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货币资金管理研究

2017-10-20 03:27赵春燕赵文婷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20期
关键词:货币资金科研院所问题

赵春燕 赵文婷

摘 要: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强、不记名、不挂失的特点,属于风险性很高的资产。科研院所作为货币资金收支较为频繁的单位,应加强其内部控制管理,否则不仅会影响科研院所的正常运营,还关乎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本文从科研院所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科研院所;货币资金;管理;问题

货币资金在法人实体中运行,相当于人体的血脉,贯穿全局、深入末梢、提供能量。它流动性强、涉及面广、必不可缺,需要加强管理。因此科研院所必须对这个高风险领域予以极大的关注。

一、科研院所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现金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收费不打印发票,造成账外账、小金库屡禁不止。科研院所视业务不同,会有各种收费项目,如举办会议培训、出售书籍讲义、科技合作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如果收取的是现金,且不开具正规票据,则很容易形成账外账、“小金库”,成为单位的一个隐秘收入来源。这就为个别人、个别部门欺上瞒下、私设“小金库”、揮霍公款大开方便之门,给贪污腐败的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2)现金不送存银行,私自支配。出纳未按照银行库存现金余额的规定将每日现金余额存入银行,而是存放在单位的保险柜里,积沙成塔。在没有会计或财务主管的有效监督下,出纳可以私自动用库存现金以供个人之需,待每月末现金盘点时再凑足应有数额存入银行。曾经就发生过出纳挪用公款买基金、炒股票的案例。

(3)以不合理发票列支报销。单位职工以虚假发票予以报销,套取现金,或者以虚假合同、虚假事由借领现金,把公款据为己有,满足一己私利。例如,某单位科研人员虚开了几十张飞机票行程单,以出差为名到财务处报销,套取现金数万元,真实情况是他一直在本市,根本就没有去过外地。

2.银行存款方面的问题

(1)私自提现。财务人员利用掌管支票及相关银行印鉴的机会,私自到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将公款据为己用。到月末现金盘点时再将现金补齐。如果监管不力,这样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且不易察觉。

(2)财务人员利用职权擅自签发支票、汇票等票据转款给其他单位,导致本单位资金被其他单位非法使用,从而为不法分子牟取私利。

(3)财务人员利用单位印章开设其他账户,编造理由让付款方将钱款打入自己私设的账户,然后在查账或者月末对账时再将资金转入单位公账,以赚取存款利息,甚至挪用资金。

二、原因分析

(1)管理存在漏洞。从现实来看,部分科研院所为了应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也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的内容不能与现代科研院所业务的发展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同时,有些科研院所虽然也建立健全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与之配套的实施措施,或是制度措施健全了,执行起来却是大相径庭,使得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给科研院所的货币资金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障碍。

(2)岗位设置不合理。一些科研院所出于人力成本的考虑,对于本单位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非常精简,只设置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甚至出纳都由其他人员兼职,忽视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会计人员一般会忙于财务部门的日常事务,有时还要处理管理层交办的其他临时性事务,从而疏于对出纳岗位的监管。这导致出纳负责收款、现金缴存银行、开具支票、管理银行印鉴以及定期同银行对账等全流程的货币资金业务。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没有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就会被诱惑,钻管理的漏洞。

(3)人为因素导致资金内部控制失败。科学管理是人的管理,而人是管理成败的核心。单位的一切业务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每个人因为年龄、学历、经历的不同,会具备自己的思想、认识、判断力,甚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下,同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判断,导致不同的结果,而这些情况往往灵活多变,无法预知。另外,人的主观因素也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如理解力差、经验不足、粗心大意、生病、情绪低落等。更为普遍的是,一些管理者重业务轻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认为增加财务人力会占用单位编制,搞内控会使办事流程复杂化,因此轻视内控、忽视管理,从而造成内部控制失败的情况。

(4)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仅靠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然而,一些科研院所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编制,使得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同时,监督部门在进行内部审计及监察时,仅局限于对会计账簿审核,而对于人力资源调配、关联企业交易、控制流程设计等都难有实质性的核查,使得科研院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得不到有效的监督。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从人为因素入手

(1)完善人员录用、选拔机制。科研院所招聘员工,考虑专业技能的同时,人品和职业道德应该加倍关注。财务岗位直接与钱打交道,如果一个人的品行有问题,容易被金钱诱惑,那么当管理环节有机可乘时,这种人就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所以科研院所应该严格把关财务部门的人员录用与提拔,选取德才兼备、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员从事风险岗位,为单位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2)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有效的激励措施会使科研院所员工增加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证关键岗位的稳定性。目前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物质激励手段,以奖金和实物奖励为主。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物质欲望后,更关注心理需求,即尊重和自我实现。相对于更高的薪酬,工作得到认可、獲得荣誉、提升学术地位会有效激励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因此,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办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如奖励假期或者旅游,颁发荣誉证书,提供人财物力方面的配套奖励政策等,从而奖励先进。与之相对应,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对科研院所员工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奖惩分明,才能有效激励。

(3)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工作人員的业务技能和道德操守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完善的培训体制必不可少。人员教育培训应包括两部分:职业道德培训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道德品质,提升职业素养,增强财务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律意识,抵制金钱的诱惑;技能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内部货币资金控制了然于心、熟练掌握,避免出现因不懂规章制度、粗心大意等造成内部控制失败的情况。

2.从具体业务入手

(1)明确职责分工,不相容的岗位要分离。科研院所资金控制失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内部串通舞弊,包括财务部门内部人员串通舞弊,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串通舞弊,领导授意或伙同财务人员舞弊。例如2010年,某师范学院3名财务人员,因沉迷“六合彩”,铤而走险打起了公款的主意,3人挪用公款600余万元购买“六合彩”,最终全部输光,受到法律的制裁。科研院所为了遏制串通舞弊的发生,应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和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彼此制约。如管理票据的人不应该持有印章;管理支票的人,不能承担银行对账工作;管理现金的人,不得保管财务凭证等。杜绝财务部门人员职责不清、一人身兼数职或大权独揽的情况出现。

(2)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批控制流程。制度的刚性约束力,需要流程来保障执行。制度对应岗位,而流程负责运行,即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科研院所内部审批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加强内部资金使用的流程管理,用完善的流程将制度落实到位。资金流动过程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尤其是资金支付时,更要履行必要的签字手续,附相关发票、合同、协议,到财务部门报销。同时,资金付出后还应关注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总之,资金运转的全过程都应符合程序要求,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3)实施定期轮岗制度。定期轮岗,应该成为常态化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堵塞专权独揽的管理漏洞,而且可以促进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全面发展、互相体谅、设身处地為他人着想,形成协调配合并相互制约的工作流程。在风险高、诱惑大的财务部门,为了堵塞漏洞遏制舞弊,科研院所应采取定期轮岗、强制休假的制度,从而保护员工,也保障单位平稳运行。

(4)加强纪检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和内外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外部审计,对科研院所起到监督作用,第三方机构的判断更加具有客观性和独立性,能够帮助科研院所发现病症,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科研院所在对内部货币资金进行管理时,应找准症结,优化流程,采取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进行合理控制。同时还应从长远出发,远期规划,未雨绸缪。总之,加强学习、深入思考、积极研究、持续改进,科研院所应努力寻找最有利于本单位发展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苏丹.我国企业内部货币资金控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管理工程师,2016(8).

2.张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财会学习,2017.

3.张庆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解读与建设案例分析(2013)讲稿(定稿).百度文库.

4.肖惠敏.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探讨.甘肃科技,2016.

5.白雪迪,张庆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问题与建议.中国内部审计,2013.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货币资金科研院所问题
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
浅析货币资金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