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之笔

2017-10-21 00:44
文理导航·阅读与作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贾老师母爱语文课

爱唠叨的妈妈 佚名

我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

每天清晨,她准会准时催我:“懒虫,快起床,要迟到了!”刷牙、洗脸时,她不忘催促我别拖拖拉拉,要快些。吃饭时,她准会说:“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海带,补碘;不要偏食,饭要吃饱……”上学时,她准会叮嘱:“过马路时千万要小心!准时回家。”天气稍微有点变化,她一定不忘让我添件衣服或带上雨具。看电视时,她准会问:“你作业完成了吗?没完成不准看电视。”如果晚上九点半我还没睡,她准会催到:“快去睡觉,早睡早起。”有段时间,我特别烦妈妈的唠叨。

但我的好朋友李茵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

开篇点名妈妈的特点——爱唠叨。

妈妈可真唠叨,怪不得“我”烦呢!

过渡自然。

李茵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她父亲工作很忙,对她关心很少。李茵吃饭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一次,她听我抱怨母亲十分唠叨,并对此十分反感。她惊讶地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哪像我,现在想听妈妈的唠叨却怎么也听不到了。如果我妈妈还在,我愿意天天听,保证一点也不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母亲的唠叨中不正饱含着那浓得化不开的母爱吗?拥有母爱是多么幸福啊!为什么我却要讨厌它,而不感激它。享受它呢?

对!感激唠叨,享受唠叨。不光自己享受,也要让妈妈享受。从那以后,每当吃饭时,我会提醒妈妈:“多吃菜,有利于健康!”每当看电视时,妈妈躺着看的时间太长了,我会“警告”她:“一直看,眼睛容易近视。当心又落枕了。还有,别让骨质增生的老毛病复发了。”如果妈妈生病了,我会把药放在她面前,提醒道:“记着要按时吃药,别忘了,连续吃,效果好。”……

“啊,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宝贝女儿也变得爱唠叨了?”

“您忘了,这唠叨的毛病不还是您‘遗传的吗?”

“哦,原来如此。”妈妈开心地笑了,脸上荡漾着幸福。

是啊,拥有唠叨是何等幸福的事。它让我变得懂事了,变得学会关心他人。感谢唠叨,真的。

“我”终于感悟到了妈妈的唠叨就是妈妈的爱!

对,应该这样做!

“我”说完唠叨也够多的!

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点睛之笔:

母爱是伟大的,但要真正读懂母爱、感悟母爱却并不容易。文章以此为材料,切入角度与众不同,感情纯真、自然,语言质朴、顺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是一篇表现母爱亲情的佳作。小作者不仅是个有心人,而且是个懂事、有爱心的酌好孩子。

一件难忘的事 张燕

过12岁生日时的情景,令我至今难忘。

生日蜡烛整齐地插在蛋糕上,教室里静悄悄的,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写着:“Happy Birthday”,字的上方画着61个人手拉着手——班主任关老师和我们班60名同学在一起,周围还画满了同学们精心设计的彩色图案。今天是我12岁生日,如果妈妈还在世的话,她一定会为我又长了一岁而感到高兴。

生日的前几天,我在放学的路上听见几位同学讲他们过生日时,全家欢聚一堂、充满爱意的热闹场面。我望着明月,不禁又想起了妈妈,过生日那天,妈妈若和我在一起该有多好啊!正当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爸爸又出差了,这更使我增添了孤独感,只能独自沉默着。放学的时候,关老师来到班上,她亲切的问我:“身体不舒服吗?”

“不是。”我低着头小声地回答。

生日快乐。

场景描写,体现了这温馨的情景已深深印在小作者心中。

“学习遇到了困难?”

“不是。”

“和同学鬧矛盾了?”

“老师,后天是她生日,她爸爸出差了……”说话的人是我最好的朋友侯威,她是全班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

“原来是这样。”关老师明白了,她轻轻搂着我,用手在我头上轻轻地抚摸着。我似乎又回到了妈妈的怀里,享受着甜蜜的母爱,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关老师也流了泪,泪珠滴落在我脸上。

“现在向张燕同学赠送礼物。”主持人王卫军同学洪亮的声音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学习进步,勇攀高峰!”……一句句真诚、亲切的话语传入耳中,一件件带着深厚友谊的礼物摆在面前。老师那慈母般的爱,集体的温暖,同学间的友情,使我感动不已。我激动地说:“谢谢,谢谢大家为我祝贺生日……”我的喉咙哽咽了,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祝你生日快乐……”在大家的歌声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被点燃,一朵朵火焰像一颗颗炽热的心。在掌声中,那位刚刚转到我们这个班级的同学走出来表演节目。“虽然我刚刚来到这个集体,对大家还不是十分了解,但是眼前的这一切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说完,她唱起了《小小少年》这首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的泪水从面颊上滑下来,但她还是把歌唱完了。同学们唱了一曲又一曲,歌声拨动着我的心,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令人难忘的生日,它告诉我:有一种温暖叫做关爱。

神态、动作描写真切地表达了师生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我”此时感受到的深深关爱。

过渡自然,由对几天前的回忆,转换到现在的场景。

把生日蜡烛比作同学们“一颗颗炽热的心”,生动地表现了同学们对“我”的友爱和“我”对同学们由衷的感激之情。

点睛之笔

小作者运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在描写老师同学对其关爱时,多组形容词、动词和特殊语句出现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烘托出场景的温暖感人,情真意切。文章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都有生动刻画。把人物塑造地真实亲切,情感表现的细腻温馨,感人至深。 一堂印象最深的语文课 佚名

在我的小学生活,有一堂语文课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endprint

那天悦耳的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就端坐着等候贾老师来上课。

“噔、噔……”响了一阵脚步声,贾老师拿着教科书进来了。

“黄跳,你给我出来!”賈老师推了鼻梁上的眼镜,厉声喝道。妈呀!这个“调皮大王”准是又惹祸了,唉,少不了挨一顿训,我想。贾老师发起怒来真是可怕极了,特别是那双眼睛,如利剑似的,透过镜片直向你刺来。我的心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们大气也不敢出。

贾老师揪着黄跳的衣服,把他拉出去了教室,“碰”的一声关上了门。然后,他又回到了讲台上,清了清嗓子。不好了,“暴风雨”即将来临!我想着,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

“同学们,怎么啦?”贾老师的脸已由阴转晴,笑盈盈的。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真奇怪!我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也都骚动起来。开篇点题。

“鸦雀无声”“大气也不敢出”描绘出课堂上的紧张气氛。

“揪”“拉”,用词准确。

贾老师说:“你们知道黄跳今天穿的什么衣服、什么裤子。什么鞋吗?”啊,这我倒是没注意呀。看看贾老师,我们都答不上来。

这时,贾老师开门把黄跳“请”了进来,让他站在讲台上,诙谐的说:“黄跳同学,刚才委屈你了!”我们哄堂大笑,笑得前俯后仰,黄跳一脸的疑问,看着我们笑,便也跟着我们傻笑起来。

这会儿,我们才看清楚,他穿着一件白衬衫,一条深蓝色的裤子,一双灰色的凉鞋。

贾老师这才展开话题:“同学们,平时我们要注意观察,注意事物的特点,这样呢,写起作文来才能……”他微笑着说。哦!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悬着的心落了地,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同时也对贾老师那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感到敬佩。

我们挺直了腰,饶有趣味地听贾老师生动地讲课。我们时而瞪大眼睛屏息凝视,时而开怀大笑,听着贾老师的课,我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同老师一起喜、一起忧完全置身于欢乐的课堂之中。

“叮零零”,下课铃响了,咦?今天的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贾老师的“同学们再见”声中,乐呵呵地告别了这堂有趣的语文课。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堂语文课!

虚惊一场。

贾老师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令人佩服。与开头照应。

点睛之笔:

小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娓娓叙述了一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写出了一位勇于探索创新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写贾老师的脸由阳转晴,把黄跳“请”了进来,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写作文的方法。文章紧扣“有趣”,有起有伏,描写生动,值得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贾老师母爱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母爱大于天
神秘的礼物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母爱
师恩难忘
母爱的另一面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大师很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