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就事业,就不能只创业

2017-10-20 01:16
商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刘强东马云创业者

很多创业者问,自己的事业总是做不大,如何往前突破?

这个问题换几个角度,就是公司如何“从能养活自己到上规模”“从天使轮到A轮”“从B轮到C轮”。

排除个人机遇的差异、所处行业的不同,李开复、马云、任正非等都曾与创业者探讨过类似问题,也有不同的解读。不过,其中有两点创业者自身的问题,在今天这个创业盛世中格外需要引起注意。

第一个问题,创业者痴迷于享受创业这种行为。

这类创业者的时间与精力似乎很旺盛,奔波于各种创业论坛、沙龙与创业咖啡,朋友圈、微博按小时发送,到处與成功人士合影、套近乎。而当问及企业现状时,得到的回答总是:我们不为钱,我们为了改变世界。

享受创业带来的身份,或单纯喜欢创业,在浮夸、焦躁的创投领域已经屡见不鲜。事实上,创业是极辛苦、折磨人与孤独的苦行,只要励志于做事业,少有人能真正享受其中的过程。

刘强东在做京东商城的早期,为省钱没有请夜班客服,而是自己睡在办公室里,每两小时设一个闹钟,起来亲自回答用户的问题。事实上,这个“早期”长达四年时间,可以想象如果当时有微博,刘强东也发不了。

第二个问题,创业者不能一直重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企业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而其判断标准基于用户需求,及用户痛点的解决。在互联网时代,市场还要求品牌尽可能面向用户,做用户品牌而非渠道品牌。

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产品,持续保持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也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比如3C配件领域的品胜,为传统排插设计隐藏功能,发明一个中继宝适应大户家庭Wi-Fi需求……市场也能做到十几个亿。

然而,对产品的关注,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或为降低成本,或因诱惑太多,或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对此,马云有一招,每到岁末年初,想一想三个问题:

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弃什么?

想明白这三件事,你就会发现,外部经济形势、竞争对手等等其实与企业经营没有关系。情况再糟糕也有活得相当滋润的企业。关键点就在于:你有的与要的只有用户,放弃什么都好——别放弃产品,别与用户渐行渐远。

事实上,第一类问题反映的就是“投资就是投人”,第二个问题则是“没有坏行业只有差公司”的理论再现。

创业总是能够激励人心,正在于做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证明企业自身的担当与存在意义。哪怕结果不如人意,我们最终也企盼能感喟自己曾经的奋斗与青春。

因此,创业唯有事业高。只有尊重创业,创业者才能更强。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强东马云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No.14刘强东谈“996”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马云,你听我说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京东43亿入股永辉刘强东着眼生鲜“最后一公里”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