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2017-10-19 08:40杨欣林
水能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必要性水利工程

【摘要】自古以来,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对抗自然,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设施。近些年,随着水资源短缺的不断加剧,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在满足人们水资源利用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物种群的繁衍,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此问题,应该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设,达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本次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必要性;管理举措

众所周知,中国水资源极为贫乏,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时空不均衡性,一是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4,水资源量却占到总量的80%;二是时间不均衡,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在此形势下,人们借助水利工程实现对水资源的时空调控,取得较为理想的水资源利用消耗,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局势。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违背。所以,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化管理,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对生態环境影响的具体表现

1.1 改变河流的河床结构

与自然河流的河床相比,水利工程施工区域会对护坡、河床等进行一定的施工处理,从而实现扩大蓄水面积、提高边坡稳定性等目的,这种对河流的人为改造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造成河水淹没区域增加,潮汐作用强烈,会对堤岸造成极大的侵蚀,加重区域的水土流失程度,同时加速河床的淤积。

1.2 影响河流的连续性

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调控是通过蓄洪和泄洪实现的,在枯水期或人们用水需求较低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放水量相对较少,导致河流出现中断,对河流的自净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威胁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1.3 阻碍生物物种的迁徙

水利工程横跨河流两岸,阻隔生物迁徙的逆向通道,增加生物逆向迁徙的难度,威胁到部分生物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2、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 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基本需要

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地方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环境持续恶化,已经危及人类正常的生存环境。在此形势下,提出生态化建设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水利工程施工也不例外,应该充分考虑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工程之路,实现水资源的时空调控和生态环境科学保护的完美统一。

2.2 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层次要求

伴随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行业也获得极大的发展,其建设的要求从最初的工程个体的功能性要求逐步深化,在传统的饮水保障、防洪泄洪和粮食供给的基础上向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方向拓展。在此形势下,对水利工程进行生态化建设是极为必要的,是水利工程行业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2.3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沿河而建,河流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对于生态城市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应该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入生态化理念,加快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化转变,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助力生态城市建设,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居住、生活环境。

3、水利工程建设中推行生态化建设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是降低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重要保障。在工程施工中,应该重视工程设计与规划工作,充分考虑工程的施工、投入使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提早制定应对措施,实现对不利影响的消除或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维护和优化河流的原有生态 环境。

3.2 科学布置堤线和堤型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往往会对河道的堤线进行处理,导致河流的自然形态受到破坏,对其中的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是生态化建设不提倡的。在设计与施工中,应该尽可能的保留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原始形态,维持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等的自然状况,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有和维护。在堤防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的需求,预留一定区域作为浅滩,堤坡尽量选择缓坡,为动物、植物等的生存提供空间。此外,还应考虑修筑河堤的材料,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当地材料,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确保材料和环境的融合性。

3.3 选择不规则断面

自然状态下,河流的断面是不规则的,能够形成迥异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空间。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该问题,尽可能的选用不规则断面,对河床进行非平坦化处理,满足不同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需求,增强工程与生物的亲和力,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3.4 岸坡防护结构的设计

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岸坡防护结构大多进行硬化处理,对地面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得许多动植物失去其生存的空间。针对此问题,在生态化建设中,应该尽可能的选用具有反滤功能的堆石结构或多孔混凝土构成的柔性结构,避免采用不透水材料,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

结束语

综上,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做到功能与生态的兼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好的造福流域百姓,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雲涛.浅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J].工业,2016(6):00203.

[2]范文勇.浅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186.

[3]连贵林.探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J].科研,2015(52):207.

[4]冯登文.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6):112.

作者简介:杨欣林,男,汉,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经济。

猜你喜欢
必要性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