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

2017-10-25 10:19雷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复习课小组合作

雷艳

摘 要:每个学期上完新课后,学生就开始在课堂上“开小差”了。在学生看来,复习课上讲的都是学过的内容,可听可不听,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化解复习课上的尴尬,让复习课也能够获得学生的“青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在制定了系统的复习计划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在复习课上的学习兴趣,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复习课;主体意识;小组合作;兴趣

相信每位老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验:复习课最难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讲台下却是昏昏欲睡,完全提不起一点儿听课兴趣。即便是学习成绩好、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也会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已经掌握,并不会集中注意力去听。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老师却累得够呛。那么,是不是复习课真的没有必要上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显然,温习旧的知识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复习课不仅有必要上,还应该好好上、认真上。那么,复习课究竟该怎么上?我结合自己的复习课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老师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占主导地位。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即使是复习阶段,这一点也不能改变。如果一味地“满堂灌”,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反而会让学生对复习课产生厌恶甚至是恐惧心理。但是,如果能让学生成为复习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归纳、整理知识点,让学生找重点、易错点,适当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归纳整理的成果。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自然也就对复习课产生兴趣了。

我在上复习课的时候,常常是由我先找出一个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对这一个知识点加以补充扩展,找出更多的易考点,最后将这些易考点整理成试题,让学生课后加强巩固。有时也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点组合成试卷并拟出答案,然后选取好的试题印发给学生练习。这样一来,学生都非常希望自己找的知识点能够“考住”同学,所以归纳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实际上他们在寻找知识点并归纳的过程中就已经很好地复习了所学的知识。

比如,对名著《水浒传》的复习,我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知识点:《水浒传》是谁写的?这个问题当然是非常简单的,我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由这个简单的问题引出学生对《水浒传》主要情节的把握。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联想到很多与《水浒传》有关的知识点:与宋江有关的故事情节有哪些?林冲外号是什么?花和尚是谁?丢失生辰纲的是谁……学生就像参加比赛一样,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要点,甚至对《水浒传》很熟悉的学生还找了一些难点来“难倒”同学。课堂上百花齐放,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是远远好于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解。

其次,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好方法。在复习阶段,讲评试卷是课堂上的家常便饭,这时候学生最容易懈怠,总是抱着“我都懂了,不用听了”的想法。如果老师还是从上课讲到下课,或者即使是和学生有互动,大部分情况也是自问自答的话,那学生这堂课肯定收获不大。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先由学生组内讲解试题,懂的给不懂的讲,有疑问的互相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总结出来求助老師。这样,懂的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有了成就感,不懂的学生也有了进步。在讨论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还可能有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针对性地辅导。这样的小组合作法在“解放”了老师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再厌恶试卷讲评课。

二、制订好系统的复习计划,融趣于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而在复习阶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显得重要。上复习课就像是“炒冷饭”,如何让这个“饭”炒得好吃,学生愿意“吃”,关键就看“调料”够不够味——课堂上是否有足够吸引学生的东西。

要想在复习课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老师得有一个复习计划——复习课切忌盲目、随意。即使是上复习课,老师也应该像上新课的时候一样做好准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只有制定好复习计划,才不会让课堂显得凌乱,让学生失去兴趣。复习课,不是简单地把所学的内容重新过一遍,而是要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记于心。这就需要老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展开复习。

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例。

字音、字形是语文基础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最易忽视的。我在复习这一环节的时候,利用了一些零碎的时间来处理。我采用的是最直接、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读和写。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地读,学生大声朗读的过程,自然加强了对字音的把握,而我只需要及时地指出他们读音上的错误就行了。然后利用每堂课结束前五分钟的时间来听写,每次听写的内容不宜过多,10个就足够。听写完后收上来,老师只需要10多分钟就可以全部批改,再返给学生让他们及时改正自己听写中的错误。这样反复地读与写,学生在字音、字形这一块基本上不会出现错误。

诗词古文的把握也是基础中的一大重点。诗词文的默写在考试中是必不可缺的,而这也是学生记忆的“重灾区”。大部分学生在复习阶段对学过的诗词文又出现了选择性的“失忆”,如何帮学生“恢复”记忆,是复习阶段的一大问题。对于这个版块,我做了一些尝试,发现效果还不错。先将所学的诗词文分类:比如有思乡之情的放一块儿讲解,表现作者被贬抑郁的归在一起,还有寄情于山水美景的,表达乐观旷达情怀的,抒发爱国之情的……接下来就是课堂游戏时间,举办诗词接力赛。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接住老师抛出的诗句,看哪一组接得又快又准。还可以玩“抽奖”的游戏,将所学的诗词文标题和学生学号写在纸条上,分别装进“神秘盒子”,老师来“抽奖”,摸到的学号和标题配对,学生按要求当堂背诵。这样一来,学生的“记忆”自然就找回来了。

而在文学常识版块,可将谐音联想记忆法传授给学生。比如,“四书”是指《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学生老是记不住。当我告诉他们“四书”就是“猛抡大钟(孟、论、大、中)”后,他们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忆深刻。又如,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可以用谐音联想法记成“莫怄气”。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事实证明这样的记忆方法效果非常好。

复习课相对于新课而言,教学形式较单一,教学内容较陈旧,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和热情,这就需要师者为学生找到打开“兴趣大门”的钥匙,让学生在复习课上真正用心去查缺补漏,从而能在考场上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邓艳萍.发现,语文课堂之美.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4.

2.唐垒垒.浅谈如何上好期末语文复习.读写算:教师版,20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复习课小组合作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