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农企融资难题分析及对策探析

2017-10-19 23:00杨亦可
消费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杨亦可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农企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困扰企业突破的瓶颈。本文概述了中小农企的融资现状,分析融资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外两方面因素深入分析中小农企融资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小农企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农企 融资难题 内外因素 对策建议

一、中小农业企业融资状况

第一,国家扶持力度空前。农业融资难题已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农扶持政策持续发力,相继出台一系列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中小农业企业生产补贴逐年递增。国内农业生产正在从小规模、分散式走向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密集型、集约化生产发展。第二,金融机构涉农信贷业务增多。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涉农金融优惠力度加强,丰富了中小农企资金需求。信贷门槛降低,补充了中小农业企业自有资金的缺失。以城商行、村镇银行为主的中小型银行对中小农企的小额信贷发放量较大,相关金融产品品种丰富。第三,多元化融资渠道發展稳定。准金融机构贷款拓宽了中小农企的融资渠道,以互联网金融、PPP、政府担保的融资平台等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小农企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民间借贷的风险性有所下降。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也日益兴盛。

二、中小农业企业融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供需错配现象严重。专为农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服务体系才刚刚起步,传统的间接融资依然是主流模式。银行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要求较多、条文复杂,类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不强,中小农企可选择余地有限。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沟通不畅,极大阻碍了农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是直接融资能力低。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大,有天然弱质性的制约,多数中小农企自有资金先天不足、赢利能力低,发展相对滞后,对生产利润分配存在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理念,积累意识淡薄、管理架构原始,直接融资远不够准入条件。国内创业投资体制有待建设,发行公司债与入驻新三板暂时都要耗费较高的时间成本。

三是投资收益周期长,还贷时间紧。中小农企可抵押资产规模小、投资回报周期长,投入产出率低,融资贷款的还贷压力对中小农企更大。尤其在还贷高峰期,还款时间紧、数额大,多数中小农企疲于“借新债还旧债”,生产热情下降,违约事件频发,甚至直接停工倒闭。

三、中小农业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信息不对称:中小农企大多地处县城或乡镇,不熟悉现代金融体系下融资制度、担保制度方面的知识,个别企业甚至因涉及生产经营的秘密和隐私,不愿向金融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中小农企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使得金融机构也对相关业务领域有所顾虑。

2.融资手续复杂、成本高: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需要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监督等多项流程。中小农企的贷款数量小、频次高、时间周期性强,导致信贷成本高居不下。此外,很多中小农企在产权制度等方面存在缺陷,缺乏相应的内控机制,财务制度不规范、会计账目不完整,融资过程中为符合信贷标准,就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修缮,更加剧了成本消耗。

3.传统的民间融资思维:农村民间融资仍旧高风险、不规范。例如对安徽多家中小农企的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样本企业有资金借贷行为,在发生的524笔借款中没有一笔来自商业银行,来自农村信用社的有84笔,仅占16%,而民间借贷有414笔,占79%;从资金量来看,农村信用社占15%,民间借贷占近80%。中小农企没有摆脱传统思维,主要还是倾向于不规范的民间借款。

(二)内部原因

1.产业弱质性约束:农业是弱质产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暴风雨、洪涝、干旱、冰雹、病虫害和畜禽瘟疫等自然力作用,对农业种植与养殖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作物的减产、减收势必影响正常的加工流通。

2.自身条件限制:中小农企先天不足,一般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资本积累不多,从业人数、销售额、资产额较少。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中小农企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加工经营的是初级农产品,技术简单、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市场价格走势趋同,经济效益较差,大部分是区域性的自给自足。

3.信用建设的程度不够:市场竞争原始导致信用体系建设缺失,个别农企甚至有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更直接恶化了银企关系。中小农企管理体制简陋,金融财务状况透明度不高,不完善的诚信制度使得有关融资政策无法落实。

四、解决中小农业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政府部门要以规划为龙头、项目做支撑,整合农林牧副渔等中小农企综合开发扶持资金,加强对原料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支持,落实财政贴息。鼓励以设立自助机具设备、流动服务网点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做大“三农”信贷规模,引导商业银行对中小农企信贷、应收账款、仓单等抵押和保单质押,土地附着物、产出物等抵押或质押贷款。

(二)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中小农企债券,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农企股份制改革,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参股中小农业企业。发挥信用担保机构的中介作用,完善信用担保体制,建立中小农企贷款信用评级制度、企业法人代表资信评级制度和企业总体资信评级制度,以信用等级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降低金融机构贷款的繁琐程序和要求。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竞争力。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农企,鼓励其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朝着“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方向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