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旅游与贸易互动机制研究

2017-10-23 00:37田芮凡
时代金融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东盟中国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动互联互通加强产能合作,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是互联互通的根基,所以要做好民意基础,促进文化、青年、妇女等交流,扩大旅游的规模,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一方面,旅游是人与人之间,不同文化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旅游,可以更好地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增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增强,又会反过来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人文交流,进而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 东盟 旅游与贸易互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指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海上合作,但它是在东盟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亮点是海上合作,比如,“海上丝绸之路”很可能实现与东盟的对接。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与东盟建立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更加注重民心相通这一根基。注重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充分发展国际旅游业,进而推动国际贸易合作。随着国际贸易合作的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又会反过来促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东南亚地区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基于中国与东盟旅游发展的基础及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合作存在雄厚的现实基础,认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中国-东盟旅游推动贸易

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前者指外国居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后者指本国居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由此而引起人员和资金的国际流动,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旅游可以推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旅游。早在前期已有相关文论证了这一关系。2000年,Kulen-dran和Wilson以澳大利亚为例,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与美、英、日、新西兰四国之间的旅游与贸易的关系,为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机制提供了事实证据[1];2001年澳大利亚学者Jordan Shan和Wilson以中国为例,发现与众多伙伴国在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2];2003年Satheesh和Russell 以美国堪萨斯州为例,分析了国际旅游对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并认为国际旅游可促进跨国贸易的发展[3];此后,Khalid和Al-Qudair分析了伊斯兰国家旅游与贸易互动,发现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4]。我国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孙根年提出了旅游与贸易是相互联系的,并依据对24个伙伴国数据的统计,分析了入境客流量与进出口贸易市场占有率的关系[5];更多的实例证明了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总收入从1978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62%。我国国际旅游在发挥民间文化交流功能、促进服务贸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全面融入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我国在国际旅游业发展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步上升,在世界旅游发展新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突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及凭借地域优势(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均水陆相接,一些东盟国家如老挝、越南、缅甸与中国接壤)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着东盟各国人民前来中国观光旅游。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由于空间距离近,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望,是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的旅游与贸易伙伴。

(二)中国-东盟旅游推动国际贸易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国和旅游客源国,而东盟各国凭借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原始森林半岛和海岛的自然景观及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异域民俗风情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中国与东盟之间自古以来就有密切联系,使得东盟各国社会文化中都还保留着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众多的中国文化的遗迹。同时,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等省区与东南亚各国水陆相连,许多民族跨境而居、和睦相处,语言相通、民俗相近,社會文化相互融汇,形成较强的社会文化纽带[6]。“十一五”期间,我国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458.14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165.18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1,347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566.45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885.55万人次。2010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为5,738.65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636万人次。2006年到2009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先后进入世界前5位,出境旅游人数稳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地位;2010年,我国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互相开放为对方的旅游目的地,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国际旅游交流和发展。据统计,仅1995年到2000年的5年间,东盟接待国际游客人数从2917.3万人次增加到3823.7万人次,其中东盟接待中国旅游者人数从87.2万人次增加到233.3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7.3%,东盟接待中国游客人数占比重从3%上涨至6.1%。而中国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从2003.4万人次增加到3122.9万人次,中国接待东盟各国的旅游者人数从107.8万人次增加到178.9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0.7%,接待东盟旅游者所占比重由5.4%上涨至5.7%。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东盟国际旅游不断发展,呈上升趋势,中国与东盟各国间互动游客人数不断增加,中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与东盟旅游推动双方贸易发展。endprint

二、中国-东盟贸易促进旅游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定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2013年是中国与东盟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被国际社会称为“黄金十年”,2013年9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开创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未来“钻石十年”,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三条路线:西线:中国沿海港口—南海—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欧洲;东线:中国沿海港口—朝鲜半岛—北美、拉美—欧洲、北美大陆东海岸;南线:中国沿海港口—南海—东南亚—南太平洋国家。可以看出三条路线中有两条经过东南亚。从而,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得到不断加强,国际贸易活动逐渐增多,商务活动交易频繁(如大型国际活动的举办),各国出境限制将逐步减弱,免签和部分免签逐步推广,为中国与东盟间的双边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国际旅游活动。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更好的推进民心相通这一根基,增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同时也为了加快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提升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双方的进出口贸易水平,推行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是可行的、有效的、重要的。

(一)推行多样化旅游形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指出,2013年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出境旅游规模9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带来的签证放宽等相关政策,为东盟各国来中国旅游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为了进一步方便东盟各国的游客来中国旅游,推行多样化的旅游形式是必要的,比如,在线旅游、移动旅游、半自由行旅游等形式多样化。随着在线旅游、移动旅游等逐渐兴起,旅游者对旅游服务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对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打造良好的旅游形象,减少传统旅游服务业中的多链条形式,明确旅游服务中的责任分配。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旅游服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对从事旅游服务人员制定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对其集中培训加强旅游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质,这不仅可以营造当地的旅游形象,同時也为中国营造了良好的形象。政府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政府要加强监管机制,对盲目开发、缺乏规划的现象加以制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统一规划,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同时,为了更好的推动贸易发展,可以扩大旅游规模,开发当地特色的产品,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产品向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努力挖掘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开展生态旅游。提高由国际旅游带来的国际贸易收入。

(二)借鉴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国际旅游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积极规范运行机制。为此,在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的问题上,区域内各国或地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本着实事求是与平等互利的原则,切入实际,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合作框架[7]。“海上丝绸之路”的三条路线有两条经过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有利于建设海洋强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促进了双方的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国-东盟建立旅游合作。应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机遇,拉紧海洋旅游合作利益纽带,建立岛屿地区国际海洋旅游项目合作机制,打造守望相助、同舟同济的岛屿命运共同体[8]。加强以海洋旅游为重点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打造南海丝路旅游圈。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条件下,解决南海问题。习近平曾表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欢迎大家共同使用海丝基金”解决南海争端问题。在加强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基础上,进一步与东盟国家开展文化、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促进投资便利化,加快电子商务的推行。如文莱已承诺在电信,旅游,航空领域放开。印度尼西亚也承诺在旅游,餐饮等领域开放。

参考文献

[1]Kulendran N,Wilson K.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J].Applied Economics,2000,32(8):1001-1009.

[2]Jordan Shan,Wilson K.Causality between trade and tourism: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1,8(4):279-283.

[3]Satheesh Aradhyula,Russell Tronstad.Does tourism remote crossborder trade[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altural Economics,2003,85(3):569-579.

[4]Khalid H A,Al-Qudair.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ome islamic countries[J].Economic Studies,2005,5(10):45-56.

[5]孙根年.大国优势与中国旅游业的高速持续增长[J].旅游学刊,2008.23(4):29-34.

[6]罗明义.旅游服务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先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1):121-126.

[7]~[8]邓颖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5.12(246):40-45.

作者简介:田芮凡(1996-),女,汉族,山东菏泽市人,经济学硕士,单位:广西大学中国—东盟区域发展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盟中国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