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设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的刚性需求与现实意义

2017-10-21 06:57曾萍
职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需求电子商务意义

曾萍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适应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需求,建设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联系学院实际情况,从国家政策、理论依据和教学改革方面重点阐述了建立电子商务技术中心的刚性需求,同时指出了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 应用技术中心 需求 意义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人力资本含量高、产业附加价值高以及业务技术含量高是电子商务的“三高”特征,而产业形态新,产业技术新以及实现方式新是电子商务的“三新”特点。

一、电子商务产业的具体现状

电子商务产业的“三高”“三新”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功能方向。利用独特的新产品去吸引用户,提供更为新式的完善服务来方便用户,拓展更为广阔的新市场,正是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在发展的方向。为此,许多企业不但进行传统的商品销售,而且在网络上为客户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功能,比如提供技术咨询,建立创新联盟以及搭建有利于产品销售的营销平台,接受客户的反馈信息,与客户发生互动关系。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服务载体也发生了变化,移动电子商务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电子商务是基于PC互联网Web平台,而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是利用更为快捷方便的移动平台,比如手机网站、微信、安卓和IOS等APP的应用。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身份识别便利,信息反馈及时,交流互动性强,支持移动支付等便捷功能,使得用户接受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实现多样化。另外,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更加普及,移动电子商务的功能也获得较大的拓展,用户可以进行终端身份验证,进行位置服务以及支付服务等等,用户可以享受的服务更加多样化,移动电子商务变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使用。

二、建设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的刚性需求

1.国家教改发展的政策指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十分明确地指出为提升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从建设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角度出发,建立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实际上是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内容结合了起来。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建成后,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相关研究项目,而且可以促进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以及应用实践。

2.“供给侧”原理为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建设提供的理论依据

国家层面的经济改革专家学者们正式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其中“供给侧”改革主要基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以及创新,这种改革是相对于以前的“需求侧”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而言。

同样,笔者把这种“供给侧”的内在含义延伸到电子商務产业发展层面上。对于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个体来讲,对于需求侧的影响是无力的,“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却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其中劳动力就是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土地则是从事电子商务的固定场所,资本则是在电子商务上的资金投入,创新则是电子商务的手段方式的创新。

根据“供给侧”的原理,可以从教学供给方面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而建设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正是符合了“供给侧”含义的四个方面。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固定的从事电子商务的实际场所,提供了从事创业和实训的学生作为劳动力,提供了应有设备与资金,为电子商务的实际创业和实训实习提供了实现手段的创新。

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刚性需求

改革是发展中永恒的主题,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学改革。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现有电子商务专业的软件和硬件都提出新的要求,而建立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可以保障电子商务专业的软件和硬件的要求。它是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刚性需求。

一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在一般的电子商务教学中,因为条件的有限,往往存着在课程体系设计欠佳的问题。首先,学校电商专业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学校目前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大量课时用于电子商务证书的培训。由于此类课程所占时间太多,学生对商务管理知识就学得比较少,就业后的提升能力较弱。其次,以模拟实训代替实际项目。模拟实训一直以来是学校普遍采用的实训方式,其好处是实训成本低,项目环境指标不高,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专门定制的专业软件,让学生操作软件步骤来代替实际操作。但是这种做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真实的商务活动环境比模拟的环境要复杂得多,商务项目也比模拟项目来得更加真实。由此,学生在模拟实训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从实际项目中获得经验显然要大于模拟实训。再次,师资力量薄弱。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师资力量。作为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科班出身的教师并不多,较多的教师通过自学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社会上的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来充实电子商务相关经验,而最终经过实际项目锻炼的教师却寥寥无几。由此,基于完整的电子商务学科教育体系而培养完备师资力量的任务,在电子商务教学的摸索道路上将是任重道远。最后,培养方案宽泛,定位不清晰。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上,片面强调就业面的问题,导致培养目标宽泛,培养出来的人才“万能型”,最终导致专业不能清晰地定位,学生多出现学而不精的现象。

二是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的教学作用。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建成后,将引入实际运营的项目开展实践教学,辅助理论教学工作,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巩固。同时将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实训项目,根据企业需求,对岗位任务进行总结,归纳出任务所需要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以及拓展能力。根据具体的工作情景,引入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此外,将结合往年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调查最新的岗位需求,以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为重点,兼顾就业大方向,形成全方位、综合性、应用广泛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endprint

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建设以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为核心,涵盖认知实践、验证实践、应用实践三个层次。其中认知实践,在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建设后,学生可以直接真实地了解和面对面地接触到实实在在的电子商务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充实和丰富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感知,从而让学生获得了真实的、具体的认知实践经验。而验证实践,则是学生将自己从书本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践来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获得验证实践经验。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的建设可以实现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模拟训练,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真实创业,真正地去实现交易功能,让学生从购物到网店运营各个环节得到验证。应用实践是指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体会的实践经验应用到具体的电子商务实践中去,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并学以致用。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的建设可以支持学生毕业前后基于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进行电子商务类的创业,帮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类创业型企业孵化。

三、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建设的现实意义

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建成以后,除了可以用作学校的教学以外,还可为社会企业、个体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培训场地、电商网络平台、管理平台等诸多的共享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将根据本区域的人才需求,极力做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辐射带动

可以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基地的辐射效应,促进建设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其主要途径:一是接收对口交流、对口支援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来笔者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挂职锻炼;二是吸纳对口交流、对口支援学校的骨干教师参与到电商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去;三是选派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去指导对口交流、对口支援学校的课程建设;四是选派电商专业骨干教师去支援对口交流、对口支援学校进行教学;五是联合培养学生,增强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

2.师资服务

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中心可以与企业合作,以派驻教师进入企业的方式,或者將企业的项目引入,校企联合开展项目。校企合作既解决了实用性和与市场同步的问题,又使教师具备了实际应用到教学中的经历,也进一步论证了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培养目标。

3.电商引入

引进企业项目,招揽社会企业入驻,为电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赢得更多的实际工作机会,把学生学习地点从教室搬到市场最前沿,实现双方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基地可建立企业入驻办公室,办公室吸引优秀电商企业到校园内,并为其配置完整的电商工作环境,让学生入校即入职,在校即可创业,零距离接受企业资深员工运营指导,省去“毕业就是失业”的后顾之忧。

4.举办赛事

中心建成后,具备了协助学院承办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电子商务或创业相关大赛的能力。可以对赛规程、比赛执行和比赛宣传等方面提供全程的技术和操作上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电子商务意义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