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2017-10-19 23:43李银亮
今日财富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李银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精准资助使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体现,是教育脱贫的重要保障。“精准资助”的提出,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为解决目前资助工作存在问题也指明的道路。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扶贫先扶智”思想,成为各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扎实开展“精准资助”,如何建立精准资助的模式,以达到资助精准全覆盖,成为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些问题

我国建立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一套“奖、贷、助、减、免”等的资助体系,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和效果。但在具体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贫困生及贫困等级认定困难,缺乏科学认定、精准识别体系

科学认定、精准识别资助学生是资助工作关键的第一步,目前高校在认定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情况的认真了解,一味追求资助覆盖面,缺乏科学认定、识别体系,精准识别资助对象不正确,造成个别学生利用漏洞弄虚作假,以达到浑水摸鱼的效果,而真正有需求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收到应有的资助;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生活、消费情况的细致了解,对其贫困程度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

(二)资助预算分配不够精准,造成涵盖面不宽,力度不够

自2007年我国的资助资金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资助大学生人数多达4281.82万人次,资助总金额高达955.84亿元。但是由于预算分配不够精准、科学,造成涵盖面、力度不足,存在“一刀切”的做法,没有进行分层、分级科学分析,无法满足受助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

(三)资助工作侧重经济物质资助,育人功能重视不够

十八大提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人人成才”教育目标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然而,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往往侧重于经济物质上资助,忽视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资助和育人工作结合不够,使部分学生对助学金形成“等、靠、要”,失信、作弊现象严重,道德感丢失,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缺乏感恩意识,产生依赖心理。

(四)资助工作帮扶措施单一,缺乏多维度、整体帮扶体系

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帮扶措施往往仅仅局限于经济物质帮扶,忽视贫困生由于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同,各自的需求也存在不同,因此,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对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多维度、整体性的帮扶体系。

(五)资助工作管理过程存在不当,缺乏“温度”

资助工作过程中有时缺乏全面考虑,使得“比穷演讲”“比惨大会”“穿名牌鞋被取消助学金”等个案时有发生,并在在社会上引发了不良后果。高校应通过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学生诉求、需求,既要帮助学生摆脱经济困境,还应注重满足学生的获得感。

二、精准资助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期间,我国学生资助工作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建立精准资助机制,不断提高“精准度”,准备把握精準资助的内在要求。

(一)建立精准识别机制,科学认定资助对象

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贫困生认定标准,通过对学生的消费、生活、学习、外出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对学生进行民主测评,对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对学生当地扶贫办、资助管理中心、街道办、村或社区进行积极地沟通联系等手续,以便详细地了解学生及家庭的综合情况,通过信息采集和共享,有条件地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比对,通过对学生、家庭信息的综合判断,就可以将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精准识别出来。并建立精准资助对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需要资助的对象一个也不能少,确保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对象一个也不能多,确保资助项目一个也不能少,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一分钱也不能少。

(二)建立科学的资助预算分配机制

科学的资助预算分配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底数的准确基础之上的,根据贫困学生分布状况研究制定合理的资助资金分配方案,应避免“平均分配”现象,充分考虑各地区、各高校、各学院的不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以前历年的贫困学生数据库,并结合当年的有无突发自然灾害、重大变故等具体情况分析,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建立科学的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以达到充分满足贫困学生的资助要求。

(三)精准资助中强调育人功能

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的重大使命,这就要求各高校在资助中强调育人功能。开展诚信教育,使受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开展励志教育,使受助学生能够自立自强,能坦然面对问题;开展感恩教育,使受助学生能够树立起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家人、感恩老师的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受助学生感受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受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等等。

(四)建立多维度、整体性的精准帮扶措施

精准帮扶是精准资助的核心,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差异性帮扶计划,将经济物质帮扶转变为多维度、整体性帮扶体系,提高针对性、需求性,最终满足受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如有些贫困生学业困难,这需要进行学业帮扶;有些心理脆弱、内向、自卑、自闭等,这就需要进行心理帮扶;由于自身、家庭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时候,这就需要进行就业帮扶;有些可能突然遭受重大变故,这就需要进行开展紧急帮扶等。

(五)精准管理有爱心、有温度

资助工作不仅注重精准和公平,更讲究方法和效果,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让学生资助工作更有爱心、温度和态度,要有人性关怀,使贫困学生真正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资助都得到满足,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人格、正确的“三观”,才能常怀感恩之心。(作者单位为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