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业务课程的融媒教学探索

2017-10-21 02:31王荔挺
文教资料 2017年19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作业

王荔挺

摘 要: 新闻业务课程主要涉及新闻实践的四个方面——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教学密切联系实践,以时代对于新闻业务的要求作为教学的目标,唯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人才。具体来说,在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教师要让学生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根据大众接收新闻的途径和平台,考虑新闻的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将融合的理念贯彻于新闻采编的全流程。

关键词: 众媒 融媒 新闻业务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刷新媒介的存在形式,也挑战大众的认知。对于普通受众而言,在媒介形态和媒体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下,就很容易迷失自我——被媒介左右、不会筛选优质媒体平台、较少获取有效信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兼有普通受众和未来媒体人的双重身份。这个群体,如何既可堪称在信息海洋自由冲浪的合格受众,又可成为把握信息时代媒体方向的称职传者,关键在于专业教育使他们具备足够的媒介素养、培植优秀的从业基因。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敏锐地捕捉日新月异的媒体动态,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生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新闻业务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为社会和时代所需的新型传媒人才。

一、新闻业务课程教学领域——新闻实践

自1918年新闻学被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通过成立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方式引入大学以来,高校新闻专业理论和技能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作为国内新闻学教育的开山鼻祖,著名的新闻学者徐宝璜和新闻记者邵飘萍用实际行动开创了新闻学教育既重学理又重实践的教学范式。其中,承担着新闻实践功能的课程称之为新闻业务。新闻业务课程的内容与体系,是徐宝璜和邵飘萍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并奠定的,这在他们由讲稿结集而成的《新闻学》(徐宝璜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邵飘萍著)中可窥一斑。其中,徐宝璜的《新闻学》涉及“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甚至包括广告与发行业务”[1];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主要内容有“新闻在报纸上的重要地位,新闻记者是社会、国家和世界之耳目,新闻记者之资格与准备,新闻价值及其测定标准,采访心理研究”[2]。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期新闻业务课程教学内容,已经涵盖新闻实践的各个方面。百年弹指一挥间,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依然秉持着前辈开创的优良传统,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直在因时而变,应需而变。

(一)新闻业务课程的设置概况

当前,国内各大高校的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含四个板块——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和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其中新闻业务承担着“学”与“术”中“术”的职责,该分支的核心课程涉及四个方面——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显而易见,新闻业务课程的设置并没有超出当年徐、邵建构的框架,但具体的课程内容却丰富很多。

新闻业务课程肇始的时代是印刷时代,所以新闻业务课最初涉及的媒介是报纸,其后到了电子媒介时代,新闻业务课程涵盖的媒介对象从报纸、期刊扩展到广播、电视;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闻业务课程触角又延伸到网络和移动客户端。

综合国內各高校目前的新闻教学体系来看,新闻业务课程的设置不仅包括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还兼顾多种新闻媒介的操作。在新闻采编环节方面,课程主要涉及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结合不同的新闻媒介之后,课程扩展到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并相应地增加了广播录音、电视摄像、后期剪辑、网页制作等电子设备和网络操作课程。

(二)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瓶颈

尽管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一直以来基本能够与时俱进,但学校教育和业界实践还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与内容脱节。其症结所在,就是实践的缺位。

1.理论与实践比重失衡

新闻业务课程是因为新闻业务而存在和开展的,所以必然要以新闻业界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为讲授核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比重失衡的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法占据主导地位,老师讲、学生听,课堂理论明显多于课外实践。在教学材料上,某些教师跟着教材走,而相当一部分教材并非由新闻业界专家编写,通过教材了解实践,犹如雾里看花;即便教师援引新鲜的新闻报道讲解,也往往因为没有参与报道,而只能对报道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

2.教师的业界经验不足

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比重的失衡,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业界经验不足。从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教师队伍结构看,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从学院到学院”。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高校的扩招和学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提高,大多数新闻学专业的教师,往往是新闻学专业硕博出身,他们在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过程当中,没有经历新闻记者或编辑的身份过渡,明显缺乏新闻实践经验。但有经验的新闻业界从业人员,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由于日常采编工作繁忙,无暇在高校兼职讲授新闻业务。没有业界经验的教师,自然不能完全把握实践领域的要义,在教学上难免有不足。某些学校不够重视教师的业界实践能力培养,没有为这些老师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和充足的实践时间。

3.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

新闻实践少,这一问题在教师队伍中比较明显,在学生群体中则更加突出。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或实践不够充分,这几乎是国内新闻学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出于学生管理的安全因素考虑,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新闻采写实践作业的时候,通常会把新闻的选题限定在校园范围之内,这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也让学生失去操作社会性选题的机会;第二,出于设备管理的成本因素考虑,某些学校为了减轻设备管理老师的工作量、降低实验设备的损耗度,会对学生使用摄影摄像设备、非编设备的时间加以限制,这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新闻外拍实践计划搁浅,也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第三,部分高校的新闻学专业缺乏深度的校媒合作机制,导致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媒体实践平台。endprint

上述教学瓶颈如果不突破,就会影响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有可能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更会导致学生在新闻实践领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达不到行业需要的水准。

二、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调整依据——媒介之变

为了让新闻业务课程名副其实,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当适时做出调整,而调整最主要的依据是“媒介之变”。当媒介形态相对固定的时候,新闻业务课程可以相对稳定。但当媒介形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变化时,新闻业务课程必须对变化有所反应,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来。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要具备这种理想的应变能力,从根本上来说,需要重视实践——专业教师密切联系实践,敏锐把握行业动态。

(一)传播介质的变化

从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到21世纪初开始迅速生长的网络媒体,再到近几年所向披靡的移动客户端,媒介的变化掀起了一场又一场传播革命。“媒介之间的竞合到多媒体,再到全媒体,新闻传媒业正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变化”[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7年初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4]通过这一数据不难看出,PC端互联网和移动端互联网的使用率正处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移动互联时代已然来临。

传播介质的变化对新闻业的影响是迅速而深刻的。在移动互联时代,新闻尽管还是以全媒的方式多介质呈现,但其传播的主要介质、理念和形态却发生明显的变化,融合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这不仅是媒体人需要适应的,而且是新闻专业的教师和学子需要了解的。

(二)传播理念的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受众”概念已经被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概念所替代。大众获取新闻,已不再是单向度的被动接受,而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状态。PC和移动端的微博、微信、直播应用等自媒体平台的开放,“将新闻生产的权力直接交给公民,透过简便、易操作的工具报道新闻,使每个公民成为记者,建立新闻生产由下而上的模式”[5]。当以前的新闻受众成为现在的新闻生产者之后,“公民记者”带来了更广阔的新闻视野,这就倒逼专业媒体人放下传统媒体时代的职业优越感,接受“公民记者”带来的无形竞争,在新闻报道上更注重大众的需求与反馈。另外,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介平台太多,大众掌控着新闻资讯获取渠道的选择权,新闻业处于选择的被动端,因而同业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

从“央视新闻”、“新闻看看”、“澎湃新闻”、“界面”等传统电视媒体或纸媒的移动客户端应用可以看出,无论是新闻题材的选择、内容的呈现方式、互动平台的搭建还是手机应用的设计,无不用心之至。由此可以管窥,注重“用户至上”,是新闻媒体眼下的生存之道。

鉴于此,新闻业务课程教学就要注重向学生渗透“用户至上”的核心理念,并致力于推动学生将这一理念贯彻于新闻实践之中。

三、新闻业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融合全媒

上述新时期的媒介变革带来的种种变化,需要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紧紧跟上。若不能針对新闻业界的变化和需要进行教学,学生在从事媒体工作之初就会无所适从,这一结果就有违新闻业务课程开设的初衷。

鉴于当前正处于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业务课程教学就要围绕“移动互联”这个时代关键词,让学生真正领会时代的核心理念——“用户至上”,并将这一时代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作为课程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那么,要求的核心是什么呢?显而易见,融合,全媒体融合,并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因此,可以把“融合全媒”作为当前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沿着这一思路,在教学方法上有目的、有章法地进行探索和调整。

(一)融合的课程架构

媒体的融合,不仅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所在。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习近平对于媒体融合提出的要求,其实为高校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要培养具有融合能力的人才,就要打通原有的封闭的课程体系,重新搭建融合的课程架构。

1.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

从目前国内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体系看,各门业务课程存在“各自为政”的普遍现象。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都开设了单科课程,老师也许会在讲授单科课程的时候深耕细作,但很少有人会将这些不同媒介门类联系在一起授课。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之后,还是无法掌握各媒介之间的融合方法。例如,采编一则电视新闻后,如果同样需要在网络平台发布,应该针对网络传播的特点进行修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要让学生懂得不同媒介的报道如何融合,尤其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融合,首先要做的是打通课程壁垒。不同媒介新闻课程的任课老师可以在新学期授课开始之前集体备课、切磋,找到自己所讲科目和其他科目的联系,找准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此,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媒介自身的特点和所有媒介之间的共性,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为之后进行融合式新闻报道实践打好基础。

2.打造“中央厨房”式课程

在打通业务课程壁垒的基础上,还应打造“中央厨房”式课程,肩负融媒理论引导与实践指导的任务。什么是“中央厨房”呢?这可以参考媒体的创举。endprint

“中央厨房”一词是从餐饮业借鉴而来的,原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加工、统一烹制的餐饮管理模式。媒体借用“中央厨房”一词作为融合式采编系统的形象化表达,核心理念是“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6]。近几年,国内许多媒体机构都在探索新闻加工的“中央厨房”模式,这其中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人民日报社比较具有代表性。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央厨房”的做法是,“记者要考虑线索最适合的呈现形式,是文本、图(表)、音频或视频;要考虑各终端用户的偏好:平媒用户要深度、网媒用户要广度、掌媒用户要热度。也就是说,兼顾集团子媒体分众要求的考虑在信息采集之初就要具备。再具体到信息成品的呈现——稿件”[7]。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运行理念是“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方式故事化、报道数据可视化”[8]。目前,已经开始运作“中央厨房”的媒体都在对融合报道进行有益的尝试,取得初步的成果。

为了切实让教学与业界接轨,可以将媒体现有的“中央厨房”做法引入课堂,把同一新闻材料在不同媒介的处理方式交给大家。这里需要让学生注意把握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素材的采集,为了满足多种媒体同步报道的需要,如何在源头的采访上进行把关,能让采集的素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多种媒介平台的加工需要;二是材料的加工,如何根据已经采集的新闻素材,按照多种媒体平台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加工。在针对以上两个核心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丰富的业界案例分享给学生。例如央视正在实践的新闻“双屏联通”,具体来说就是将同一新闻选题根据电视这一“大屏”和手机这一“小屏”的不同传播特点分别进行加工,既注重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又注重新媒体的新闻制作。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进行分析。之后按照媒体的运作模式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用媒体的标准检验学生的融合报道能力。

(二)丰富的第二课堂

为了紧跟业界动态,教学相长,新闻业务课程除了常规的学校教学外,也要积极开发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开设,不仅为学生服务,而且为教师服务。

高校有责任为新闻学专业的师生搭建实践学习的平台,让师生走出去,走到业界去。这样做的好处有几个方面:第一,让师生有课外学习的机会;第二,让师生有课外实践的平台。就第一点而言,笔者所在的院系就曾组织新闻专业的师生共同参加了数次传播领域的论坛,议题涉及大数据、新媒体、中外媒体比较等多个方面,论坛上学界和业界人士的发言都对师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另外,师生们曾经一同网易接受直播培训,对网易直播的整个流程、规范和选题要求、表达技巧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就第二点而言,高校需要尽力和媒体单位沟通,找寻校媒合作的实践平台,并且让平台有效运转,让师生有机会进行真正的媒体业务实践。

(三)开放的作业体系

新闻作业属于教学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理论和增强动手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新闻业务课程在布置作业这方面,传统方式是老师为学生布置相关题目,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之后进行课堂交流和点评。在移动互联时代,把作业置于课堂范围内进行评价的话,显然过于狭窄。因此,可以把学生作业置于广阔的网络背景下,让学生作业最大限度地关联媒体实践。

1.全媒体平台实践作业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媒介的性质,把握融合报道的法门,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全媒体实践,这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全媒体平台实践作业的方式实现。报刊、广播、电视、PC网络、移动客户端,这些都要纳入实践作业的范畴当中。

例如报纸新闻采写是锻炼新闻采写基本功的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校报采写新闻,也可以通过校媒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纸媒的常规新闻采编工作。广播和电视类的新闻实践作业,可以在布置之前选择好发布的渠道。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通过“喜马拉雅”、“荔枝FM”等音频平台开设个人电台,发布音频新闻作业;也可以鼓励学生为“梨视频”、“优酷”等视频平台制作视频新闻,通过投稿或自行发布的方式完成作业。对于新闻评论类的作业,则可以让学生尝试在各大媒体的网络平台的新闻评论区域留言,根据具体的新闻进行评论。

2.让作业接受网民检验

教师应当想尽办法让学生进行全媒体平台的新闻实践,而对实践作业的评价,不应当局限于课堂,同样可以让作业评价置于网络背景之下。学生的新闻作业,无论是文字类报道还是音视频报道,都可以在其发布的网络平台上接受网民的检验,而网民的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学生作业的评价参考。例如,学生摄制的新闻现场报道,能否被手机应用“梨视频”采纳,如果被采纳,网友的点击率和评价怎样,这些都值得师生进行动态监控,然后根据反馈分析作业的优缺点,为下次报道找到教训与经验。又如,笔者所在院系的学生直播团队,就不止一次通过网易直播进行新闻直播活动,其直播效果可以直接通过网民的点击率和评论区留言反馈出来。这样的作业形式是真正的媒体实践,也真正在接受大众的考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新闻业务作业的兴趣,而且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

通过全媒体平台的实践之后,学生能够把握住不同媒介对新闻加工的不同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中央厨房”式的新闻采编训练,让学生尝试同一新闻题材的不同加工方式。这个时候已经有全媒经验作为基础,学生可以较快较准地找到融合的方法,融媒式报道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结语

为了适应当前移动互联时代新闻报道的形势,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上,教师要让学生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根据大众接收新闻的途径和平台,考虑新闻的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将融合的理念贯彻于新闻采编的全流程。可以根据这一目标对教学方法和实践作业进行适度调整。当然,新闻业务课程除了要应时代而变外,还要坚守一些基本的准则。例如,越是在这个媒介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越是不能放松;考虑到多种媒介报道的需要,为了让学生驾驭各种表达方式,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本功必须夯实。总之,新闻业务课程既要保持优秀的教学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时代变化和业界实践要求,唯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以澄,强月新.综合?贯通?提高——对新闻业务课程体系一体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2).

[2]童兵.中國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6(3).

[3]王意明.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今传媒,2016(10).

[4]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2017-1-22.

[5]刘宏宇.微博时代新媒体公民传播权实践及理论前瞻——从台湾公共电视PeoPo公民新闻传播谈起[J].新闻界,2012(8).

[6][7]姚丽亚.基于“中央厨房”模式的新闻生产理念创新[J].新闻界,2015(14).

[8]黄灿灿.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解读[J].新闻论坛,2016(1).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作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