户的生产,就业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扶贫工作的稳步进行。

关键词:精准扶贫 秦巴山区 产业扶贫 四借四还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共十八大会议重申,中国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完成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十三五背景下,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开始了精准扶贫之路。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輸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

一、精准扶贫综述

(一)主要内容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它的内涵在于通过系列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对具体贫困人口进行有效识别和动态管理,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农户实施具体、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通过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

(二)产业扶贫的实施困境

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优势高效产业的支撑。产业扶贫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扶的是根本。谋划新形势下产业扶贫的科学发展,打牢贫困地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是现阶段扶贫开发必须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然而,由于贫困地区的资源或经济基础的限制,产业扶贫面临着许多困境。

1.供求关系不平衡。不同的贫困户由于致贫原因的不同,在扶贫需求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在实际的帮扶工作中,帮扶措施往往会忽略这种区别,而常常被简化并且以资金、赠送生产资料或一些日常生活物品而被提供给贫困户。2.市场把握不到位。目前,绝大多数针对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措施依然是熏生产轻市场,较大程度地脱离产业发展的规律。实际调研表明,几乎所有县级受访的帮扶人员不清楚产业帮扶的产品、产品的市场链、盈利点及盈利模式以及谁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很多扶贫部门只是反复空洞的强调“产品好卖,市场供不应求”。3.产业发展方向定位不准。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产业的精准定位,但目前山区扶贫开发中还存在产业定位趋同的现象。由于山区资源缺乏、产业发展条件有限,绝大多数的减贫帮扶措施只侧重传统的种养殖业,笼统地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忽略了本村的实际情况、缺乏因地制宜的考虑,很少尝试和支持新兴产业和扶贫手段。

二、秦巴山区产业扶贫困境——以商南县为例

山区是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也是精准扶贫的难点之一。产业扶贫是山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模式,但是由于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山区的产业发展模式严重受限。下面以位于秦巴山区的商南县为例,分析其产业扶贫困境。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豫鄂三省八县结合部,是陕西省的东南门户,属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土石山区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广、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商南县土地资源稀缺,发展空间有限,人均拥有耕地1.07亩,耕地质量差,单位面积产量低,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灾害频发,多数地区高强度暴雨洪水灾害频繁,且往往具有集中性、突发性和毁灭性;增收渠道狭窄,大多贫困村仍然以种植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低。

三、商南县“四借四还”产业扶贫模式探讨

商南县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问题,从自身土地资源稀缺、农业科技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低的现实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政府担保贴息、企业赊本让利、群众收益还本、抱团发展做强”为指导思想的“四借四还”产业扶贫政策。“四借四还”模式的发展基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以“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作支撑。具体实施是指在政府担保贴息的政策下,企业向贫困户按一定成本提供生产原料,在农户生产出成果后,企业以一定价格回收成果并扣回垫付的成本,农户也可以自己选择销路,将企业提供的生产资料按最初的价格退偿还给龙头企业。商南县的“四借四还”根据商南县情与人民群众意见,选取了散鸡养殖、牡丹培育与养殖、香菇种植与梅花鹿养殖这四项产业。“四借四还”分别是“借鸡还蛋”“借袋还菇”“借苗还果”“借鹿还茸”。

(一)“四借四还”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据商南扶贫局的介绍,“四借四还”已经成为商南县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以下为商南县发展“四借四还”产业扶贫模式的具体做法:

(1)“借袋还菇”:依托海鑫公司等商南县香菇业发展中的龙头企业,由其负责从外县调运苹果树枝作为原料,按成本价3元,袋负责生产香菇菌袋,接着与贫困户签订“借袋还菇”合同书,但在价格方面,县政府将每袋给予补贴0.5元,企业先行按每袋2.5元垫资,将香菇茵袋“借”给贫困户用于生产香菇。合作社建设香菇大棚交给贫困户管理,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负责督促指导贫困户管理香菇大棚,海鑫公司回收成品菇和废旧菌袋。在生产出一定的香菇后,企业再回收成品菇和废旧菌袋,同时扣回先行垫付的成本款2.5元。贫困户也可以自己选择销路,以自己满意的价格对外销售。“借袋还菇”产业发展模式前景良好、市场较大,商南县正致力于培育省级知名香菇品牌,预计带动贫困户5000,种植香菇3000万袋,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endprint

(2)“借鹿还茸”:近幾年,商南上苍、圣鹿源等梅花鹿养殖龙头企业已发展壮大,鹿茸畅销,在“借鹿还茸”模式发展下,商南县依托上苍鹿业、圣鹿源公司等龙头企业,按照“包扶干部买鹿、贫困户认领、公司寄养、利益共享”的原则,发展梅花鹿产业。“借鹿还茸”的具体实施是鼓励贫困户自行发展梅花鹿养殖,引进1岁以上的梅花鹿每只一次性补助1000元,新建标准化圈舍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25元,并为每只鹿购买200元保险;对存栏基础母鹿百只以上的种鹿场引进成年种公鹿每只一次性补贴2000元。提供梅花鹿的公司与贫困户按4:6的比例利润分成,一个贫困户寄养一头鹿一年可获利润1800元。商南县将发展养殖专业户300户,带动贫困户发展梅花鹿养殖3000头以上,形成梅花鹿养殖、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使贫困养殖户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

(3)“借苗还果”:“借苗还果”致力于生产油用牡丹。商南县依托商洛市旭初农林产品开发公司,由其按成本价“借”给贫困户3年生的苗木,并提供管护服务指导,签订回收协议。同时,对通过“借苗还果”模式发展油用牡丹1亩以上的在册贫困户,从栽植翌年开始,政府连续两年给予每年每亩地200元的管护补贴,群众也可套种部分农作物。第3年,牡丹挂果后,由龙头企业按照协议价收购牡丹籽进行精深加工,并扣除苗木成本,而剩余的利润则归贫困户所得。在此模式推动下,预计到2020年,商南县牡丹种植面积可达到10万亩,其中油用牡丹9万亩、观赏牡丹1万亩;建成牡丹精深加工产业园区1个,投产牡丹精油等生产线4条,研发牡丹系列产品10种;形成集观赏、牡丹籽油深加工、产品研发、药用、保健化妆品为一体的牡丹产业化产、供、销链条,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4)“借鸡还蛋”:商南县依托鸿伟生态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对贫困户养殖蛋鸡的,按每只鸡18元的标准,由包扶单位先行垫付押金提供担保,鸿伟公司统一向贫困户免费配送鸡苗,签订养殖协议,鸡蛋由公司以保护价回收,养殖期满“还鸡”时退还押金;对养殖肉鸡的,包扶单位按每只鸡12元的价格购买鸡苗后交由贫困户养殖,养殖5个月后由鸿伟公司按12元,斤的保底价回收;鸿伟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上门回购、防疫等,并统一给养殖户购买保险。目前,已有92户贫困户借鸡3.1万只,全县每年可发展土鸡养殖户1000户以上。

(二)“四借四还”的发展现状探究——以兴隆村为例

兴隆村位于商南县金丝峡镇开河流域,村南北狭长10公里,山高坡陡,全村耕地面积1040亩,人均耕地面积1.05亩地,其中瘠薄土地占85%以上,全村276户,其中贫困户108户,贫困户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2.8%。为了摆脱贫困,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县委驻村工作队和兴隆村两委会干部制定了根据兴隆村的村情,规划发展产业结构,提出重点建设养猪基地、养羊基地、养鸡基地。全村现在发展了养猪大户4户,现存栏3000头;养羊大户3户,现存栏200只;养鸡大户2户,现存栏12000只。同时,发展香菇种植、分条加工等产业,利用整合散户+金融机构+散户扶贫资金+基地+贫困户模式,各户通过获取劳务报酬、资金参与分红的途径,全村72户贫困户254人贫困人口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脱贫。

根据兴隆村村支书段军安的介绍,兴隆村依托县政府“四借四还”政策,发展有“借鸡还蛋”和“借袋还菇”两项产业。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项产业直接带动了20户贫困户就业,带动比例达18.6%。先借鸡苗、香菇袋来开展生产活动,获得收益后再偿还生产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兴隆村贫困户进行生产活动的阻力,激发了他们的脱贫积极性,在这20户的贫困户示范下,兴隆村“借鸡还蛋”、“借袋还菇”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创造更多的生产力。我们在入户走访的家庭中遇到了两户从事香菇采摘的家庭,他们表示这确实解决了他们在家门口就业的难题。但在与村支书段军安的交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借鸡还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所有鸡苗都能存货,这就给生产活动增加了成本。这类问题则有待于“四借四还”的企业中切实发挥资源与技术优势,向“四借”农户提供风险承担或技能培训等其他成套服务。

四、“四借四还”模式利弊分析

(一)以“借袋还菇”为例分析“四借四还”成功原因

商南县“四借四还”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克服自身发展弊端,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在于其能立足自身实际,把握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创新思维,大胆研究并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与模式。下面以“借袋还菇”为例,分析“四借四还”在商南县取得成功的原因。

1.香菇种植生产周期短,产量较大,市场销路广,是商南贫困群众普遍认可的“短、平、快”产业项目之一,在解决对林木的破坏问题后,香菇种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助力贫困户脱贫;2.香菇种植技术较为容易,一般贫困户培训后都可迅速投入生产,这就降低了香菇种植的们坎;3.采取基地集中种植、合作社集中管理的手段,将中小型种植户集合在一起,进行规模化种植,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4.政府对香菇种植进行一定量的经济补贴,减轻贫困户的经济负担,吸引更多的贫困家庭加入产业脱贫的队伍。商南县政府还根据本县产业发展特点,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还颁布了相关金融政策、农业保险政策,为产业扶贫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四借四还”问题简析

“四借四还”产业模式在推动商南扶贫进程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如贫困户产业初期资金过于缺乏、部分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难以支撑以及产业过于单一等,不过我们相信在商南扶贫后期,这些问题都将逐渐得到解决。而在其他贫困地区借鉴商南产业脱贫模式(即“四借四还”)时,必须考虑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发展演变出带有本地特色的“四借四还”模式。

五、总结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至今,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为攻克其中的产业扶贫这一难题,各贫困地区应时刻关注并学习走在脱贫攻坚前列的地区所探索出的优秀经验。商南县的“四借四还”特色农业扶贫发展模式便值得我们推广与学习。各贫困地区政府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扶持政策,并出台响应的金融及农业保险等保障措施,建立起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当地龙头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担保贴息的政策,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减少贫困户的发展阻力,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事业。此外,贫困地区不仅需要在扶贫工作开展前期引进“借袋还菇”等“短平快”的产业发展模式,更需要发展“借苗还果”等可长效获益的扶贫模式,从而巩固扶贫工作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产业扶贫精准扶贫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近16年秦巴山区TRMM降水资料的降尺度研究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我校协办“放飞梦想的翅膀·秦巴山区公益行动”
秦巴山区1∶25万土地覆被遥感制图精度的野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