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税收收入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7-10-21 06:07赵雯影朱剑峰张文静
关键词:税收收入协整产业结构

赵雯影,朱剑峰,张文静

(阜阳师范学院 a.商学院;b.经济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安徽省税收收入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赵雯影a,朱剑峰b*,张文静a

(阜阳师范学院 a.商学院;b.经济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选取安徽省2001~2015年的税收收入和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指标,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进行协整分析。实证研究了三大产业增加值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认为第二产业对安徽省税收贡献较为突出,第三产业贡献的比重逐渐增加。结果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税收增长率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为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税收政策的调整提出相应的建议。

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年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21世纪以来,安徽省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税收收入也呈现高增长的态势,大体上经济与税收同步增长。2012年,安徽省作为营改增试点范围以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针对于这一现状,本文首先研究安徽省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进而从三大产业增加值及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安徽省的征税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安徽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1 文献综述

1.1 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

何晴等选用2002~2012年的数据来分析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表明未来应通过各种税制改革实现税收收入的平稳增长[1]。谢波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我国1978~2010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我国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不明显[2]。田志伟等运用CGE模型测算,从动态和静态层面分析了“1+7”扩围在不同阶段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3]。刘宏杰运用VAR模型对中国1978~2007年间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收入占比对经济发展有利且宏观税负水平是积极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4]。刘育红等利用陕西省1994~2007年税收与GDP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平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研究表明,陕西省的税收与GDP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原因,并提出利用税收杠杆提高陕西省经济竞争力的建议[5]。冯瑜利用统计分析模型验证了经济决定税收,经济结构决定税源结构和经济决策影响税收水平等结论[6]。

1.2 产业结构与税收

郭庆旺等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收入增长的关系角度认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企业所得税的贡献程度较大,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东部地区的优势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7]。韩秀兰等利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方法研究了山西省地方税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结构对税收增长的贡献有限,应优化产业结构[8]。关飞基于经济波动和产业税源因素的视角对税收增长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税源结构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工业企业的作用不可忽视[9]。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关系研究日趋成熟。虽然研究的角度不同,有的是从税源结构方面,有的是从经济结构方面来研究,但大多数都是利用我国或各省的税收与GDP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研究安徽省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特别是营改增之后三大产业对税收增长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安徽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

2.1 安徽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通过搜集整理2001~2015年间安徽省税收收入与GDP数据,可以对二者的发展情况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

由表1可得,从总量上来看,安徽省GDP由2001年的3 246.7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2 005.63亿元,提高了6.78倍。税收收入由164.16亿元增长到1 799.89亿元,增幅近11倍,实现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从增长速度上来看,二者增长率均大致呈现由减到到增再到减的变化规律,大多数年份税收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且呈同步态势变化。2001年到2015年间,税收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导致安徽省的宏观税负逐年上升,即税收占GDP比重逐年上升,但增幅不是很明显。另外,安徽省也在逐渐重视税收征管方面,其征管力度不断加强,而且还运用高科技手段,使得税收的征管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不断提高,这也是使得宏观税负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多数年份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2005~2015年间税收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表1 安徽省税收收入与GDP关系

2.2 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由图1(数据来源于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安徽省三大产业增加值大致呈阶梯状,从2001年到2006年变化不大,2008年以后,三大产业的增加值迅速增长,可能是因为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进行优化升级。第一产业的GDP从2001年的750.07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2 456.9亿元,增长了三倍多。第二产业也增长了近8倍,第三产业的GDP也增长了近8倍。此趋势表明,2001年来,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三产业的GDP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总体而言,三大产业的调整正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是非常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3 安徽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3.1 税收收入总量与GDP总量的协整分析

本文选用2001~2015年间税收收入和生产总值作为样本数据,以税收收入(TAX)作为被解释变量,生产总值(GDP)作为解释变量。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因此对GDP和税收收入进行对数变换,得到两个新的时间序列变量,分别记为LNGDP和LNTAX。实证所选用的软件为EViews5.0。

由图2可知,LNGDP和LNTAX均表现出随时间变化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用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由图3可知,DLNGDP和DLNTAX随时间变化一直波动,不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因而选用不带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模型对二者的单位根进行检验。本文采用ADF法对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并确定其单整阶数,检验结果如图3。

图1 安徽省三大产业产值

图2 LNGDP和LNTAX时序图

图3 DLNGDP和DLNTAX时序图

根据以上单位根检验结果,LNGDP和LNTAX的单位根检验的t统计量值都大于相应的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可以判定这两个变量含有单位根,不平稳。选用不带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模型来检验DLNGDP和DLNTAX,两者的单位根t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绝对值均大于1.974 078。即表明LNGDP和LNTAX的一阶差分为平稳序列。由此可知,两者都是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表2 变量LNGDP和LNTAX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本文运用EG两步法对LNGDP和LNTAX进行协整检验,首先运用OLS估计协整系列lnx和lny之间的回归关系,用EViews5.0建立一元线性模型LNTAX=aLNGDP+b,得到方程如下: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LNTAX对LNGDP的弹性系数为1.336 344,说明GDP每增加1%,税收收入平均将增长1.336 344%,即GDP的增长对税收收入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方程的可决系数R²=0.994 3,可见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同样也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度很高,达到99.43%,即安徽省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中,经济总量存在99.43%的概率来决定税收总量,差不多能接近于1,其他0.37%的随机影响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拟合优度检验通过。在模型中对变量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可以发现,两个t统计值的绝对值分别是23.867 83、49.428 41。这显然大于显著水平5%时t分布临界值,因此该模型的设立比较可靠,t检验也通过。

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分析,其结果符合经济规律、拟合优度和t检验都通过,说明设立的模型可信度较高,能够比较充分的解释安徽省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即经济总量决定税收总量。

利用ADF法对上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既不包含截距项也不包含趋势项。由表3可知,ADF值为-3.436 848,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1.968 43,残差et序列不存在单位根,LNGDP和LNTAX存在协整关系,即有95%的概率相信安徽省税收收入与GDP在长期中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

表3 残差et的单位根检验

表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EViews5.0对LNGDP和LNTAX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表4可见,LNTAX和LNGDP是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单边因果关系,即LNGDP在5%显著水平上是LNTAX的格兰杰原因,但是LNTAX却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这就表明经济稳步发展能够促进税收收入的增加。

通过上述检验可知,LNTAX和LNGDP变量间长期中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然后将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表示协整关系。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出如下模型:

对于整个模型来说,模型拟合比较良好。误差修正项系数为-0.573 737,说明税收收入调整了其偏离均衡值57.373 7%的概率,纠正力度较大。因此如果税收收入短时期内受到影响,其很快会自行调整并恢复到长期增长的态势上去。

3.2 税收收入与三大产业经济增加值相关性分析

在研究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通常是研究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一个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方面,还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必然会促使这个地区的经济往好的方面发展,进而能够促进税收收入的增加。因此,本章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来说明安徽省三大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安徽省税收收入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分析安徽省税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税收收入总额(TAX)来作为被解释的变量,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加值作为解释变量,记为GDP1、GDP2、GDP3进行线性回归。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将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得到如图4所示时序图。

图 4 LNTAX、LNGDP1、LNGDP2、LNGDP3 时序图

从图4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上升趋势都非常明显,因此利用ADF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选用含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模型。

由表5可知,检验三个变量的t值都大于其各自的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属于非平稳序列,接下来将对其单整性进行检验。

表5 三次产业增加值平稳性检验

从表6可以看出,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一阶差分,仍然是非平稳的,继续对其进行二阶差分来检验平稳性,结果表明,所有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后,在5%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判断原变量序列是二阶单整的。

本文运用EG两步法来对变量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之前已经检验了变量的平稳性,接下来运用OLS方法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然后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设立如下模型:

表6 三次产业增加值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判决系数R2=0.998 417,DW=1.124 449,括号内数据表示t统计量。上述回归方程表明,模型的拟合度为99.841 7%,拟合效果非常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次产业增加值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都是大于相应的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的。且DW值为1.124 449,说明模型基本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由于回归系数出现负数,可能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进一步检验其相关系数,经检验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由回归方程可知,安徽省的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第一产业的GDP与税收收入呈反向相关关系,第一产业的GDP每增加1%,税收会相应反方向变化0.457%,即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对税收收入的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增加值和税收收入是呈正相关关系,且随着两者GDP的增加,将对税收收入的增长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在税收收入中,第二产业的积极影响因素要大于第三产业对税收的影响:如果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1%,那它对税收的贡献率为0.165%,如果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1%,税收会增加0.119%[10]。

对上述回归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如表7所示,残差的ADF检验统计量小于其5%显著水平临界值,表明税收收入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表7 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3.3 税收增长率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安徽省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很高,远大于第一产业。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拉动的。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文章采用第二产业贡献率与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比值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用税收增长率作为衡量税收收入的指标。

建立一元线性模型Y=ax+b,其中产业结构为x,税收增长率为y,用EViews5.0进行回归分析,得

这个回归方程说明,从长期来看,税收增长率对产业结构的弹性系数为15.807 45,说明产业结构每变化1%,税收增长率平均变化15.807 45%,这表明安徽省税收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是正相关,符合经济意义。另外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方程的可决系数R²=0.476 611,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仅为47.7%,即安徽省税收增长率被产业结构解释的可信度为47.7%,其他随机因素高达53.3%,可见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差,检验不通过。对回归结果进行t检验,即检验变量的显著性,两项t统计值的绝对值分别是2.862 8,0.823 264。在模型中,两个t统计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显著水平5%时t分布临界值,说明在回归方程中,两个估计值在5%的显著水平上都未通过t检验,所以证明回归方程不可靠。

通过经济意义检验、拟合优度检验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所设立的模型并不能解释安徽省税收增长率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即两者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本文通过对2001~2015年间安徽省GDP、税收收入额与产业结构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表8 安徽省2005~2015年产业结构及税收增长率变动表

安徽省经济和税收收入在2001~2015年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且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两者之间是高度相关的,即经济增长是税收的源泉,符合经济学原理。但是税收的的超高速增长也说明经济增长并不是税收增长的唯一的解释因素,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存在。另外,从计量分析模型来看,安徽省税收收入的增长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呈线性关系。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税收收入呈反方向变动,主要是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取消农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第二产业对于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比较大,说明安徽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利用率低的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比较快,但相对应税收的贡献不是很大。这是由于安徽省在全社会倡导创新的理念,产业调整中以创新为动力,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营改增”后陆续在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邮政通讯业实施,通过消除重复课税,切实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税收负担。虽然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与税收增长率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GDP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税收增长。因此,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2 建议

安徽省应继续加快经济发展,这就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逐渐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就安徽而言,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利用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更好的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需要吸引外资,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并制定激励政策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外随着营改增及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进,对税务部门的税收增长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减税降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让皖企共享改革红利。而且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税收收入将处于增速趋缓的态势,税收增速逐渐回归新常态[11]。

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推出深化改革的服务举措,建立创新引领的工作机制。近年来营改增、供给侧改革、高新技术开发区,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安徽省税务部门将继续助力企业减税增效,开展“互联网+税务”活动,不折不扣将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其次,也要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将偷逃税行为的几率降到最低。另外,加强税收征收过程的管理,引进高科技管理方法,提高征收效率,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实现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积极响应结构性减税的号召,降低宏观税负水平。一方面我们政府可以扩大税基,另一方面要减轻企业和个人的所得税,这就需要有关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点,建立以居民为导向的结构性减税。另外,以产业和地区为导向的结构性减税也不容忽视,不仅是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率,还要减轻农村地区的宏观税负。

[1]何 晴,张 斌.试析2002~2012年中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J].税务研究,2013,10:19-23.

[2]谢 波.税收收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13,02:42-45.

[3]田志伟,胡怡建.“营改增”对财政经济的动态影响:基于 CGE 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4,02:4-18.

[4]刘宏杰.中国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经验测度——基于VAR模型的经济计量分析(1978-2007)[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01:72-78.

[5]刘育红,李忠民,张强.陕西省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05:70-75.

[6]冯 瑜.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分析[J].税务研究,2011,07:84-86.

[7]郭庆旺,吕冰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J].涉外税务,2004,09:11-16.

[8]韩秀兰,王久瑾.地方税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基于对数平均D氏指数方法的分解分析[J].税务研究,2013,12:61-64.

[9]关 飞.基于经济波动及产业税源因素视角的税收增长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0:127-129.

[10]刘志红.辽宁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沈阳大学,2013.

[11]沈 宁,夏建国,石 磊.南京国税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5,01:48-55.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revenu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Anhui province

ZHAO Wen-yinga,ZHU Jian-fengb*,ZHANG Wen-jinga
(a.School of Business;b.School of Econimic,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Anhui236037,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of tax revenue and the related statistic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5,which mean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revenu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stable in a certain period.At the same time,from the view of industry structure,cointegration analysis,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three industries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impact on tax revenue growth,and the second industry of Anhui province tax contribution is more prominent,with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ird industry.In addition,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ax growth rate in Anhui province.Finally,based on the conclus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adjustment of tax policy inAnhui province.

economic growth;tax revenue;industrial structure;correlation analysis

F81

A

1004-4329(2017)03-106-07

10.14096/j.cnki.cn34-1069/n/1004-4329(2017)03-106-07

2017-05-10

安徽省规划项目(AHSKQ2016D31)资助。

赵雯影(1992- ),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朱剑峰(1966- ),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政府收入管理。Email:ZJF946668@163.com。

猜你喜欢
税收收入协整产业结构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加强事业单位非税收收入管理的分析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各项税收收入(1994 ~ 2015年)
农业主要税收收入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