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要全面推开

2017-10-24 02:21向春华
中国社会保障 2017年7期
关键词:费率人社部工伤保险

■文·图/本刊记者 向春华

工伤预防要全面推开

■文·图/本刊记者 向春华

6月27日至28日,全国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会议通报,截至2016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889万人,比上年度增加45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为7510万人。2016年全国新开工建筑项目参保率达到97.1%,建筑施工企业参保人数为1896万人,比上年度增加612万人,是近几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成为2016年度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正增长的关键因素。参保覆盖面的扩大,彰显了工伤保险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同舟计划”让更多农民工受益

针对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集中、流动性强、工作灵活,且难以按照传统稳定就业形态参加工伤保险因而难以获得工伤保障的特点,人社部自2015年组织实施“同舟计划”——建筑业工伤保险专项扩面行动计划,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建筑业从业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切实维护建筑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工伤保障权益。

山东省社保局局长亓军介绍,该省通过多种举措确保当年新开工建筑项目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包括: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厘清部门职责。人社部门牵头承担第一责任、住建部门加强源头把关建立参保与安全施工挂钩机制、安监部门结合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参保、工会组织积极维护职工参保权益。健全统计调度机制,如淄博市开发的“住建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住建系统信息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信息的无缝衔接,建筑施工项目数据的即时共享为督促企业参保提供了基础信息。简化参保流程、健全管理服务机制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通报督查及约谈机制有效提高地方政府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参保的积极性。

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吴琦表示,“同舟计划”实施两年来,该省以督促检查为抓手,由人社部门牵头,住建、安监、工会、社保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多次分赴各地督导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全省,通过检查传导压力,以压力带动力,促进建筑施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的大幅提高。

“以政府为主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吉林省人社厅副巡视员王同海认为,这是推进“同舟计划”很有效的一条经验。经请示省政府同意,该省人社部门向各地市政府发出工作建议函,阐明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保的重要意义,希望政府督促相关部门配合人社部门做好相关企业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

人社部社保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浙江、北京、四川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保人数均超过百万人,绝大部分省份参保人数呈增长态势。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指出,2016年工伤保险工作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建筑业按项目参保,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工伤保险保障先行、灵活便捷的制度优势。游钧要求,未来要实现新开工建筑项目全部参保,同时促进交通、水利等建设领域全面纳入工伤保险。全面建立建筑业按项目参保“先参保、再开工”的长效机制,持续做好相关工作,把握政策关键点,牢握工作抓手,创新工作模式,建立以部门协作、督查和通报为核心的工作机制,保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高效实现。

降费率提待遇“稳步前进”

会议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工伤保险基金收入737亿元,比上年减少17亿元,同比下降2.3%;支出610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增长1.9%。费用增长且待遇享受人数下降表明,一方面企业用人成本减轻,另一方面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的待遇水平有较大提高,参保人从工伤保险中获得更多收益。

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减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的降费率政策。自2015年起,根据国务院部署,人社部、财政部出台文件,要求各地严格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筹资原则,将工伤保险基金结存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规模,基金累计结存超过正常规模的统筹地区,其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不得高于全国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基金累计结存规模较多的,应适时降低费率。人社部社保中心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工伤保险平均费率为0.7%,比上年降低0.15个百分点,有6个省份的平均费率低于0.5%。新政成效初显,全国工伤保险降低企业用人成本130多亿元,工伤保险在服务大局的同时进一步健全了费率机制。

2016年各项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均有较大程度提高,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等增幅均超过8%。会议透露,人社部已经原则通过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政策文件,将综合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相关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情况等因素,兼顾不同地区待遇差别,按照基金省级统筹要求,适度、稳步提升,实现待遇平衡。会议要求各地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科学化、规范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方案,统筹考虑,详细论证,周密测算,做好与省级统筹工作的协调推进,确保调整机制有序建立,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平稳运行。

保障职工权益从预防入手

2016年度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虽然较上年度仍有增加,但是工伤总人数则有所下降。会议数据显示,2016年认定(含视同)工伤人数为103万余人,较上年减少约4万人,下降3.7%;与此关联,2016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196万人,较上年亦有所减少。虽然缺乏精确的定量研究,但业内人士认为,工伤发生率的降低与近年加强工伤预防不无关联。

我国工伤保险已经确定了“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工伤预防成为近年工伤保险的重点工作,对工伤发生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多年来践行“预防优先”理念,已经初步形成工伤预防体系,2008—2016年,工伤发生率从0.62%下降至0.37%,下降幅度达40%,不仅减少了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更从根本上保障了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广东省的经验是,首先通过地方性法规推动工伤预防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工伤预防工作的法律基础;其次,明确工伤预防费的支出范围、使用主体、预算管理、用款程序等规范,确保预防费的规范和正当使用;最后,完善预防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广东省人社厅副厅长左孟新进一步介绍:“主要建立了三项长效机制,即经费保障机制、绩效评估机制、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制度保障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常态化。此外,除了宣传以外,还重点抓培训工作,从2009年开始,推行全员参与和双向互动式培训,在制造、建筑、陶瓷、五金、黏胶等行业试点,累计培训企业600多家、参训员工7.7万人,参训职工的工伤预防意识显著提高。”

人社部即将与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颁布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使工伤预防工作如虎添翼,极大地促进工伤预防工作的进展。

游钧强调,各地要全面推开工伤预防工作,切实发挥好人社部门的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预防工作的重点领域,做好流程管控和项目验收评估,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合理合规使用,确保工伤预防工作发挥实效。

迈向省级统筹 提升保障能力

受经济新常态以及降费率、增待遇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部分实行地市级统筹的地区当期基金收支已经出现赤字。在新的形势下确保基金安全,是保障工伤职工权益的根本要求,实行省级统筹是一条有效的应对之策。

已经实现省级统筹的河北省的经验表明,省级统筹不仅实现了丰歉地区之间的基金共济,而且更好地提升了服务能力,对基金征缴产生了积极的能动作用。2016年,该省面对经济结构调整、治污染、去产能的严峻形势,基金征缴仍超过40亿元,基金结余也从省级统筹前的19亿元增加到28亿元,基金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河北省人社厅副厅长肖兰成认为,统一参保缴费基数、费率、待遇计发标准、认定和鉴定程序、经办规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是省级统筹的制度框架,明确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职责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是省级统筹的基础,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行精细高效的管理服务是省级统筹有效发挥效能的保障。

会议要求各地全面启动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坚持统一制度、职责明晰、统调结合,切实做到“统筹层级提升,管理服务下沉”,各地要在2020年底前全面实现省级统筹。■

猜你喜欢
费率人社部工伤保险
基于图数据库的全国联网收费快速路径搜索和费率计算方法探究
中组部、人社部调研组到福建省开展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调研
人社部回应养老保险热点问题
工伤保险缴费不实 待遇有争议怎么办
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可以同时享受吗
人社部就业扶贫专项组专职副组长、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你的收入与此有关
基于费率文件累加的高速公路费率生成校核方法应用
我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