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

2017-10-21 18:45秦芳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创新语文

秦芳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对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标准,也没有办法达到满足。为了迎接新时代所提出的标准以及挑战,我们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的思想和手段,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而进一步地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模式的融入,给出了几点相关的创新建议和对策,来日后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的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

一、引言

在新课改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也给予了十分重视的关注度。所谓人的思维,就是人所看到的、所领悟到的、所行动的。这些行为都受到了以思维为核心的支配,如果没有思维,那么就没有创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的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曾经说过:“如果要想在科学上取得一定的成绩,那么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和别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而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思维,在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中,加入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它具有一定的优势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一方面,思维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语言和思维二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语言可以承载着思想,而思想可以传递着精神;;另一方面,语文的教学覆盖的面积十分广泛,它的内容可以延伸到生活之外。而且语文的教学内容的十分丰富,从而决定了教学方式的灵活,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变成了教师的工作重点。因此,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融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创新教学的对策和建议,对日后的创新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迫于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教师们通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的实际运用之上。同时,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采取的也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掌握文字的使用规则,并没有对文字的内在涵义及其文化特征进行详细的讲解,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们虽然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文字表面的意思,却不会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仍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自身学到的知识。教师们也忽略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而不是一味的唱独角戏,应该提升和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反观在如今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度十分低下,通常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边倒情况,导致课堂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不是十分的理想。而且,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之下,对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及时的提出,虽然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可是学生们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最终也只是似懂非懂,导致自身的语文知识框架不牢靠,一触即塌。同数学和其他的理科学科相比,语文具有极强的逻辑性,而且语文教学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较为低下,长期以来古老守旧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逐渐的减弱,最终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模式创新

3.1 改变传统观念,激发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往往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了根本出发点,教师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长期以来这种守旧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思想局限于传统的固定框架之中。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过去单一的知识传送,变成如今的探究式互动合作学习。教师们应该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启发,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适当的肯定。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不应该将关注的目标单一的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上,应该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内容,结合一定的德育教育,用教材中人物的高尚品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教材中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教师也应该对自身严格要求,以自身作为榜样,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日后发展成为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打破集中性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一套固定的回答方式和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这一种不良情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对课堂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多引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变式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同时教师还应该寻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对于学生们的发言,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认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大胆提问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就可以证明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在提问中收获思维的扩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发散性思维广泛地应用到作文的教学中,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文章进行立意,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观点,将创新的因素融入到作文中。例如,一个题目就可以存在“一题多写”、“一事多写”的情况,而且根据一个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内容和主题,从而表述学生们不同的观点,这也是提升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

3.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想象开始的,牛顿可以从苹果落地的现象推理出万有引力的定律;瓦特可以对蒸汽机产生想象力,从而想到蒸汽动力改良供蒸汽机。由此可见,如果在创造的过程中没有想象力的参与,那么创造力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培养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为学生们创造力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和阅读训练中都离不开想象力这一内容,尤其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的时候,运用到想象力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我们在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人物,来激发学生适时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冲破现实的牢笼,在想象的世界中真正的实现视通万里的宏伟目标;同时,在对语言中画面的情景进行想象的时候,学生们也可以加一些自己的感悟语言,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去揣摩和猜测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教师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们续写、改写文章情节等方式,来训练学生们的想象力,提升学生们思维的活跃程度,鼓励学生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段,自己重新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中使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不断的获得提升,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4 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们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才是教育的首要对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统治者的角色,他们应该成为学生们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他们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亲人,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主体的作用,而不是主宰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的降低自己的身份,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应该用一个平易近人的谦和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打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提升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应该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感受到活跃的气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素质教育受到了各界高度重视的今天,我们应该遵守在新课改中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新型的教育要求,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扩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指引,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打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的将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发散思维,为日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打造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參考文献:

[1]曾拥.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期刊论文]《科技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6年6期.

[2]何桂香.浅析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研究[期刊论文]《东方教育》,2012年8期.

[3]邹权.试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期刊论文]《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

[4]龙胜好.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年5期.

[5]雍春霞.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期刊论文]《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年1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创新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