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浅谈

2017-10-19 09:31李旭东
消费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要素

李旭东

摘要:自从中国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由单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私有制补充的混合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国家统筹配置资源演变为尊重市场配置,国家调控的观念转变,经过不断摸索,博弈和创新,开辟了特有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道路,并经过30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发展,取得了经济高速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穷落后国家,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但当前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发展环境的恶化。等各种不利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由此可见,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传统要素增长红利放缓和供需错位导致的失衡是主要内部原因。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具体改革策略是首先,劳动力供给侧计划生育和户籍政策改革,促进劳动力增长。其次,资本供给侧改革需要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本的低成本有效流动'15。提升资本效率。最后,制度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 产能过剩 产权 有效需求 凯恩斯主义 体制 制度

一、当前中国经济现状理论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现状和背景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一)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现状及背景

(1)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自从2003年后,中国央企生产力变革变得很缓慢,曾经主导国家产业的钢铁、水泥、电力等重工业利润下降幅度最大,并持续下降,产能极大过剩。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引起的市场环境变化,多年推行的凯恩斯主义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政策造成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刺激需求导致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传统产业过剩,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明显不足。产生供需矛盾。

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受到重创,为了刺激经济提振,防止硬着陆,中国政府采取了4万亿的货币宽松调控政策,还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政府投资等系列经济政策。国家积极的经济政策在当时经济威胁下起到了防止经济硬着陆,有效的避免大幅经济波动。但是也导致了当前通货紧缩,经济放缓等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以传统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值得探讨,需根据当前经济结构现状开辟新的道路。

(2)供给侧改革产生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发展,取得了经济高速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穷落后国家,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但当前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发展环境的恶化,等各种不利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2015年1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改革和城市工作。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二)我国当前经济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逐步进入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体系,本国经济既受到国内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同时也受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影响。以下主要分析国内的经济结构的影响。

1.传动要素增长红利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主要是“高投入、高能耗、低成本”为主,然而,目前,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并且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下降。因此,中国面临着结构转变,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释放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其一,要素高投入难以持续,《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在2020年之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减少155万人,2020年2030年将年均减少790万人,2030-2050年将年均减少835万人。

其二,能源高消耗难以持续。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高收入国家的1.8倍,中等收入国家的1.2倍。近年来,我国原油、天然气、煤炭三大主要能源的进口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

其三,低成本优势无法持续。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低劳动力、低土地成本、低资源和环保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国际竞争优势,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这种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

2.供需错位导致的失衡

基于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末期以需求侧增长为主的國情,我国主要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调控手段,以需求侧调控主导,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引起的市场环境变化,多年推行的凯恩斯主义造成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刺激需求导致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

一方面,传统产业过剩,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煤炭、建材、汽车等第二产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以及服装、鞋帽、玩具等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衡。

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明显不足,养老产业发展滞后,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总之,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产品供给极大过剩,以及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严重不足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供需错位和失衡。

二、我国当前经济现状对策探讨

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经验,我们可以将增长机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要素驱动型阶段,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要想经济增长,只能靠要素驱动型。

效率驱动型阶段,对于中等收入国家,主要靠提供效率驱动经济增长。人均GDP处于3000-15000美元之间。endprint

创新驱动型阶段,对于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创新。

我国当前人均GDP是7500-7700美元之间,处在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根据上述我国经济结构特点,可判断我国供给产能严重过剩,已不具备第一阶段要素驱动型所需的要素成本优势。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可通过提高劳动、资本等要素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即宜采用第二阶段的效率驱动型,同时兼顾第三阶段发展模式初级阶段,培养创新企业,以利于效率驱动阶段成功转型创新驱动阶段,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然而,提高要素的效率,不应局限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当一个阶段有效需求过剩,再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投資或货币供给引起利率降低),会导致生产供给继续过剩,供给大于需求,会使市场恶性竞争,引起市场失灵,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关门、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滞涨”局面。

对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管理出现重大结构矛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因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供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市场需求不足。可见,通过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经济发展的现实,合理的运用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的政策,综合考虑。

(一)供给侧主义理论及意义

供给侧主义产生于萨伊的供给定律,主要观点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西方世界严重的“滞涨”,状态,美国的里根总统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分别采用供给学派的自由主义经济哲学,解决了当时的“滞涨”问题,重新恢复了经济增长。

(二)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策略

(1)劳动力供给侧改革。计划生育和户籍政策改革,促进劳动力增长。

中国建国初到60年代末,是人口大幅增长的时期,给改革开放30年时期提供了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具备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使得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绝对的优势,以及国内基建投资和制造业等领域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但是,从2011年起,这代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预计在未来,劳动力人口会进入负增长时代,劳动力成本在将来会快速提高。

因此,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改革户籍政策,将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和补充劳动力供给。

此外,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需求增加,同时要实施人力资本战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正如李斯特所描述的“一国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一国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培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全面提升劳动者的素质,释放人才红利,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资本供给侧改革。资本供给侧改革需要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本的低成本有效流动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尽快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对于大中型优质企业,提供大力资金支持;对于小微企业,通过评级机制,提供多层次和层面的资金支持。

其次,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强监管,公开透明的披露机制,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分别服务于相应的企业,大力鼓励创新性企业上市,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升级。

最后,对于企业内部,加强监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率。

总之,资本供给侧改革,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降低资本的成本,提高资金要素的边际收益。

(3)制度改革。制度因素可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是因为制度的变化既具有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资源使用效率潜在可能性。通过制度创新,创造新的动力和激励机制,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制度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资源配置主导,同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释放改革红利等。

其二、财税方面,可借鉴里根经济学的经验,削减财政开支,简化税制,降低边际税率、减免企业所得税、加大减税力度、通过结构性的减税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高科技企业,鼓励企业创新。

其三、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努力克服诺思悖论,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和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只有推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建立股份制,推行董事会、经理人制度,才能激发国有企业的竞争活力,提高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动力供给要素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