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与异同:中日茶道文化之比较

2017-10-23 14:05赵婷张卫娣
现代交际 2017年20期
关键词:差异历史

赵婷 张卫娣

摘要:中日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流已有数千年历史。茶道作为两国文化的共同属性,既有一脉相承的根源,也有因融合本土化而引发的差异。中日茶道文化的继承和嬗变,对两国文化的共同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茶道文化 历史 差异

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75-02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之始就充满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其渊源的历史及文化内涵一直影响至今。唐朝时期陆羽创作的《茶经》堪称我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中论述的茶源、茶具、煮茶法、饮茶法、茶器等茶学文化对我国后期茶道的发展影响极大,同时也远播海内外,受到世界茶学爱好者盛赞。我国的近邻日本自古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日语文字书写上即可窥见一斑。当然,我国的茶文化对日本人的生活乃至民族精神也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后来日本茶道得以发展的文化根源。日本茶道虽然来源于我国,但经过历史及本土化的演变已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文化,因此也散发着独特光芒。

一、中日茶文化的传播史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日茶文化的交际最初发生在我国唐朝时期。由于当时日本政府对“唐文化”的向往,遂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访学,并将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传回日本国内。在这期间,以最澄大师为代表的僧侣也来到中国,他们在平日里除了研习佛法,还与宾客对花啜茶,从中领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回国时,他们携带的茶葉和茶种,受到当时日本贵族的推崇,也由此成为日本茶圣千利休抹茶茶道的根源。[1]

日本早期的茶道,其原意乃是“茶汤之道”,属于饮茶的仪式用语,亦被简称为“茶汤”。茶道在日本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人们日常起居的礼仪法度。日本茶汤秘籍《山上宗二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首先,即便大家平素是相互熟悉的,但在展示道具或在初次打开茶叶罐盖的新茶品尝仪式上自不待言,即便是日常茶会在出入“露地”时,也都要本着“一生仅此一会”的心情,尊敬主人,仪表庄重。无论是公事还是杂谈时都应忌说那些无用的话。

从中可见茶汤是通过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灵沟通,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飨宴。

学者滕军曾将日本茶道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日本平安时代,主要受中国唐朝饼茶煮饮法影响;第二个时期是镰仓至桃山时代,主要受中国宋朝末茶冲饮法影响;第三个时期是江户时代,主要受中国明朝叶茶泡法影响。[2]另外,学者余悦认为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轨迹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佛教僧侣是中日茶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二是日本茶道的形成是由于与中国有着长期的文化往来;三是中日茶文化的交流从原来的单一层面转向文化综合交往。[3]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也是日本茶道发展史。

二、中日茶道文化的演化

虽然陆羽《茶经》的诞生可以看作我国茶道文化的正式形成,但该书中并未提及“茶道”一词,更未对“茶道”做出学术性解释,而仅是从茶的采摘、烹煮、品饮等程式中让读者去体悟茶之文化,同时他也强调茶与人之俭德的内在关联。唐朝宰相裴汶曾就茶之功效提出“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的观点,可以视为对我国茶道文化最原始的精当概括。与裴汶同时代的刘贞亮在其著作《茶十德》一文中详述了饮茶的十大功效,如雅志、行道、养身、滋味等,将“茶德”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相融合,提升了茶道的道德内涵。而茶道到宋朝时期又有了新发展,更加强调茶叶采摘的时节与手法,茶具制作的精美程度及烹茶程式的精致。宋代茶文化开始由“大俗”逐步转向“大雅”,追求“极致主义”。宋徽宗赵佶就是一位茶道文化的极力推崇者,其《大观茶论》中提出的“韵高致静”“致清导和”,将我国茶道精神凝练为“静”与“和”,可以说是我国茶道美学思想的一次重大升华。明清时期,普通百姓也将饮茶视为一种生活风尚,茶道的内涵也由此日益丰富起来。这一时期的饮茶程式开始追求简约,变得更加“接地气”,人们通过体味品茶过程,来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到了近现代,对我国茶道精神的提炼出现了不同版本。台湾茶学专家吴振铎将中华茶艺的精神界定为“清、敬、怡、真”,其中“清”是茶艺的真谛,乃“清澈”“清寂”之意;“敬”是茶艺的态度,乃“能敬能和”“专诚一意”之意;“怡”是茶艺的心境,乃“心旷神怡”“和悦”之意;“真”是茶艺的本源,乃“存善存真”“格物致知”之意。[4]河北省茶文化学会舒曼、陈一珉认为茶的文化功能定位包括四个方面,即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而茶文化的精神则是“正清和雅”。学者魏登云、冉光彩从“忠贞不渝”“慎终追远”“人之品行”“尚和”等角度诠释了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

与我国茶道一样,日本茶道自茶文化传入以后,也经历了本土化的蜕变。首先,奈良称名寺的僧侣珠光创立的草庵素茶被誉为日本最早的茶道。由于珠光是佛寺僧侣,因此其倡导的茶道理念中必然融入了佛家教义,如他提倡“人生而平等”,即饮茶活动中是没有阶级歧视的。在《珠光一纸目录》中就有这样一段内容:“其一,应信对上怠慢,对下规矩。”意思是说,在招待上宾时可以有所怠慢,招待下人时应遵循礼仪。这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属于打破常规的提法。对于茶道的修炼,珠光主张“事事用心,处处留意”,通过戒除“酒色”来树立茶道。除此之外,珠光茶道中最重要的是“客风和主风”。所谓“客风”是指参加茶会时,身为宾客要遵守的规矩;所谓“主风”是指在茶会时,主人应遵守的规矩。他认为“客风关乎茶座之建立,主风则要诚心敬客”。他提出客人在参加茶会时,要带着把“每一次茶会看作一生唯一一次”的心情去参加,即谓之“一期一会”。珠光作为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建立了日本最正统的茶道秘籍。珠光之后,日本出现了另外一个茶道圣人——千利休,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对日本后世茶道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为茶道之精髓,意为“和谐”“和悦”;“敬”为茶道之理念,意为“恪守诚敬”“敬爱”;“清”为茶道之效用,意为“清洁”“洗涤”;“寂”为茶道之追求,意为“静寂”,与佛语“涅槃”同义。千利休不太关注茶道中的“细枝末节”,相反,他认为“诚心待客即是茶道”“真心为宾客思考就能实现茶道”。千利休提出主宾在品茶过程中能否获得愉悦感才是茶道的根本。在这种思想的牵引下,日本茶道由注重程式转为关注主宾间的交流,至此,日本茶道正式完成。在这之后,日本茶道文化在千利休茶道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其中就包括古田织部茶道和小堀远州茶道。织部茶道的创新体现在茶室小院的修整上,更加注重桃山美学的华丽与鲜艳。另外,他还完成了小型榻榻米的创造,并将茶室扩大到合适的程度。远州的茶道提倡“诚心待客”,使宾客能够心情舒畅。到了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又先后出现了千宗旦茶道和片桐石州茶道,使日本茶道迈向规范化。endprint

日本历史学家桑田忠亲在《茶道的历史》一书的序言中这样说道:“茶道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品味,向人们昭示并且宣扬日常生活的范式模型。”从日本茶道的历史演化我们不难看出,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既有一脉相承的根源,也有因融合本土化而引起的差异。二者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对茶道精神的理解上,都追求“和”“清”“静”的茶道观;二者的差异之处则表现在现代中国茶道更加雅俗共赏,成为大众文化的范畴,而日本茶道则重视仪式文化,将品茶变成俨然清规。此外,现代日本茶道的程式比中国茶道更加复杂、繁琐。

三、中日茶道文化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像中日茶道这样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冲击而面临相同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在:一是如何实现茶道文化的现代转化。中日茶道文化一脉相承,都根植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同时又融入了儒学和佛家的思想,对两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时至今日,面对欧美等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对茶道文化的传承越来越流于形式,没有从文化本源去继承和发扬。二是如何实现茶道文化的现代传播。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社会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许多世俗化的物质欲被人们广泛认同,对精神文化属性的产品越来越缺乏兴趣。各种网络虚拟剧及各种恶搞、选秀节目花样迭出,极大地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猎奇、追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茶道文化等传统文化变得无足轻重。三是如何避免茶道文化的同质化和边缘化。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渗透,并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了广泛宣传,以掠夺或占领他国的文化市场。在此背景下,中日两国的茶道文化也遭遇被同质化和边缘化的危机,变得既像又不像。

那么,如何破解中日茶道文化发展遇到的困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首先,大力推進茶道文化的现代转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对茶道文化进行通俗化加工、转化,使茶道文化容易被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所接受,这是实现茶道文化现代转化的第一步。另外,根据新时期大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有必要对茶道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理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茶道文化的传播更具时代气息。其次,善于借助各类媒体平台,推动茶道文化大众化。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中日茶道文化传承者应通过各类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积极宣传茶道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理念。最后,应将茶道文化纳入国家文化教育事业中。学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阵地,理应成为茶道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参考文献:

[1]赵婷.浅议日本茶道[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4):193-194.

[2]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余悦.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以茶道思想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9(3):131-141.

[4]吴振铎.中华茶艺的基本精神[J].农业考古,1993(2):44.

责任编辑:孙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差异历史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新历史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