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鑫业 以编剧身份自居的导演

2017-10-21 00:18曲展
综艺报 2017年19期
关键词:综艺

曲展

2016年夏,一部画风清奇的青春校园剧《一起同过窗》在腾讯低调上线,该剧被业界称为“三无”青春剧,即剧情“无失忆、无堕胎、无车祸”,同时宣发做到“没大牌、不炒作、零刷量”。

在未上线时,受众对该剧没有太多关注,从出品方、演职人员到导演,都不为人熟知,甚至很难从网络上找到关于他们的相关信息。上线前的低调与上线后的口碑热度形成巨大反差,凭借“自来水”的口口相传,该剧豆瓣评分和网络点击量一路攀升,累计至今,豆瓣评分8.7,腾讯视频播放量超过5.1亿次。一些明星、导演也成为该剧“自来水”,执导剧版《致青春》的导演杨文军曾发微博称《一起同过窗》“是最近最喜欢的戏,每天工作室忙完回家都追。安利给大家,请给我一个鸡腿。”

《一起同过窗》由上海见独影视出品、90后导演毕鑫业执导,武雨泽、徐晓璐、庞瀚辰、李若嘉等主演,原名为《我的大学流水账》。

从叙事角度来讲,该剧集更符合原名气质,确实如流水账一般记录着生活点滴,不仅没有强冲突事件,甚至连绝对的反派角色都没有,只是记录路桥川、钟白、任逸帆三位青梅竹马与其他同学的大学生活。然而凭借独特气质,该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即将播出的《一起同过窗2》未播先热受到瞩目。

创业“同学帮”

毕鑫业用7个词概括了《一起同过窗》第一季故事精髓,即——入学、军训、招新、选班干部、出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当被问到为何能将如此普通的大学日常,写得震慑人心时,这个身材微胖、带着一脸孩子气的大男孩开玩笑道,“因为我是一个天才,”他同时说:“其实我至今都不太会写故事大纲。由于出品方的信任,获得特权,所以跳过大纲创作环节,直接进入剧本写作,《一起同过窗》第一季剧本基本3天出一集,并且资方答应不对我的剧本做一字修改。”

毕鑫业表示,“能够给创作者充分自由的资方很难得。”投资方上海见独影视公司虽低调,但投资作品值得关注,另一位人气导演李洪绸执导的网剧《杀不死》也由该公司出品。

除了难得的投资方,制作团队的默契配合也为作品的优质呈现做加法。毕鑫业在大三时拍摄了自己的首部微电影作品——《再见金华站》,该片被知乎网友推荐为“点赞最多”的微电影。毕鑫业介绍,该片拍摄开始于一个无聊的大学暑假,拍摄完毕仅花了87元制作经费,“因为没有资金,所以演员全部是我的高中同学,制作组则都是我的大学同学。”

因为对彼此的熟悉和信任,与同学合作的传统一直保留到《一起同过窗》的制作中。剧组中有两个是毕鑫业的同班同学,一位担任制片人,一位担任外联制片,而另一位与毕鑫业合作编剧的梅琼宇,是其同级电视编导系的同学。

“梅琼宇看书很多,是我觉得大学同窗期间最有文采的女生,可以弥补我文字的短板。”毕鑫业说。

与毕鑫业合作写剧本前,梅琼宇在影视公司有稳定工作,出于对他的信任,毅然辞职,开始合作写剧本,“其实当时我俩心里是没底的,因为不知道写完能不能拍。”

相似的价值观、相同的求学经历让团队的整体默契度很高,毕鑫业告诉《综艺报》,他口述一个“梗”,梅琼宇便能执笔迅速将其完善。所以纵观毕鑫业的作品《再见金华站》《我要进前十》《腾空的日子》和《一起同过窗》,风格统一,气质一以贯之,即幽默的台词、张弛有度的节奏和丰满的人物。

打造豐满真实的人物

《一起同过窗》的一大亮点是塑造多位与现实贴近的人物,剧中台词、故事、演员都随人物的设定而决定。毕鑫业强调,好的作品是观众忘记情节,心中只留下人物。所以在人物塑造上,必须精益求精。

《一起同过窗》中有9个主要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能被人快速记忆的风格化标签,路桥川·丧;钟白·女汉子;任逸帆·好色;肖海洋·义气;余皓·娘炮;毕十三·自我;顾一心·爱财;林洛雪·爱美;李殊词·害羞。摄制组会根据人物的特点谨慎选角,演技优不是唯一标准,毕鑫业更看重演员本身性格与角色匹配度。其中最难选的是“娘而不妖”的余皓,“即使毒舌也要高雅,而非矫揉造作,”多位演员试戏后,毕鑫业最终选定了传媒大学毕业的李川。

“9个人中,两个人物有真实原型,肖海洋是我,余皓是我同学,其他7个人物也都在开始动笔前确立了基本框架,这才能保证我们在编人物的故事时不跑偏。”毕鑫业说。

在进行故事和台词构思时,毕鑫业会围绕9位主角清晰的人物设定仔细打磨,在设计台词时,看似闲笔的反转时常令人忍俊不禁。”

毕鑫业笔下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是创作的‘死线”。他表示,不仅《一起同过窗》,其他的几部作品也都坚持了这个原则。“每个真实的人都有烦人之处,同样也有吸引人的可爱个性。”以《一起同过窗》中“爱财虚荣”的顾一心为例,她会想尽一切办法赚同学的钱,同样,她也对每位同学“一诺千金”;而另一角色,看似“娘”的余皓,在朋友有难时则保持绝对“义气”。毕鑫业表示,人物的真实感来源于人物AB面的塑造。

“编剧才是我的职业”

在《一起同过窗》演职人员表中,毕鑫业的名字分别出现在编剧、导演、制片、后期的位置,可谓“一肩挑”型导演。与大部分导演不同,他从不以导演身份自居,也并不觉得“全能”是件骄傲的事。

“我一直认为编剧是我的主业,其他身份都只是兼职,”平时嬉笑怒骂的毕鑫业在被问到身份定位时,突然严肃地强调,“一个人包揽不同部分的工作很累,我也想休息,但是,自己写得剧本交给别人拍摄、剪辑总是不放心,害怕别人不能尽善尽美地展现剧本精髓。”为将剧本呈现到极致,毕鑫业甚至会细致到对演员说台词的语气重音进行把关。“我喜欢玩文字梗,因为我清楚台词中所有的包袱,所以有些词只有重音对了,包袱才能顺利抖出来。如果让其他导演来指导,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台词中文字梗展现必然会受损失,因此我只能亲自执导。”endprint

剪辑成功与否关系着剧情节奏的呈现,剧情节奏又会影响台词中“包袱”的发挥,所以毕鑫业也不会放松剪辑,他告诉《综艺报》,在作品的最终呈现上,剧本优质是前提,其他环节的配合也是必须。他写剧本的方式不是按剧情思路,而是按剪辑思路来写,比如他会在剧本中对人物的反应镜头加以丰富描述,“写钟白与路桥川的戏,别人会直接写两人对话,而我会在中间加上人物的反应镜头,并且根据这个反应镜头推进之后的对话。路桥川说完某句台词后,我会写‘钟白愣,并加上很多阐释。这样既方便自己剪辑时思路清晰,也方便演员理解剧本台词和把握表演方向。”毕鑫业解释道,“剧本是我自己亲手孕育的生命,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为了它,我会对整部作品的各方面质量负责到底。”

目前《一起同过窗》第二季已进入后期剪辑的尾声,将很快与观众见面。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将会有更加明快的节奏,人物关系也会更加明朗,台词会更加精彩,“我绝不允许出现水场,也不能写水词,如果一场戏我只图写得痛快,写完后发现水词过多,我会毫不心疼地删掉,重新写。”

对话《一起同过窗》导演毕鑫业:真实人性 把握人物的AB面

《综艺报》:《一起同过窗》的人物塑造比较成功,角色设定的依据是什么?

毕鑫业:角色是要有缺点的,没有缺点的角色在生活中不存在,所以人物在塑造时要有一个缺点,也要有一个可爱的优点,尤其是在写一场戏时,绝对不能将一场戏全部突出人物优点,将下场戏全部突出人物缺点,一个真实的人身上的优缺点应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大家才不会放大角色的某个方面,人物才更具真实性。

《综艺报》:我们经常会评论一部剧的人设是否讨喜,而部分电视剧会出现主角人物随着剧情推进,观众会对其降低好感,你认为原因何在?

毕鑫业:有时编剧没有注意台词中的“攻击性”。我在创作时,会揣测观众是否会感受到一些台词中的“攻击性”,除非是剧本故事本身需要,否则这类台词会被删掉。这样至少最大程度保证《一起同过窗》中的9个角色都不烦人。在该剧中,我不打算写反面角色,因为在我看来大学生活,可以有招人烦的同学,但是不应该有反面角色,在一个没有坏人的环境里,所有人都要保持可爱。不然这个剧的名字也不会叫《我的大学流水账》(原名),而该叫《我的大学恩仇录》。

观察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人,会发现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一个冷血的人一定是遭遇了什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角色出现了致命的不好,令人生厌,80%的责任来自于编剧,20%的责任来自于导演。

《综艺报》:为什么第一季中剧情发展到后半段,有网友开始表示对主角路桥川好感度降低,而其他配角比如肖海洋、任逸帆的人格魅力反而凸显出来?

毕鑫业:这是我的问题。其实配角很容易写出彩,但是配角加太多戏会喧宾夺主。主角在下笔时就会更谨慎一些,他需要更多展现一个人内心的两面性,接近于生活中更真实的人,在暴露更多阴暗小心思的同时又不失可爱,是最难写的。但是这种复杂性也使我在剧中最喜欢路桥川这个人物。

《综艺报》:你会关注观众观剧后的评价和反馈吗?

毕鑫业:当然会关注观众的意见,剧本就是写给大家看的,他们是衣食父母,只有剧得到观众认可,才能实现价值,我写剧本也是希望与观众产生共鸣。

《综艺报》:第二季与第一季相比有哪些进步?

毕鑫业:第一季我写得比较随性,3天出一集,第二季我把速度慢下来,第一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希望第二季全程高能,不出現任何无效对话,每一句台词都兼具功能性、故事性和幽默感。

第二是我要把第一季挖的坑在第二季填上。我敢保证,在第二季中我们把第一季挖的“坑”都尽力“填”上了,而且再自大一点说,我算是我知道的编剧中,“填坑”最用心的,会让观众挑不出任何破绽。仅“填坑”那一集写了14天,专门为那集写故事大纲,推翻无数稿剧本,有几稿我知道已经写得很好了,把它们单拎出来会是一个上乘的单元小故事、微电影,但是我觉得力度还是不够,所以就继续打磨,光这集的大纲打磨就超过5天,台词也力求尽善尽美。

《综艺报》:听说你对台词的打磨特别精益求精,甚至是“完美主义”,为什么?

毕鑫业:在别人看来台词是辅助戏的,但是在我看来戏是辅助台词的,因为影视剧实际上就是台词的艺术,所以台词比什么都重要。

《综艺报》:在与制片方和制作团队其他成员合作时,你最在意什么?

毕鑫业:我非常在意制片方和团队是“甲方”思路还是“创作”思路,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地方道具需要摆三盒烟,甲方思路是三盒烟和一盒烟区别不大,所以摆一盒即可。创作思路是一定要有三盒烟,但是不必是中华,可以是中南海。所以当合作者思路一致时,所有的人都在为作品内容服务,工作会很有热血、很有动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艺
微综艺不只短而已
“青3”衍生综艺《青春有个局》开播
多点综艺感,才能更有“戏”
YY直播推出直播综艺《一起唱歌吧》
国内综艺人“跨界”而来
新 语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慢综艺”更需要“慢创作”
“快综艺”到“慢综艺”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