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沿海地区工资与出口的相关性分析

2017-10-19 22:42吕林茂
今日财富 2017年22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变量劳动力

吕林茂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引发人们对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对外出口的担忧。本文选取2000-2015年东部沿海30个主要城市的加工制造业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实证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城市加工制造业工资与出口额的大小变动关系。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出口对工资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工资上升对加工制造业出口却有一定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长期内趋近于零。因此,对工资上升带来的危害性不宜过分解读。文章最后结合实证结果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但随着近年来劳动力结构的转变、最低工资法案的出台等因素,工资成本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周宇,2014)。在享受了30多年的人口红利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从过去的过剩向现在的平衡甚至结构性的短缺转变。从逻辑关系上讲,工资成本的日益上涨将转嫁到商品价格上,面对商品价格优势的丧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赖出口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近年来国际竞争力下降。从现实状况看,(时间期限最好拉长,如从外贸出口明显下降的2008年或2012年开始。要让编辑看到全景而不仅仅是一个季度)2016年一季度,该地区外贸出口总体相较于2015年同期下降5.9%,其中上海、苏州、宁波、厦门、深圳的外贸出口额截止2016年4月连续相比于上年同期都有所下滑且外贸降幅呈持续收窄之势。但杭州、泉州的外贸出口额则有所增加。

本文想探明:工资成本的上升对出口果真产生了负面影响吗?影响有没有短期和长期之分?有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于保证东部沿海地区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揭示工资和出口的相关关系,进而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我国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展开讨论。蔡昉(2010)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普遍出现的民工荒等现象,指出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新形势,并做出了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原新和刘厚莲(2014)从劳动力资源变化的角度,指出劳动力人口不断老化,人口红利由聚集转向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成为趋势。在工资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也在缩小,并且已经超过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周双等,2016;张智勇,2015;吴语香等,2016)。(2)从人口红利消失、工资成本上升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出口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一些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如蔡昉(2010)认为,工资上升将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将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倒闭,大量的人口随之面临失业,社会的稳定也将面临挑战。为了经济持续发展,要发掘人口的二次红利。另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例如程承坪等(2012)的实证研究发现,工资上升将倒逼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人力资本从而保持比较优势,最终实现劳资双赢的局面,促使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够显著地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影响在长期内很显著。当前应当适时地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还有一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出口的影响呈现U型,即在短期内适当提高劳动力成本将不利于我国的出口,而长期来看将会产生正面影响(如孙楚仁等,2013;铁瑛,2015)。由上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工资成本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但总体来看,上述研究成果大多缺少实证的支撑,对于工资成本和出口额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和定量研究较少,而且现有研究大多是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选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30个主要城市加工制造业的工资成本和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结合上研究工资变动与出口额变动的相关性。本文试图做出的创新是,填补缺乏分区域进行实证研究的空白,考察工资、劳动生产率和出口的相关性,以推进研究。

二、加工制造业工资变动与出口额变动的机理分析

微观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厂商通过它与资本及其它要素的组合,把投入转化为产出Q。在经典的两要素理论模型中,厂商的总成本TC可以由如下公式表示:(1)

其中w为劳动的价格即工资,L代表就业量,r代表利率,k代表资本。商品的单位成本ATC:

(2)

在新古典经济学充分就业的假定下,厂商作为要素价格接受者,根据(2)式工资成本会转嫁到厂商所出口商品的单位成本上。这意味着在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厂商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将会被削弱。需要注意的是,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厂商的工资水平。基于H-O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劳动力要素丰裕的国家将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符合H-O理论,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基于H-O理论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指出,出口扩大会使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造成该国丰裕要素价格的上涨。随后BernardandJensen(1995)以大量国家的企业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也证实了相比于那些只面向国内市场的厂商,面向国际市场的厂商会给员工支付更高的工资。一些学者产生了怀疑,SchankandSchnabel(2010)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是由于自我选择造成的,那些可以支付高工資的、生产能力更强的厂商会选择出口,而不是出口本身的效应。

三、工资变动与出口额变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设定

如果用WAGES表示名义工资变量,PROD表示劳动生产率变量,EXP表示出口变量。考虑到各城市之间在产业结构、政策导向、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模型中加入个体固定效应。并且考虑各城市的一些变量有着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模型中还加入了时点固定效应。因此,设定的模型如下:

其中,是基于面板数据的3 1的变量,向量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是的p阶滞后项,是3 1维的个体效应向量,是3 1维的时点效应向量, 是随机扰动项,满足。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特征

出口变量使用当年该城市制造业出口额,来自与各城市的统计年鉴和国泰君安数据库,部分2015年的数据来自于国家海关总署。工资变量使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各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公开资料。鉴于加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因此本文使用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替代,具体计算方式是使用第二产业的当年GDP除以第二产业的当年从业人数。所有变量的样本区间为2000-2015年。并对exp、wages、prob三个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来削弱异方差性,分别记为lnexp、Lnwages、Lnprob。

(三)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1.面板单位根检验

在开始PVAR估计之前,需要获取各个变量平稳性特征。首先对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本文分别采用LLC检验、IPS检验、Fisher-PP检验,以保证检验的稳定性,发现各面板数据水平值都非平稳,但是一阶差分后平稳,属于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对变量lnexp、lnwages、lnprob建立PVAR模型。

2.PVAR模型估计

由于PVAR模型把所有变量都视为内生变量。因此,本文先建立了名义工资、劳动生产率、出口3个变量作为内生变量的面板VAR模型。显示工资与出口确实有比较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同时出口的变动影响着劳动生产率。需要注意的是P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模型,系数并不具有经济意义,PVAR模型分析的重点在于方差分解。

3.方差分解函数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对于出口的贡献度在10期和20期都达到8%以上,说明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对于出口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视。同时注意到lnexp对lnwages贡献程度较大,在10期20期都达到了60%以上,出口促进工资增长的积极效应足以抵消工资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4.结果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短期内,工资对出口确实存在负反馈作用;长期来看,工资对出口的影响趋于零,工资的提高对出口的负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消逝。(2)短期内,出口对工资确实存在正反馈效应,出口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资的增加;长期来看,出口对工资也有一定的正效应,出口的增加對工资增加的影响较持久。

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扎实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东部沿海地区30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工资变动与出口变动的相关性。发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工资上升对出口的影响并不是始终显著为负,而会在长期内逐渐消逝,同时出口的增长有利于加工制造业工资收入的提高。这就提醒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扩展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国际市场,以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所得。虽然短期内,在工资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出口会受到暂时冲击。但是长期来看,劳动群众工资收入的提高正是加工制造业出口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必然结果,是扩大内需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必要前提。因此,通过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扩大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促进劳动收入和出口的同步发展,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再次飞跃。

(二)地方政府要制定适度的工资指导线

根据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对各地政府而言,首先就要科学制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工资指导线。不宜制定得过高,以免造成企业成本负担过重从而对短期出口造成较大的冲击;不宜制定得过低,以免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遏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力。其次应当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决落实“三去一补一降”,淘汰旧产能,增加有效供给,支持出口产业,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理劳动所得,以短痛换取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加工制造企业必须努力创新和转型升级

对加工制造企业而言,应当充分认识到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必然趋势,正确认识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效应。要努力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消除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公司可以采用期权奖励、绩效等形式将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与公司业绩相结合,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者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变量劳动力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规律研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