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振动机理及声学品质研究

2017-10-21 18:08刘颖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提琴

刘颖

摘要:小提琴是众多乐器中的组成部分,其发生的原理是琴弦的振动,因此振动与小提琴的声学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小提琴的振动机理的模型,深入探究影响小提琴音色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声学品质的措施,旨在提高小提琴质量,为听众演奏出更加美妙动人的曲目,并为建立振动模型试验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提琴;振动机理;声学品质

前言:

小提琴属于弓弦乐器,被称为“乐器王后”,由于小提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高度的演奏技巧,因此在管弦乐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为了能够提高小提琴的音质,很多学者基于振动机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建立了各样的振动模型、探寻了多种实验方法。通过学界与音乐界的不懈努力,总结出了制造优质小提琴的规律,极大的提高了小提琴的声学品质。

1.小提琴振动机理分析

1.1确定性与统计模型

在小提琴的动态响应中,分为确定区域、统计区域,其中確定区域属于小提琴的低频范围,此时的频率很容易被分割,以此来开展分析工作。反之,统计区域则属于小提琴的高频区域,其统计的内容仅仅包含频域,在该区域中,具有明显的模型重叠效果,所以在模型跟踪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划分确定区域与统计区域时,是根据600-750Hz的区间内通过波谷来划分的,保障两个区域划分的准确性。

确定区域是低于600Hz音域的范围,包括五个不同的模态信号,其中有三个体模态:频率为fB1-≈470Hz的体弯曲模态B1-、频率为fB1+≈540Hz的体弯曲模态B1+、接近400Hz的CBR;两个耦合最低空气共振模态A0,其频率约等于275Hz、A1的频率约等于456Hz。另外,在琴码在固定区域中的摇摆类似于一个刚体,而在统计区域中,琴码头部等摆动与琴码脚则相对平稳。如果振动的频率超过1200Hz,小提琴的振动就会脱离空气的流动,主要依靠创建声音的机制来传递声音。

1.2卷积模型

实际上,小提琴的振动系统非常复杂,由琴弦的运动来带动共鸣箱与琴码振动,进而形成音乐。为了使卷积模型更加简化,在设计时可以忽略弓和弦的振动,重视弦、琴码与共鸣箱的动态响应。依据这一假设,简化后的卷积模型包括共鸣箱与琴码两个部分,琴码的顶部是琴码与弦的作用力,即Fsb,而共鸣箱位移与向应力则作为模型的输出,即yc,可将其转化为Fsb(xb,yb,zb,t)、hc(t)、hb(t)之间的卷积增量。经过分析,发现hc(t)、yc(xc,zc,t)对hb(t)的影响较小,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琴码对于确定区域的实际贡献则较小。

1.3动态接触模型

在安装小提琴时,琴码振动便属于动态接触振动,接触面分为两个,即琴码脚与面板、琴弦与琴码。依据赫兹基础振动理论,对于每个振动模态的变化都会影响琴码的共振、振频的变化。将琴码安装在面板时,琴码脚与面板、琴弦与琴码之间的界面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接触面的面积、面板与琴码的粗糙程度、琴码的材料、弦的力量等。另外,由于琴码结构的变化对于小提琴的影响较为明显,所以动态接触模型对于分析小提琴振动机理的变化也相当敏感[1]。

2.小提琴声学品质分析

2.1影响音色的因素

上文说道,小提琴的振动机理较为复杂,因此影响音色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琴弦的影响。在小提琴演奏的过程中,弓弦与琴弦做垂直运动,弓毛在某一位置与琴弦接触,此时琴弓会有一定的力作用在琴弦上,即“弓压”,而拉弦、运弓的具体速度称之为弓速,正式这样的运动直接影响了小提琴的音质。因此,弓压与弓速需要保持协调,弓速小于弓压,就会发生“挤压”的声音现象,而弓速大于弓压又会发生漂浮的噪音,严重影响小提琴的音色。

(2)琴码的影响。在小提琴中,琴码具有传递振动的总要作用,其具有灵敏的特征,能够将微小的声音转化成明显的声音。在保障强度符合琴码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准确的传递振动而形成的声音,所以说琴码对于小提琴的音色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共鸣箱与琴码产生共振或者接近共振时,琴码对于面板的作用力就会明显的增加,进而提高小提琴的振动;琴码的宽度、高度与厚度也是影响小提琴音色的重要因素,如果将夹子夹在琴码上,就会降低声音的传递,实现降低声音的目的。

2.2改善声学品质的措施

由于小提琴的音色受多方因素影响,所以要想改善其声学品质也要从多方面入手:

(1)琴弦的粗细。对于材质相同的琴弦来说,当演奏至音高的部分时,较粗的琴弦则需要更多的拉力,但是不易发生弯曲,声音更大,而细弦的声音则更加明亮。因此,对于声音较为尖噪的小提琴可以更换粗浅显,而声音低沉的则可以通过细琴弦进行改善。例如:要想在E(E5)的琴弦中获取金属质感的声音,便可使用较细的琴弦,而琴弦加粗的方式较多,包括在A、E弦上缠绕铝箔、将铜丝缠绕在D弦、将银丝缠绕在G弦等。

(2)琴码的选择。如果小提琴的声音不通畅,可以更换较薄的琴码,选择木质较软并且体积较小的琴码。反之,如果小提琴的声音较为尖噪,则需要更换木质较硬、体积较大、琴码脚稍厚的琴码,但是要保障的在恰当的范围之内。

(3)面板的设计。小提琴面板的形状对于音色、清晰度与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面板的薄厚程度则是另一个影响的因素。面板的设计是依据小提琴的形状、面弧的高度、木质的硬度等因素决定的,而背板主要是将面板的振动反射回去,因此背板的弧度不能太高、中间厚两边薄且弧度成尖圆的状态。

(4)音柱的长短。如果小提琴的音色较为沉闷,可已经更换较长的音柱,如果音色较为尖锐,则可以更换较短的音柱。在调整音柱以前,需要放松琴弦,避免损伤琴板[2]。

结语:

综上所述,小提琴的振动机理较为复杂,而研究其机理的模型较多,在实际分析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机理模型,适当的调整小提琴的声学品质。以此为基础,在掌握影响小提琴音色因素的前提下,采用恰当的方式使小提琴的声学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所以,可以将文中的模型与改善方式应用在调节小提琴的环节中。

参考文献:

[1]张承忠.小提琴振动机理及声学品质[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刘雷峰.小提琴的振动及声学特性分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提琴
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研究
小提琴泛音演奏的原理与实践
“或”的两边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小提琴演奏之心理“意识”初探
小提琴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拉小提琴的大嘴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