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提高内部控制能力的一些思考

2017-10-19 09:30张中汛
消费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变革内部控制重要性

张中汛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进入缓慢发展期,我国经济也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发展时期。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最终目标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非营利性单位。如何对拥有或依靠着国家资产负责,履行好国家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好务,保证资产的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坚决避免成为贪腐分子的温床,是摆在面临变革的事业单位面前的一道关键之题。十八大以来,国家查处多起发生在事业单位触目惊心的贪腐案例,更是用鲜活的事实再次佐证了抓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事业单位 变革 内部控制 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市场经济中企事业单位为了有效控制自身运营活动,完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促进长远发展而在内部建立的,在经济活动中相互制约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内部控制是一整套管理体系,根据控制主体的需要,确定管理对象,优化管理环境,制定科学目标,建立健全机制,防控管理風险,保证利益最大化。

事业单位是我国所特有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是其改革的最终目标,分全额拨款、参公、财政补贴等不同类型。事业单位要对拥有或依靠的国家资产负责,履行好国家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好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而不能成为贪腐分子的温床。十八大以来,国家查处多起发生在事业单位的贪腐案例,数额巨大,手段低劣,触目惊心。为了防患于未然,杜绝贪腐发生,提高内控能力,健全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一、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危害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比较早,相关理论和案例及经验都比较成熟和丰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比较晚,准确来讲,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但我们发展比较迅速,一方面积极借鉴和吸纳西方先进理论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因地制宜,跨越式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开始加大了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推动力度。1999年10月颁布了《会计法》,2000年7月更是明确提出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也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的法律;接下来几年里,我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定的内部控制相关的条例和规范,2001年6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货币资金(试行)》两项规范,2002年6月中注协制定并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200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条例,2003年证监会颁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自此,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基本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内部控制体系。

但由于历史沿革、职权分配等各种复杂原因,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运行中有关于内部控制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部分单位和人员层仍心存侥幸,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深刻,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缺乏全面认识,执行力差,没有风险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单位领导层上,这些领导首先在思想上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直接限制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的经常以业务简单为由,推脱没有设立财务内控制度之必要;有的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重抓业务,轻财务管理,忽略制度的执行,将其束之高搁;更有甚者,以手续繁琐,影响办事效率为由,抵触和拒绝实施,不配合财务监管,不遵守办事程序,致使内部会计控制无法落到实处,认识尚且如此,更何谈风险防范管理意识。

2.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大多数是从其他非会计岗位转岗而来,由于缺乏相应的后期培训,自主学习能力差,加上缺乏学习交流,业务能力不强,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频繁以及会计资料严重缺失等问题。更有少数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不履行监督职责,发生少列收入或截留各种现金收入、公款私用、私设小金库等贪污挪用舞弊行为,直接影响会计工作质量。

3.事权职责不清晰,制度建设不健全。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将内部控制面覆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各业务环节,会计内控制度是有了,财务部门也在实施了,但相关的业务部门的内控制约机制则相对缺乏,致使财务部门无法掌握一线业务准确信息,也就无从控制和监管。甚至个别小单位,由于本身业务简单,财务核算也较简单,根本没有内控制度,将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不相容职务均由一人担任,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薄弱、账目混乱、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不少事业单位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来代替一些专项经费的管理制度,仅对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规定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并不能解决单位资金的实质安全性。

4.监督机制作用不明显。目前,审计部门审计范围大多限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且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诸如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私立小金库,违规发放福利,甚至挪用公款,逃避监督。相关部门往往对事不对人,只求整改,而无相应处罚,严重削弱了执法力度,更难以形成规范有序的外部监督体系,造成内外部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强化管理意识,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风险意识。定期组织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建设培训,增强全员内控意识,尤其是领导层,取得他们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肯定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只有领导层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认真地去组织人员立制度、抓落实,内控制度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同时,建立重大支出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风险意识,进一步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接受内外监督。endprint

2.设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目标。一般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有健全的组织结构;二是有科学决策、严格执行和监督保障机制;三是有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系统;四是有健全的财会制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每个单位各自具体实际情况不同,一定要依照自身情况,分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合理的控制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持续提升内部控制的力度,实现一个个阶段目标,直至实现最终控制目标。

3.加强专项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规范办事程序。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内部会计控制始终是发展的核心和主线,抓住这个核心,保证资产安全,与内部管理控制相互联系,共同实现内部控制的作用。财会人员是承担内部会计控制职责的主要人员,在制度实施执行过程中,作用无可替代。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此外,领导和同事对财会人员严格执行内控制度,规范办事程序的支持、理解和维护也有很重要作用。同时,单位也要及时给予财会人员知识更新和专业技术提高的学习机会,确保他们能持续学习,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

4.明确事权责,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依据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界定各岗位人员职责和权限,把握好权、责、利的分配度,未经授权不能执行相应的权力,經过授权必须严格执行,令行禁止。健全内控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开放式过程,在这过程中,科学制定并执行制度,规范控制行为,及时总结提高,环环相扣,不可分割。同时,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业务环境的变化,内控制度也要随之做出一定跟进,持续加大内部监管检查力度。同时,强化外部相关部门的监查机制,及时掌握各单位内控建设情况,严格执法,逐渐形成一整套相对完善和健全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机制,杜绝一切贪腐漏洞和隐患。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独有且重要,更必不可少的社会服务组织,拥有或依靠着一定的国家资产,提高内部控制能力,防腐拒贪,对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但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行为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发展也要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是事业单位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等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转的基石。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管理能力和水平,以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革内部控制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变革开始了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