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小班化教学初探

2017-10-21 18:45高广林黄晓冬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小班教学成功

高广林 黄晓冬

摘 要: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模式。它是以缩小班级规模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通过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发展,对学生个体关注,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体育教育资源和信息,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关键词: 小班教学;个别指导;有效教育;成功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158-01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普遍存在大班化教学,大班教学空间拥挤,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机会少,尤其在体育课教学中,一方面体育老师调动队形比较费劲,另一方面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练习次数较少,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和密度,教师发现联系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教学,这样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升。我校2012年开始探索小班化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个性发展可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一定的突破。下面就小班化教学的趋势、优势及对策进行分析总结。

一、“小班化”发展趋势

“小班化”体育教学是通过身体联系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为主体转向学生为主体。“小班化”体育教学,学生人数减少,学生在教学空间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个体的成倍增长,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交流机会。

二、“小班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1、可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互动。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里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

2、能充分展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空间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实践的可能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更富于合作和竞争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3、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5、增加队形变换,满足教学需求

不断变换队形,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心理需求和教学需求,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学习热情,在小班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数少,根据课的需要,我们经常变换队形,例如:在集合时,站成各种优美的队形(半圆形、小太阳形、三角形,四人小组形)等等。在练习过程中,根据课的组织需要,经常不断地变换练习队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的结束部分,根据内容的需要,也经常进行队列队形变换,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和满足。

二、实施小班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班级规模的改变一定会带来一些问题应该在实施中多加注意,避免走弯路。以下是笔者所考虑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策

1.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将不适应小班教学的教育新模式。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所以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多进行培训,对小班化教学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转变教学模式,不能穿着新鞋走老路。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小班教学的首要问题,也是教师适应小班教学模式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实施小班教学,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2.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少,学生参与的练习几率大增,但是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上增加了难度,并且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范围也变的狭窄起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小班化的体育教学教师和学生较近距离的接触,重视体育课堂调控与管理,并管理好体育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效地组织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内容,结合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分组的多种变换,如自由组合的分组;互帮互学的分组;、和分层次教学的分组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增加学生表现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及时指导每一个小组的活动。

3.教师要定期进行评价反思。

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小班教学,教师要按时定期进行反思,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选择最好的解决发放,在适应中进步,出了教师之间的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看到最直观的症结所在,及时进行反思和优化。

三、小班教学的发展展望

小班教学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均等的全面发展的机会,给教师更多的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小班化的体育教学为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体育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关注每一个学生,加强小班化体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及靈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努力促进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

猜你喜欢
小班教学成功
孩子,我该教你们什么?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教学经验论
浅谈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活泼的英语小班课堂教学中有关纪律优化的尝试
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导师制小班教学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