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2017-10-20 05:46黄佳怡
知识文库 2017年9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艺术设计

黄佳怡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贫困生这一学校内的特殊群体越来越多的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对高校工作者而言,不仅需要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起因,更应注重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并且帮助他们建立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努力塑造健全人格,常怀感恩之心,并且勿忘回报社会。

随着当今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高职学生的比例增加,贫困学生的比例同样也在增加。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在校学生人数约为1500人,贫困学生人数为237人,所占比例约为15.8%。

一、贫困生界定

根据学院学生手册规定,贫困生分为特殊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及一般困难学生。

1、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需满足量化测评分70分以上(量化测评分(M)=家庭经济测评分(X)×60%+民主评议测评分(Y)×30%+院系综合测评分(Z)×10%),同时满足以下情况之一:(1)父母双亡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及无直接经济来源,仅靠政府救济的;(2)父母双残丧失劳动力;(3)父母病重或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单亲家庭;(4)有残疾人证的学生;(5)突发性变故造成家人及财产损失;(6)边远少数民族困难学生;(7)低保。

认定比例不超过院系学生总数的5%。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满足量化测评分60分以上,且同时满足以下情况之一:(1)家在边远贫困地区且以务农为主,遇突发灾害导致收入减少;(2)父母下岗且未再就业或一方丧失劳动力;(3)单亲或父母离异未再婚,且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保障;(4)多子女上学;(5)纯农户。

认定比例不超过院系学生总数的10%。

3、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量化测评分大于50分,一般贫困学生不超过院系学生总数的5%,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城镇家庭父母一方无工作或下岗;(2)家中突然变故导致收入减少;(3)其他情况导致困难。

二、贫困生心理现状

作者对江苏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校贫困生进行测验,发现有一部分贫困学生情况较好:乐观、积极、独立、细心且周到,但是由于家庭困难,导致学生心理上也产生了变化,如自卑、自负、敏感,敌对等。他们遇到的困难越多,心理问题也逐步增多。

1、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之间存在着物质和文化上的双重差异。在物质上,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为例,学生生活费每月不低于1500,多数同学使用iPhone、三星等超过4000元手机,而贫困学生则是靠助学贷款和课余打工维持生活和学业。在文化上,且非贫困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城镇,苏南地区,而超过90%的贫困学生则是来自苏北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无法更好的开展,尤其是在艺术设计学院,以美术、设计为主的学院,很多东西对于贫困学生来说都是新的尝试,学起来比非贫困学生累。超过80%的贫困学生社交能力远不如非贫困学生,进入大学,他们极少会参加团学,不敢竞选班委,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缺乏自信。

2、不安心理

一个大学生要完成三年学业,其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大约在三到四万元左右,而对于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费用则是更多。为了供子女上学,很多贫困学生家长卖掉家中贵重物品,有些甚至举债,其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改变命运。因此,对于贫困学生来说,他们承受了很多心理和物质上的压力,由于自身家庭经济的困难,很多贫困生生活拮据,为学费发愁,为生活费发愁。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很多贫困生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工兼职,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另外,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剧了他们的不安,很多外地学生想要留在本地,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

3、自闭心理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部分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拒绝”别人的帮助,有需要贷款的学生“拒绝”申请贷款。即便学院对贫困生这一群体的重视程度的增加,也有一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公开”寻求帮助。在他们看来,接受别人的帮助,像是在接受“施舍”,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每年的新生入学,这样的情况也都存在。他们不愿意填写助学金申请,领取助学金等。贫困生的心理比较敏感,高职院校助学金的申请、阳光助学金等都有公示环节,对一部分贫困学生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4、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同样也是影响贫困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贫困学生常常因为家里贫困而导致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但同时他们又有自尊上的要求,这是矛盾的,因此,这会造成贫困学生在人际交往上的一定困难。学校是个集体生活的地方,由于家庭经济上的困难,贫困学生一般都不会参加集体聚会等活动,这些有可能会导致同学之间的交流减少,从而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贫困学生开展心理自我调适,加强对其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问题,尽量消除因为贫困而造成的紧张与自卑的心理,学费等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助学贷款等途径来解决。据笔者观察与统计,许多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压力是因周围环境对比所致的虚荣心造成的,虽然说对相对富裕生活的追求和期望摆脱贫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与此同时必须正确面对问题,通过自身努力的学习和进步来改变现状,而不是只将目光局限于自身贫困的问题上。正确认识自己,加强心理品质和情操的培养,提高受挫能力,消除绝望心理压力。贫困生应积极进行心里自我调适,向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以减輕内心压力。

2、开展勤工助学,关怀贫困学生。目前,在许多高校都对贫困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帮助措施,诸如设立奖学金、贷学金、困难补助,缓、减、免学杂费,吸收社会上提供的的补助以及企业设立的奖学金等手段来解决贫困生问题。但是,这些手段治标不治本,而且容易使贫困生产生消极等待补助的心理,不利于他们自身积极的发展。所以,在新时期里,通过勤工助学这一手段让贫困生在付出劳动的同时也能获得补助,在解决了实际困难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在宣传工作中,榜样的作用无穷无尽,近年来涌现的一批先进贫困生代表其中的佼佼者诸如洪战辉等先进个人事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此,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通过各种宣传的方式、各种途径对先进典型进行传播,对优秀个人进行跟踪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生问题,与此同时也能够让贫困生从榜样的身上取得动力,看到希望,不断奋勇前进。

4、传播正确教育理念,努力回报社会。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人应当无时无刻不心怀感恩之心,贫困生群体亦如此。因此,培养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无比重要,教育他们要懂得感恩,在自身进步之后能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得到社会帮助的同时,更应为社会有所付出,既要锻炼自我实践能力和水平,也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对贫困生来说,回报社会的方式有许多,譬如:多多参加志愿活动,去敬老院、社会福利院以及各类NGO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经历来影响其他贫困学生,为他们树立正确典型。通过这些举动,不仅能让他们锻炼了自己,认清了自己并且充满感恩之心,更能够让自己不断提高以及升华。

我们不仅要给予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更要注重对他们心理方面的引导。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对学生心理问题认识不足,更是忽略了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重视,因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来,通过系统的教学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与此同时,要对贫困生加强关怀意识,鼓励并帮助他们积极进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社会责任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保持自信心,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前行,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同时不要忘记回报社会。

(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艺术设计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书封与现代艺术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