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0-21 06:40陆卓纯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人才思维能力

陆卓纯

“创新”通俗地理解,也就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去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实现改变。“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培育创新型的环境”“支持鼓励创新型的学术”“多出创新性的成果”,是强国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更是践行创新教育理念的总趋势。我校近四年来实施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广西基础教育“创新育人模式”实验研究专项课题《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的案例研究》(2012JD016)的实验研究,挖掘“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兴趣+自主+培训”的选苗和培养模式。

一、创新人才的特征与特质

(一)“创新人才”的特征

意识敏锐:能感知所处环境的新变化,对新趋势有独特的研判思维;

精神首创:具备继承和创新性,能用所知解决问题、催生新事物;

能力超强: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学习、分析判断能力。

(二)“创新人才”的特质

近年来,我校对高中创新人才进行选拔、跟踪观察、采取科学可行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验,总结出他们具有如下六大主要特质。

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2]就是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担当等,更是其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

高度敏锐的洞察能力:创新人才在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触发的灵感和顿悟,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神采灵动的发散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时,创新人才能产生新颖、独特并且有社会价值的思维产品;

坚忍不拔的自信意志:创新人才能预见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及良好的承受力;

宽泛丰富的综合知识:创新人才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了解横纵学科知识,精通专业,掌握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科学严谨的理论实践:创新人才有求实的工作态度、严密的思维逻辑,并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创新实践。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原则

德育优先原则:强调德才兼备,更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为的是让他们实现个人能力发展得更远;

遵循规律原则:塑造行为,必须考虑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规律,应遵循教育规律;

因性施教原则: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自主探究原则;列昂节夫和皮亚杰都认为主动性是主体活动本质特征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或认识正如没有对物体的触摸就不可能产生对物体的触觉。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开展针对问题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

知行合一原则:“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强调学习、质疑、深思、辨识之后,是为了指导人生实践。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基于学生自身条件,实现对中学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和挖掘。

1.发掘兴趣扬长

兴趣是进行学习、探究的根本动力源泉,它不仅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批判思维等智力因素的提升,还有助于坚定毅力和责任感等素养的养成。我校根据小梁同学从小对动物非常感兴趣,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有意识地引导他进入了学校化学奥赛集训队,分阶段地进行理论的培训,最终在化学竞赛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现在中国科学院读博,奠定了良好“科学家梦”。

2.锻炼自主育能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我校小韦同学善于把自己的工作与读书、学习协调好,学校根据学情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机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规划人生目标,后来该生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组织有国际辩论活动,表现出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3.强化实战励志

心态影响着能力的发挥。我校小李同学是师生们公认的当年考取清华大学“黑马”,这与学校用心去模拟“实战”,提高其对高考的适应能力,最后超越自我。

4.激发潜能拔高

人的潜能有爆发性。考取清华大学的小葛同学直视一次次挑战,始终相信:有理想的人,千难万险都不能抵挡他前进的脚步,把潜能转化为一次次前进的力量。

5.专项培训突破

“他培”“自培”是学生学习提升的平台。我校小杨同学,自进入高中以来,学校根据其有严密的思维特质,鼓动他勇于挑战高难度的学习——物理奥赛,并物色聘请专家“送培到校”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利用假期主动“走出去”,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冷静,减少了高傲,懂得了道理,提升了能力。经过堅忍不拔的努力,小杨克服短板以广西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物理竞赛全国初赛一等奖,最后以强大的实力被清华大学录取!

6.导学规划未来

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我校每年均有200名左右学生在高考英语作文得到满分,这与科任老师“导师制”实施是分不开的:入学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规范英语的习惯;养成背诵、朗读的习惯;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英语报刊书籍,扩大词汇量,并从中学习有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质疑意识,多和老师同学请教;善用零星时间分散来记忆单词;善用错题集。

四、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关于创新人才苗子的选拔测量工具的选择

在设计测量工具时,要全面考虑,有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评卷误差。如何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开发可行性操作的“多项能力测试”是关键?

2.关于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问题

学校的批量化培养方式与个性化培尖的矛盾, 学生自主去选择专业方向、课程、研究项目、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的高校做法在高中阶段仍难以实施。

2017年是国家实施“一体四层四翼”高考命题改革的元年,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共有7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一本上线率达73.6%,愿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更优的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人才思维能力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