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2017-10-20 10:11刘波
丝路视野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

刘波

【摘要】本文提出了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完善生态法律和制度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今年初的“两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前段时间的雄安特区建设也重点要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区。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无疑会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深刻的思想启示。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肯定自然界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人对于自然界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但同时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尤其伴随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在不断加强,自然界被人化的速度加快,范围亦在不断扩大。因此说,自然创造人类的同时,人亦在创造自然。

(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長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马克思在肯定古典经济学有关劳动创造价值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了劳动对象在自然界中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地位,人类在自然界中进行劳动活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备的生存空间以及生产资料,人类离不开自然界。

(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与社会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必先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营造崭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节奏,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更大的成效。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

(四)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人的这两种关系之间是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的脱离、独立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社会性关系,两者之间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的社会性关系,并凭借这种社会形式实现生产、生活。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原则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可以说,当前的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最终导致了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与世界的各种复杂联系归结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大基本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

(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分裂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追求,强化生态道德教育。早在上世纪中叶,许多发达国家,就把以规范全民行为、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教育,从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到考核考试等都纳入法律法規而被一一确立起来。正是重视和强化了该项教育,才使得这些国家全体国民牢固树立了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较好地维护了自然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进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条件比较完备的典范。

在我国,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重要性并未凸显,这不仅表现在缺乏基本的生态道德教育,也表现在缺少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法律。纵观生态道德教育较为系统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以立法来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并取得了成功。

(三)完善生态法律和制度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完善的生态法律和制度建设,包括完善、健全的生态法律体系建设和全面、具体的生态制度建设。完善、健全的生态法律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就缺乏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并逐渐形成了以宪法、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律体系,且体系已成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还有一些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如生态规划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生态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突破这一瓶颈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 凌莉岩.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15~16.

[2] 刘雪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