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

2017-10-21 18:18李博伟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合作治理公共事业新农村

李博伟

摘要:要想促进农村事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加强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力度。就目前来说,新农村在社会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公共服务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因此,本文就针对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治理;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

引言:

近年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事宜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毕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但就现在发展的情况而言,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为了促进新农村公共事业的健康稳速发展,有必要改变现有的发展策略,重视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

一、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

(一)地方政府不敢大胆实施创新方案

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追求经济增长已成为其考核的重要内容。而这一行为就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对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发展不够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不能充分保证就业机会的均等性以及广泛性。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城市优先战略的广泛实施,政府在城市中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以及资金,使得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趋于完善,但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发展不为乐观,国家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投入较少,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此外,在中国的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建设中,创新管理在新农村公共事业的经验不多,并没有太多的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实例和一套完整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参考,使政府不敢大胆实施创新方案,导致现在新农建设的进程较为缓慢。

(二)决策层自身的弊端

在中国自上而下的决策制度下,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新农村的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在利益和自身发展的公共事业中,优先决策、发展模式等相关的落后性,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从当前来看,新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设施的不合理分配,造成公共资源浪费,使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不能顺利进行。此外,农村公共事業发展资金不能及时得以提高,这也是制约新农村事业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就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状况而言,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因为“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倾斜政策的原因,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据了解,在我国仅有20%的农民享受了卫生资源,但我国农民总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60%。农村面临着教育资源的短缺、医疗程度低、农民市场谈判地位低等问题。当前,想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就必须正是这些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合作治理时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新农村事业的进程,政府需要转变其职能,同时也要借助于一定的社会力量进行共同治理。由于农村人口较多,需求也随之增多,社会也在不断变迁,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发展已呈膨胀态势。单单依靠于政府来说,压力十分巨大,所以想要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方面的公共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相应的基础保障,就需要努力将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同时也要采用合作治理的方式,这样是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说,合作治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点,公共行动体系的多中心化。进一步来说,也即为由于合作组织的不同特点,各组织之间也有着不同的联系和资源,不仅可以共享公共事务管理的资源,而且还可以提高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

第二点,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的管理策略。通过双方长期的管理与合作,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共同管理实现共赢[2]。

第三点,通过共同学习推动相关政策的产生。在合作治理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双方共同学习和管理的方式,从而达成一致的战略和计划。就目前来说,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广大群众有着复杂多样的要求,想要实现高难度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就需要将合作治理应用到现在的新农村事业建设中来。

三、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明确管理职能

想要促进新农村事业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坚持合作治理的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职能,明确相关关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角色定位的理性化的社会组织和农民,实现以合作治理效果最大化。例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适应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通过合作治理,解放政府的微观管理,并使管理纳入宏观调控,这样一来,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共服务功能。

(二)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为了使农村公共事业的顺利发展,首先必须在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国家财政投资分配以及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同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适当增加医疗以及其他费用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合作治理模式,在公共事业发展中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拓宽其融资渠道。除此之外,通过地方政府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调动相关企业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这样一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双管齐下,新农村事业的管理工作定会顺利开展。

(三)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合作治理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建立和完善一套绩效考核机制,对于促进管理创新以及提高管理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绩效、管理成本以及持续改进的绩效评价机制,加之不同类型的验证方法,可以保证公共管理实现规范化的最大程度。

总结:

总而言之,想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必须立足于现状,推进农村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也要积极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适时推出合作治理机制的最新决策以及对策,加大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真正的实现惠民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志红.浅谈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J].学理论,2010(34):49-51.

[2]张润君.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1(1):56-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治理公共事业新农村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合作治理理论视域下的贵州扶贫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参与式治理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分析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