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建西峡县湾潭水库坝址选线的论证分析

2017-10-19 15:11樊晓华李强罗丽亚
水能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程断层碾压

樊晓华 李强 罗丽亚

【摘要】坝址初选在沟南村上游0.5~1.4km的河段内,每处坝址均可有2条坝线可供选择,对2条坝址共计4条坝线进行方案比选。

【关键词】新建水库;2条坝址;4条坝线;工程选址;坝线比选

一、工程选址

根据实测地形图及现场查勘情况,沟南村上游0.5~1.4km河段两岸较陡峭,建坝地形较好。本阶段在该河段内初选两处坝址,上坝址位于沟南村上游1.2km处,下坝址位于上坝址下游0.5km处。

1、地质条件

1.1地形地貌

湾潭水库坝址所处位置为中低山区,河谷顺山势呈蛇曲状自北东向南西蜿蜒而下,两岸山体雄厚,河谷形态呈“V”字形。山间植被发育较好。无通向坝址区道路。⑴上坝址:山顶高程大于650.0m,河底高程574.82~575.69m,左岸山体近于直立,右岸山体坡度稍缓。⑵下坝址:山顶高程大于650.0m,河底高程569.10~571.53m,左岸山体近于直立,右岸山体坡度稍缓。

1.2地层岩性

两坝址区地层较单一,岩性主要为古生代加里东期花崗岩。上坝址区河床砂卵石覆盖层厚5.0~6.5m,右岸山体表部有坡积崩积碎石土,局部厚度11.5m,左岸山体零星分布碎石土。下坝址区河床砂卵石覆盖层厚约13.5~16.8m,两岸有碎石土分布。

1.3地质构造

⑴上坝址:左岸有F13断层发育,该断层出露长约30m,断层上部两侧因岩体崩塌,形成上宽、下窄 的“V” 字形,为张性断层,断层带内充填碎石土、崩塌的块石,规模较小,对上坝址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上坝址节理不发育。⑵下坝址:下坝址区发育有F14、F15、F17断层,为张性断层,其中F14断层长约125m,该断层贯通河床,在两岸山体出露,断层带内充填碎石土、崩塌的块石。F15断层分布左岸,长约45m,该断层上宽、下窄,呈“V” 字形,断层带内充填碎石土、崩塌的块石。F17断层分布左岸,长约25m,该断层在地貌上为一陡壁,断层带内堆积碎石土。在下坝址右坝肩发育F18断层,断层带内有胶结差的断层角砾石,局部见有断层泥,该断层对右坝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坝址区表部岩石节理较发育。

1.4物理地质现象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⑴上坝址:上坝址左岸山体陡峭,岩石节里、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易产生崩塌;但由于裂隙多为表层发育,并且切割深度较浅,对坝址的稳定性影响不大。⑵下坝址:下坝址两岸山体陡峭,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多呈直立状,延伸较长、较深,多数裂隙无充填。该坝址岩体受F14、F15断层的影响,在断层处形成冲沟,岩体稳定性较差。

2、工程淹没

坝址淹没对象包括林地、一般农用地和G208国道专项设施。林地淹没标准为正常蓄水位。⑴上坝址:据统计,水库蓄水将淹没一般耕地1hm2,林地23.96hm2,公路785m,桥梁1座(46×7.5m)。⑵下坝址:据统计,水库蓄水将淹没一般耕地1hm2,林地26.67hm2,公路1065m,桥梁1座。

3、施工交通条件

⑴上坝址:上坝道路从水库上游左岸G208国道沙岭壕村处下行至左坝头,道路总长1380m,上坝道路均以开挖路基为主,沿岸山体陡峭,交通极其不便,施工难度大,道路工程投资多。⑵下坝址:上坝道路从水库下游右岸G208国道沟南村处上行至右坝头,道路总长1200m,上坝道路以开挖路基为主,部分地方可以利用现有的道路,山体填挖方较小,道路工程投资较少。

4、坝址比选

上、下坝址区均具备建坝条件,但上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好于下坝址;两坝址淹没区实物相差不大;下坝址道路工程投资较上坝址较省。

二、坝线比选

对上下两个坝址共计4条坝线进行方案比较,比较原则为:满足供水、灌溉功能一致,经过兴利调节计算,确定水库兴利库容均为512万m3,拦河坝采用同一坝型,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包括非溢流坝和溢流坝。对比上、下坝址的4坝线各项指标。

1、上坝址上坝线工程布置

上坝址上坝线位于蛇尾河沟南村上游1.2km处。坝顶宽6m,最大坝高69m,坝长215m,其中溢流坝段长55m,左岸非溢流坝段长60m,右岸非溢流坝段长100m,设9个坝段,其中4#、5#为溢流坝段,其它为非溢流坝段,6#非溢流坝段设泄洪排沙洞和发电引水洞。非溢流坝坝顶高程634.00m,坝顶宽6m,最低建基面573.00m,最大坝高69m。考虑到工程管理安全,坝顶设防浪墙高1.2m,上游边坡1:0.15,起坡点高程591.00m,下游边坡1:0.75,起坡点高程627.80m。坝体上游面采用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防渗厚度根据坝前水位不同按承压水头不同由上至下确定,最小厚度为2.5m,最大厚度5.15m,防渗级别W6,坝体采用三级配C9015W4碾压混凝土结构,上下游表面采用50cm厚变态混凝土。溢流坝顶高程624.00m,建基面高程565.00m。上游边坡1:0.15,起坡点高程591.00m,溢流面为WES剖面,由上游曲线段、中部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挑流消能。堰顶设交通桥,交通桥桥宽5.40m。

2、上坝址下坝线工程布置

上坝址下坝线位于上坝线下游60m处。拦河坝设计同上坝址上坝线工程布置。

3、下坝址上坝线工程布置

下坝址上坝线位于沟南村上游0.9km处。非溢流坝坝顶高程628.00m,坝顶宽度6m,非溢流坝段长150m(6段),其中左坝段长75m(3段),右坝段长75m(3段),非溢流坝底最低处高程为562.00m,最大坝高62m,上游边坡1:0.15,起坡点高程定为582m,下游边坡为1:0.75。上游迎水面采用C9020W6F10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面板,坝基底部1m厚的C20常态混凝土垫层。溢流坝段长55m(2段),溢流堰顶部高程618.10m,坝长55m,最低处高程为550.00m,最大坝高78m,末端设反弧调流消能鼻坎,反弧半径32m,溢流面板采用C30常态混凝土,平均厚度为3m,溢流面以下为C9015三级配碾压混凝土,上游迎水面采用C9020W6F10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面板,坝基底部1m厚C20常态混凝土垫层。

4、下坝址下坝线工程布置

下坝址下坝线位于沟南村上游0.7km处。非溢流坝坝顶高程623.70m,坝顶宽度6m,非溢流坝段长140m(7段),其中左坝段长60m(3段),右坝段长80m(4段),

非溢流坝底最低处高程为567.20m,最大坝高56.50m,上游边坡1:0.15,起坡点高程定为586m,下游边坡为1:0.75。上游迎水面采用C9020W6F10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面板,坝基底部1m厚的C20常态混凝土垫层。溢流坝段长55m(2段),溢流堰顶部高程614.20m,坝长55m,最低处高程为550.00m,最大坝高73.7m,末端设反弧调流消能鼻坎,反弧半径25m,溢流面板采用C30常态混凝土,平均厚度为3m,溢流面以下为C9015三级配碾压混凝土,上游迎水面采用C9020W6F10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面板,坝基底部1m厚C20常态混凝土垫层。

上、下两个坝址共4条坝线,河谷均为“V”字形开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区别不大,均适合建重力坝。大坝均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形式,设计兴利库容相同,4条坝线大坝总长相差不多,溢流坝段长度一样,非溢流段坝长度接近。下坝址河床砂卵层较厚,溢流坝段坝高高,施工临时工程大,断层、构造发育,上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好于下坝址,从拦河坝主体工程投资看,上坝址下坝线最省,下坝址上坝线投资最大。两坝址淹没区实物相差不大;下坝址道路工程投资较上坝址较省。综合比较,上坝址下坝线为最优,初步选定上坝址下坝线为本工程推荐坝线。

作者简介:

樊晓华 女 1977.08 汉族 本科 水利工程 工程师

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李 强 男 1977.06 汉族 大专 水利工程 工程师

南阳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罗丽亚 女 1972.02 汉族 大专 水利工程 工程师

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猜你喜欢
高程断层碾压
看,测量工作在接力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8848.86米
论井田断层的连接
吹填区珊瑚砂地基压实技术研究
碾转
小议地层倾角大于或小于断层倾角时的断层特征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直立断层平动和旋转运动引起的重力变化
基于MATLAB的GPS高程拟合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