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2017-10-22 14:29吴媛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建设新媒体

吴媛媛

摘 要:群众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于提升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不断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也不断地成熟,新媒体随之出现,它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本文从新媒体的内涵和特点着手,剖析新媒体对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利与弊,以此来探索新媒体下如何创新群众文化的宣传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形式以及如何提升群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媒体;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238-02

新媒体自出现之日起,就受社会大众的关注。它的出现一方面加强了信息的传播交流,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在社会大众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群众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新媒体的新环境下,精准的把握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增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活力,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媒体

(一)新媒体内涵

新媒体,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同,一般意义上是指运用数字化网络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它最大的进步就是突破国家、地区和人们之间的边界,真正达到了文化交流的融合和互通。目前新媒体主要形式有QQ、微信和微博,而且,据统计,微信海内外版本的月活跃账户达到了8.89亿,微博的月活跃账户达到了3.61亿。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人都离不开媒体。

(二)新媒体特点

新媒体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新媒体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只需要人们拥有一个智能手机、一个电脑或者一个平板电脑就可以在互联网上面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

第二,新媒体具有海量性。在上文我们说到微信、微博使用人数总量很大,所以在网络上有各行各业的人发表信息,专业的、生活的和娱乐的。种类丰富,人数庞大构成了新媒体的海量性。

第三,新媒体具有及时性。从新闻方面来说,因为新闻就是十分讲究及时性的。原来,传统媒体发表新闻隔天一发的更新速度就已经十分便捷了,但是这远远不及新媒体随时更新的速度,因为新媒体的使用权归于普通民众,当地新闻可及时由事件用户发布出来,不再需要记者的中转。从九寨沟地震、马航等事件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晰感受出来了。

第四。新媒体的交互性。传统媒体的传播都是单向的,用户被动的获取从电视、报纸上播出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时代,用户可以对信息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自己传播信息,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很强。

二、新媒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

客观上来讲,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群众文化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趋利避害,这是新媒体的新环境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挑战

第一,新媒体下,信息的传播具有灵活性和海量性,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家获取信息,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兴趣会有所下降。第二,新媒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带来的多样化的活动远超过一些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这大大减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第三,传统的文化活动目前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传统的文化活动虽然一直有所创新,但是形式还是趋于落后,没有跟上新媒体带给群众增长的文化需求速度。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次数少,没有形成系统的活动体系,活动开展比较零散。第四: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虚假信息、虚假诈骗、信息泄露等等,这极大地打击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机遇

第一,新媒体拓展群众文化的传播渠道,使群众文化传播不再局限与主办方,也可以借助大众力量,活动的曝光量增加,传播范围更广。第二,新媒体创新了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新媒体再传播文化活动的同时,也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公众号的加入,政府和群众的互动。还有,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个性化,主办方收集受众信息的渠道增加,更加清晰的把握群众的活动需求,从而更能吸引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第三,新媒体促使政府和群众的互动增多,群众不在局限于时间、空间,更多的参与到活动的选择与改善中,活动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群众文化活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众文化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新媒体。将群众文化建设推向另外一个高潮。

(一)创新群众文化建设的思维方式

新环境下,许多的工作者还没有转变自己的思维,固守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与固有的思维下节节败退,让群众文化陷入一种僵局中。在群眾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思维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工作者拥有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才能在设计群众活动形式中保持先进性,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吸引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上文说过,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让人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天下事,也会让人们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它既能传播虚假危险信息阻碍群众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况且人是群体性动物,群众是需要外界的交流活动,这是互联网所无法满足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工作者树立一种创新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新媒体的创新与传统的活动相结合起来,打破群众文化活动目前的僵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个新高潮。

(二)利用新媒体拓展群众文化宣传途径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况且对于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它对于群众的吸引力很小,就更需要宣传的造势。在新媒体时代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一方面需要传统媒体的增强,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工具宣传群众活动,贴近群众的生活。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的使用量节节攀升,工作者要抓住这种新型的宣传渠道。开设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公众号,地方政府设置自己的官方网站,并且要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宣传进行研究,结合当地的特点,运用生活化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进行新媒体的运营,吸引更多当地民众的关注。新媒体本身就有传播速度快和海量性的特点,经营好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时通过平台发布相关的文化活动信息。不仅可以形成一个定时,定量的宣传平台,增加文化活动的曝光量;还可以发挥群众的作用,利用群众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对活动进行转发、评论,增加群众的了解,更好的增加文化活动的公众化,活动对群众的吸引力也会由此增加。这样才能更好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宣传的效率。endprint

(三)利用新媒体发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在内容上:新媒体时代下,群众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新媒体上,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投票竞选等形式,选择群众喜歡的文化活动形式开展。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品质的时代,群众文化的工作者也应该提升活动品质,可以通过将群众分类来策划活动形式,利用年龄、行业、兴趣等将群众分类,通过分类策划不同的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在形式下上:新媒体的发展是和互联网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互联网为许多行业带来许多新的生机。群众文化活动也不例外,利用互联网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运用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不再将文化活动局限于传统的展出形式,可以加入3D、VR等效果,让文化活动更有吸引力。群众文化活动重点在于群众,新媒体时代下应该让活动更加的贴合群众,政府可以利用公众号征集民众设计群众文化活动,及时公布和开展公众中优秀的设计方案,让文化活动方案更具有多样性。

(四)通过新媒体增强群众文化的参与性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是党的指导方针。新媒体时代下,这个方针依然使用,为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工作者可以通过采集群众在微博、微信等上评论、收藏等信息分析群众的兴趣点,从而抓住群众的吸引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性;政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投票,比赛设计等形式决定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等,完全由群众来设计文化活动,集中群众的智慧力量,把握群众内心的需求,提高群众在活动制作中的参与性,不再是以前的主办方独立制作;在后期,政府可以专门开通意见反馈,收集群众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注重及时有效的回应公众的需求,总结活动中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举办下一次的活动;政府还可以专门开设精神启蒙这一栏,收集群众中正能量的事情,在公众号的专栏中发布出来,起到弘扬正能量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公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这样可以起到一个良性循环,利用公众的关注宣传文化,降低宣传成本,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也要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趋利避害,借助新媒体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公众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婧.新京报财讯[N].2017-08-05.

[2]周文林.新华网[N].2017-08-09.

[3]于辉.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开展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5(11).

[4]李桂玲.做好郑州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中共市委党校学报,201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文化建设新媒体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